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1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游戏创编案例的教学实践探索
"
论文关键词 小学 体育游戏 价值取向 游戏创编
论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大众体育的发展,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学生主动性高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获得自主,快乐的情绪,发展个性。探讨如何创编体育游戏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主要是加强对体育游戏的更深层的认识,丰富体育游戏的内容,提高其在体育教学中组织运用价值。
游戏,对于每个人成长的过程有着积极作用。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已经被人们所共识,他不仅能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和基本活动能力,同时也是运动技术教学不可以缺少的教学环节和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教学发展少年儿童的体育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智力与个性发展。大部分体育游戏蕴涵教育因素,从游戏的名称、内容、方法、作用、目标无不有丰富的教育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的同时又对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创编思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为什么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游戏都那么相似,那么一成不变?我们是否忽略了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一种工作,游戏是竞技吗?我们太重视游戏的结果而忽略了它的过程。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养成正确的走、跑、跳、投、攀爬、滚翻等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体育教师需要创造更多更新的游戏,使游戏在孩子心中更美好,笑的更灿烂!
新课程标准在学习领域及其目标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体育教材的结构体系,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也给我们的体育游戏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一、创编体育游戏的价值取向
(一)体育游戏内容价值
体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兴趣和习惯,选择活动的成功和欢乐,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创造。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的选用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A学生的满意度高(许多游戏幼儿喜欢的游戏而小学生不一定喜欢)。B有利于基本教材的教学(人体活动的部位,组织的要求等)。C效益性强(不需要特殊的器材与场地条件等)。体育游戏的创编和组合,构成一个游戏的基本要素是活动方式,竞赛的组织与判罚规则。活动方式可以依据课的教学内容的需要自由选择和设计,判罚的内容也可以较灵活,教学手段的采用亦可为具体内容改变而改变。
(二)体育游戏组织构建价值
(三)体育游戏文化价值
体育游戏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本身的娱乐性质对人体生命功能必要的调节作用。快乐性是游戏的第一特征,快乐性一般通过有趣的活动方式,输赢体验,违规判罚等途径获得。通过体育游戏的矫正,人的进攻本能被规则化,透明化,游戏化,它在个性发展,人际和谐,社会进步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公正与公平,利己与守则,分享又共承,在个体社会化活动中,让人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具有思想教育价值是创编游戏时必须考虑的一条重要原则。无论游戏的名称、内容、方法、规则、情节还有评价等方面都应该考虑目的性、教育性、避免丑化、庸俗化、肤浅化等不健康、不文明的做法。游戏是针对学生意志品质还是行为习惯,是针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还是学生个性,或者我们同时兼顾多个目标,总之教育的目的性应该明确。
(二)健身性原则。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可以脱离体育学科的特点。它必须具备通过游戏锻炼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游戏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技术含量,一定的运动负荷。如果不重视其健身价值,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不能称之为体育游戏。
(三)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又称娱乐性原则。如果游戏富有趣味性,会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同学们自始自终,全力以赴的参加活动,游戏越新颖,竞争性越强,情节越生动,趣味性越强。
(四)针对性原则。创编游戏必须明确游戏的对象,不同的对象对游戏的要求有很大差异。男生喜欢的游戏女生不一定喜欢,小学低段生喜欢的游戏小学高段学生未必感兴趣,适合少数人活动的游戏,不一定适合班级教学。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组的同学的生理,心理以及班级的特点,创编具有实效性的体育游戏。
(五)安全性原则。由于体育游戏大多借助器材,道具和障碍进行活动,就必须考虑安全因素。一是场地器材的安全。二是游戏动作本身的安全。三是组织教学的安全。因此在游戏动作的设计,规则的制定,组织方法的运用以及场地器材的选择上,保证游戏的安全。"
(六)可操作性原则。要求创编的游戏简单易行,便于组织开展而有运用价值,不必花较多的讲解,示范和组织时间,不需要贵重或种类繁多的器材,凡身体正常的人都可以参加,学生很快就能投入运动之中。
三、体育游戏的创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和发展,体育有本身也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怎样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创编体育游戏,改编现成的体育游戏使之更有效,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体育游戏的创编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对原有体育教材中的游戏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游戏,焕发新活力。
案例一 母鸡爱小鸡
操作过程:
甲乙两人分别为老鹰和母鸡。面对面站立,母鸡身后有一小鸡,老鹰可以用手和脚赶小鸡出窝即算抓住,母鸡努力保护。若抓住则互换角色。
规则:A球必须放在身后一米处。
B甲可以用假动作但不能推拉乙。
C甲四肢碰球并致使球移动,即获胜。
教学分析:
对《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进行改造,进一步加强了游戏的对抗性,而且不受人数限制,同时也解决队伍容易断开,中间的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新游戏可以让更多学生在游戏中祈祷主人翁作用,感受母爱的责任,体会成功失败的滋味。而且游戏简单易行,如实心球、篮球、排球都可以当作小鸡。
(二)从日常生活,劳动中挖掘游戏素材,创编出新颖,充满生活气息的体育游戏。
案例二 我们爱劳动
操作过程:
A清晨起床,去小河抬水,注意脚步平稳,保持正确的负重姿势。从低处抬至高处,距离30米左右(下肢运动)。
B两人一组协作锯柴,注意动作协调,拉送一致;劈锯好的柴(上肢,胸部运动)。
C两人一组开始打地桩,一人扶,一人击打;夯地基,两人共同用力夯打(腹背运动)。
D可以呼喊劳动号子,声音整齐响亮。
器材:两人一根体操棒
教学分析:
根据我们农村劳动工作的场景,对劳动的动作加以选择,提炼和虚化,进行模仿练习,感受父母劳动的艰辛,体验劳动的情景。使学生在模仿农村劳动生活的练习中,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和思想教育,代替了传统的肢体准备活动,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总结
体育游戏是一种较全面锻炼身体的有效手段,它包括人的基本活动能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运动技能教学有机的融合为一体,所以小学体育游戏创编一定要体现出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具有情节和目的性,趣味性,新颖活泼性等特点,能满足儿童少年的求新、求动、求趣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2]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1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学回家的路上
- 观看日全食
- 美丽的公园
- 我
- 读《勇敢的小孙女》有感
- 爱动的我
- 制做熊宝宝闹钟
- 可爱的小猫
- 爸爸,我想对您说
- 淘 气的小鱼
- 我的姥姥
- 领书
- 我的野蛮弟弟
- 童年趣事
- 贴鼻子游戏
-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方案
- “安全教育月”活动方案
- “大家唱、大家跳”展演活动方案
- 学校“一人两课”集体备课活动方案
- 参观生态动物园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方案
- 运动会活动方案
- 小学“安全教育活动月”活动方案
- 机动大队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实施方案
- 用电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活动方案
- “简算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 “爱我家园,绿色手拉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 校园文化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 关于以”五心”教育为主题创建文明校园活动方案
- 小学科学种植园及种植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 小学“六五”普法活动启动仪式的方案
- 评霍贝尔《原始人的法》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文明与商人阶层_法学理论论文(1)
- 人民警察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之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证据的可采性_法学理论论文(1)
- 动物作为物的法律本质_法学理论论文(1)
- 加快广州民主法治建设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迟到的兴起和早来的危机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世界各国社会法理论之发展趋势_法学理论论文(1)
- 规范等级体系中的宪法与民法 _法学理论论文(1)
- 且说社会转型期的“闹大心理”_法学理论论文(1)
- 法社会学实证研究之初步反思_法学理论论文(1)
- 构建和谐社会与劳资关系法制化_法学理论论文(1)
- 依法治国贯彻实施的四大方略_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_法学理论论文(1)
- 英、德行政程序基础理论之比较_法学理论论文(1)
- 《桂花雨》教学随笔
- 《燕子》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 《燕子》
- 《桂花雨》教后感四
- 《燕子》教学思考
- 《桂花雨》教学后记四
- 《桂花雨》听课随想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燕子》有感
- 《燕子》一得
- 《桂花雨》一课时教学预案
- 《燕子》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燕子》
- 《桂花雨》中也做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