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翻新时间:2013-12-14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何总创业的公司还处于初创期,资源极度匮乏。因此,在给到员工的待遇上,相对是比较低下的。对于何总而言,宁可花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看得见”的硬件投资上,而不愿意花多些本钱在“人才”身上。他的观点很简单:硬件投资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投资下去就不会跑掉,而人的投资是最不稳定、风险最大的,一旦跑掉,那前期的投资岂不是全白花了吗?所以,在员工待遇上,能省就省,能拖就拖,能扣就扣,甚至还打着“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的旗号。何总这样做对吗?
何总“重硬件投入,轻人才投入”的人力资源观在部分民营企业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这种观点又严重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阶段。农业经济的主要要素是土地、工具和劳动力,其主要的竞争形式是体力的竞争;工业经济的主要要素是企业、机器设备,其竞争特点是技能竞争;今天我们身处的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要素是知识、高新科技和人才,企业的核心竞争体现在人才的竞争。 重视人才的一个经典的例子是二次www.LWlm.cOm世界大战盟军攻克柏林后,美军没有与苏军争夺纳粹德国的机器设备等所谓的硬件,而是动用一切手段挖掘纳粹德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并将这些高科技人才抢运回国,进行了妥善安置。后来,这些科学家对二战后美国的高科技腾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才和设备,孰重孰轻,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有一句名言:你可以把我的资金、设备和市场全部拿走,而把我的人才留下,四年后,我还是钢铁大王。由此可见,卡氏把人才视为其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树立一个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古人对人力资源就有完整精辟的论述: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至矣。“开其道路”讲的是要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建立一套人力资源的体系和结构;“察而用之”讲的是如何识别人才的问题,你要有眼光识别是不是人才,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不是你需要的人才。 而背景案例中的何总则应该不招聘、少招募非典企人才,在企业内尽快地准确地辨别出非典企人才,尽快地转化非典位人才为地表人才,更多地培养地表人才转化为地壳人才。 “尊其位”讲的是识别人才后如www.LWlm.cOm何将人才定岗定位,并适度授权,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重其禄”讲的是薪酬设计问题。创业初期,条件比较艰苦,薪酬设计有待完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两点是必须注意的:一是基本工资要按时发放,不得借故拖欠。作为业主和老板,你不可能要求员工承担你的经营风险。二是薪酬设计要合理,员工更在乎的是“禄”的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扬其名”讲的是如何对人才进行的激励机制。人才有被尊重,被认同和被赏识的需求。作为老板,应该充分满足人才的这方面的需求。激励不一定都是以货币的方式。有时,适当的场合给员工一两句真诚的赞美之辞和欣赏的目光,员工是很受用的。 如果何总能以感恩的心去看待员工为他的事业所付出的一切,从而尊重和善待员工,“则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至矣”,事业兴旺,指日可待。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桌
- 校园“醒”了
-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学
- 我的好朋友
- 文武双全的搞怪帅哥
- 爱哭的金格格
- 读《剥豆》有感
- 欢乐的大家庭
- 好朋友,背靠背了…
- 我们班的“管家婆”——老班
- “爱因斯坦”
- “母老虎”同桌
- 迎奥运“接力赛”
- “小书迷”
- 小能人“冰糕”
- 影视作品中的方言现象
- 中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及发展对策浅探(1)
- 分级制能拯救内地电影吗(1)
- 成人仪式:权威意识与东方主义的殊途同归(1)
- 新时期红色影视的发展方向
- 论“红色经典”的影视改编
- 论电视剧的戏剧性(1)
- 迎接中国电视体制的伟大变革(1)
- 关于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初步研究
- 从《十七岁的单车》看新生代导演(1)
- 春风化细雨 朽木亦可雕
- 映日“花儿”别样红
-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思潮(1)
-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正确运用表扬减小分化
- 孩子们,课堂因你而美丽──反思《借生日》课堂教学环节
- 新课堂的一片“绿洲”──《借生日》教学案例
- 《借生日》教学举例
- 《借生日》教学反思
- 评《借生日》
- 小礼物──《借生日》教学札记
- 让所有的孩子都拥有一颗爱心──《借生日》教学反思
- 《借生日》教学举例
- 《借生日》教学案例
- 《借生日》感触一二
-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雪孩子》时想到的
- 《借生日》教学反思
- 让学生在阅读对话中实现自我建构──卢静《借生日》教学评
- 让校园充满爱──《借生日》教学札记
- 让教育回归生活 让生活充满关爱──我教《借生日》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