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大一学生学习信念的合理化引导策略

浅谈大一学生学习信念的合理化引导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3

浅谈大一学生学习信念的合理化引导策略

"

论文关键词:大一学生 学习意志 学习信念

论文摘 要: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生活环境改变、原有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上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新生学习信念不合理,从而导致学习意志的缺乏。

一、大学生学习信念合理化策略理论基础及现阶段研究状况

学习意志是以大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识为基础的。对待学习活动不合理的信念才是造成大学生学习意志缺乏的主要原因。心理学家李中莹先生在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局限性信念”(limiting belief),描述了这一现象。所谓“局限性信念”就是我们接受信念时没有好好理解和消化,或者欠缺全面的定位(与其他信念契合),因此在某些情况出现时,发现有冲突存在。

二、大一学生不合理学习信念的类型以及原因

大一学生进入大学后,在许多方面会与以往的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形成强烈对比,有比较明显的差距,部分学生因此在学习上出现诸多不合理的学习信念。主要有几种类型:

1.学习无用论型

这部分学生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认为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知识用处不大,根据校友工作的经验说明进入工作单位后学校的许多理论知识派不上用场,而且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学习再多的知识也未必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认为大学学习不过是混个文凭,于是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学习痛苦型

正如前文所举的例子,很多人很小的时候都是这样的经历:放学回家要马上写作业,写完后才能玩耍。对孩子来说,玩耍是愉快的,不允许玩耍是痛苦的,而学习的时候被要求不允许玩耍,因此孩子会把学习与痛苦建立起条件反射作用,于是学习成为了孩子最不受欢迎的活动。

3.学习挫折型

考上大学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基本上都是优秀的,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环境、学习方法的改变,不适应会造成部分学生学习上产生困惑,如果考试学习成绩出现下滑,就产生挫败感,得不到认可。于是一蹶不振,认为自己不聪明,也不喜欢学习了。

三、辅导员引导大一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学习信念的有效策略

理论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对刚进入大学校门新生,辅导员要运用理论灌输法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引导他们把个人和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辅导员要抓好新生教育中的一件大事,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新生对专业产生认同感,热爱所学专业,并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

四、小结

政治辅导员对大一学生学习信念合理化的引导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要求辅导员要不断学习、研究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策略。学习信念合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也有可能出现反复。政治辅导员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耐心,让大一新生尽早融入大学的学习生活之中,努力学习,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李中莹著.NLP简快心理疗法[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3]王玲,刘学兰著.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4]傅真放,邓军,吴佩杰等编著.高等学校学生管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勇敢的我
我的“bus”
小狗肥肥
秋天
愉快的春游
泡茶
爸爸,请听听我的心里话
青蛙入池
酷暑
院子的石榴树
放假真好
我做的好梦
过年
难忘的教训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论自我教育在大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探究
试析澳大利亚TAFE的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挑战
关于校企合作教育下高职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的新探索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与远程继续教育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对策探究
试析高职院校涉老专业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关于高职语文是学生主体机制重构的落脚点
关于新时期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
关于德国继续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健美操教学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析
试析成人二语习得利弊谈
试析职业教育中“三维目标”英语教学的正当有效整合
试析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高职学生党支部建设
谈《祝福》中短工的形象
祥林嫂到底死于何时
《祝福》写作特色
《祝福》写作背景
《祝福》课文题解
《祝福》人物描写
《祝福》主题思想
《祝福》词语解释
谈《祝福》的情节高潮
耐人寻味的长胖──读鲁迅《祝福》一得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
《祝福》重点难点讲解
驳《祝福》分析中的一个传统观点
《祝福》课文分析
《祝福》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