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6
浅谈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课堂问题行为 表现 原因
论文摘要: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会妨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通过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的梳理,进而从社会、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学习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益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师生之间关系不和谐,使学生产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处在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其课堂也更加自主、开放。这就使得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形式多样化,原因更加复杂化。
一、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影响学生个人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损害性;第二,这些课堂问题行为致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缺乏活力,极大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第三,挫伤了老师的积极性,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甚至出现公开抵触。
二、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
针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多种表现,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我们有必要分析这些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社会风气的功利化和网络资源的普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原有的体制、观念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西方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理念的渗透。在这种大背景下,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功利性。而作为社会个体的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他们的价值目标由注重理想转向更加注重现实,由注重整体利益转向相对注重个人利益,由注重长远利益转向相对注重眼前利益。比如,学生在专业课、实用性强的外语和计算机等课程上比在基础课所表现的课堂问题行为更多。
随着网络事业的迅速发展,学校教育有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和挑战。由于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使学生可以轻易获得大量信息,导致课堂的权威下降,学生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网络资源中的虚假信息、不健康内容、网络游戏、敌对文化等的负面影响,有些学生抵制不住诱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网络上,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睡觉、发呆等课堂问题行为。
2.就学生自身而言,情绪问题是大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大学生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一定的教学情境对其基本需要造成威胁或破坏时,就会遭受挫折,导致情绪冲突。情绪冲突表现为紧张和焦虑。紧张和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体验,这种挫折后的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会直接转化为课堂问题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习动力不足所造成的课堂问题行为占13%。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大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如今成了家人和朋友眼中的天之骄子,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没有了父母的束缚,加上奋斗目标的缺失所导致的“目标间歇期”的出现,许多学生对现在不知所措,对未来很迷茫,缺乏积极进取的斗志和学习动力,于是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注意力分散,各种课堂问题行为也应运而生。
3.研究发现,教师自身素质是影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库宁(Kounin)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教师讲授教材不当,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又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从而破坏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这说明如果教师缺乏这种过渡能力,不能进行交叉活动,可能也是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讲课时在一段时间里困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可能因为厌倦而产生问题行为。此外,教师备课不充分,缺乏组织能力,对学生要求不当,都可能促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调查发现,教师缺乏适当的课堂管理,也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课堂上,有些教师遇到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能冷静地对待,处理问题主观、简单,甚至滥用惩罚,这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容易使矛盾激化,引起学生对老师继而对这门课程的反感。还有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自流,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此缺乏被指正的机会,从而出现违反课堂规则的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2]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爸小传
- 我的同桌
- 山的那边
- 我长大了
- 雨中晴
- 日记一则
- 假文盲
- 快乐的飞雪
- 我的弟弟
- 我们爱你啊,无锡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我的课余生活
- 《奔马图》
- 长绳之战
- 我成功了
- 2003-2004第二学期总务处勤工俭学处工作计划
- 娜姑中学2004—2005学年度政教处工作计划
- 木渎第五小学教科室(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
- 问安镇中心小学2006——2007学年度工作计划
- 娜姑中学2004-2005年学校工作计划
-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5年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 绿色学校工作计划
- 年度第一学期校本培训计划
-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2005年度总务处、勤工俭学处工作计划
- 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 2004年总务处工作计划
- 2006学校工作计划
- 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中的改进和提升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1)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对美术素质教育的影响
- 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培育现代德育之花
- 传统文化的养生观研究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新春佳节 文化相伴
- 端午节说闽台端午茶
- 对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思考
- 看看身边的传统文化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3)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现代人居文化批判判
- 实质竞合的科刑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人本位”的刑法观与吸毒行为定性分析刑法论文(1)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
-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
- 《顶碗少年》优秀课例
- 《匆匆》一文教学感言
- 《桃花心木》第二课时教案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反思
- 《桃花心木》案例分析
-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材简介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案
- 《桃花心木》一文教学流程
- 《桃花心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我最好的老师》教材简介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