翻新时间:2013-12-14
关于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1)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从新生入学 教育 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 发展 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2)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3)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是 现代 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
3.5 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企业 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5]。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很多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还显示,品格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合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再强,如果品格不好,用人单位是不会录用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
3.6 积极开发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
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4 总结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 规律 ,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 文献 [2] 莫军成,陈默.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实现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32-35.
[3] 黄海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7:7-9. [5] 张虎林.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点问题的探讨[J].兰州学刊,2003,5:178-182.
[6] 金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科教文汇,2009,8:80-8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随感
- 断了的弦
- 从英雄脚下出发
- 那一刻,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 为什么(4)
- 家长不让孩子玩电脑,怎么办?
- 能否实现理想社会
- 万事要勤奋
- 校园拒绝邪教
- 时光倒流之梦幻·古秦·空心人
- 家乡的冬天
- 哦!雨,原来你是温暖的!
- 不要畏惧痛苦
- 入团申请书
- 逝去的风筝
- 实践唯物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 川派盆景的世外桃源
- 浪漫又专情的海鸟小丑
- 质性社会学论纲
- 执法守法敬法化解环境危机
- 烟草每年导致全球约600万人死亡
- 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
- 李佳芯追梦绿色
- 与绿色巨人亲密接触
- 厨房PM2.5能爆表?
- 迈向绿色化的衢州脚步
- 微生态·毕业季
- 乡愁的文化思考
- 质性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质量
- 我遇到你(上)
- 《识字6》教学设计及点评(一下)
- 《识字6》教学设计(一下)
- 《识字6》教学设计(一下)
- 《识字6》教学设计(一下)
- 《识字6》备课碎思
- 《信任》阅读及答案
- 《识字6》教学游戏(一下)
- 《向生命鞠躬》阅读及答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雨的四季》阅读及答案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识字6》教学设计(一下)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实录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