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网络游戏与传统基础教育的结合

试论网络游戏与传统基础教育的结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6

试论网络游戏与传统基础教育的结合

"

论文关键词:游戏教育 基础教育 网络教育游戏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瓦动方式的变革。而玩游戏本身就是一个由好奇心驱动的探索过程,一个高度互动的交流过程。从而游戏教育的产生是必然的,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从中受益。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网络游戏应用到基础教育中去,合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进行学习,实现一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游戏的学习方式。

1、教育网络游戏的精神实质

教育网络游戏,我认为,首先,它应该是一个教育软件,教育的任务和内容都是和学生能够所学课程有着密切关系的知识,具有教育意义。其次,它必须而且应该具备网络的主流游戏的某些特征,充分利用主流游戏的内在动机,如挑战、好奇、幻想、控制、目标、竞争、合作等。再次。它应该能够被很容易的用于课堂教学中,并且能够很快的被学生所接受,并且能够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总而言之,教育网络游戏应该是以教育为直接目的,采用网络的传输媒介,借鉴游戏中引人入胜的要素和氛围,让学生在一种自主、生动的空间中达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锻炼意志,学会竞争和协作为目的的网络教育形式。

2、网络游戏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2.1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载体

任何事物都包含有一定的知识,游戏多数都是以一些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即便是某些枪战游戏也有许多知识性的东西,比如对各种武器、工具的介绍,还有那些在虚拟城市里生活的种种知识。对于这些知识,不需要教师煞费苦心地去教,学习者会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观察、试误、互动而逐渐掌握,这无疑是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学习过程。在这个看似并不以知识的掌握为目的的活动中,学习者恰恰轻易地掌握了某些具体的知识,一切是那么的自然,顺理成章。这样一种知识载体在调动玩家的内部学习动机方面,远胜于任何一本呆板的教科书、任何一个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件。

2.2作为一种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Cognitive tools)是指那些能够帮助学习者锻炼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从这一角度出发,联众世界、中国游戏中心等游戏网站上的众多益智游戏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从棋牌、射击、球类运动,到RPG角色扮演类游戏和SLG即时战略类游戏,都需要玩家有很好的判断力、反应力才能走向胜利或者演好自己的角色。网络游戏带给玩家的决不只是感官的刺激,更为重要的是给思维带来的激荡和挑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综合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

2.3游戏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教育网络游戏可以提供个性化、趣味性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在游戏这个自主互动的空间里,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强制达到的结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智力和想象创建自己的角色,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他们的个性得以发挥,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思考和判断:用何种方式才能达到目标,对自己有一定的期望和成就感。他们会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对失败的质疑和探索,从而开展更多的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2.4游戏就是创造,能够激发创造力,激发学习的动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网络游戏只为人们构造了一个虚拟世界,而并没有为其预设某种固定的目标或结果,因而玩家就不只是简单地执行着游戏程序。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创造着游戏生活:建立自己的角色,建立与他人的关系。网络游戏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没有预设的强制目标,没有存档重来的机会,没有明确预知的结局,每一个选择都将成为永远的历史。每一个人都在影响着他人并被他人影响着。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未知性使得游戏成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从而使游戏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开拓。这些特点自然吸引我们将游戏的特点应用到教育游戏或者教育软件的设计之中,从而使得学习更加有趣。

2.5网络游戏应用于教育可以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提供支持,体现现代教学的理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育网络游戏可以为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提供支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育网络游戏有利于创造虚拟的情景,在教育网络游戏环境下,学生更容易学会合作;其次,教育网络游戏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以建构主义理念开展的教学有利于培养2l世纪的新型人才,而教育网络游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能够提供适合的情境、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合作精神和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所以,教育网络游戏能够体现现代教学的理念,培养的人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

3、网络游戏与传统基础教育相结合需考虑的因素

3.1“教”和“乐”的平衡

教育教学与网络游戏相结合,以教育为目的、游戏为手段,寓教于乐,从市场大的方向来看,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到具体实施时,采用什么方式将网络游戏和教育教学相结合,在业内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由于用户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其消费模式是家长掏钱和个人消费皆有,既需要获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同时还得让学生喜欢。

3.2要尽量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目前,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的实施,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考试评价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达到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道德和价值观三者的统一;教学内容和各地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呈现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教学方法也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完全靠背知识点已不能完全应付考试,学生必须具备更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考出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类网络游戏也需要考虑如何满足家长和中小学生的这种旺盛需求。

3.3教育类网络游戏是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

中小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有很多种,终身必备的最重要的知识技能在学校都以课程尤其是学科课程的形式开设。面对大量的学科知识,班级讲授式教学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因此无论教育软件、网络教育还是教育类网络游戏,都不可能替代学校教育、课堂教育的作用,只能是某种形式的补充。

譬如,目前学校教育太重视学科知识,而与社会生活联系很少,学生眼界不开阔,缺乏生活常识、生活经验和生活能力。教育类网络游戏就应侧重在百科知识、生活常识等方面。

又譬如,环境教育、性健康(包括艾滋病防护)、公民行为准则、心理健康教育、。生存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等都非常重要,关乎学生的一生,学校也开设这些课程或讲座,但由于不是升学考试内容,并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教育类网络游戏就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内容等等。

4、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也看到了教育游戏有着光明的前景,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在将游戏应用到课堂时还是存在许多具体的问题。比如课堂时间不够用,游戏太复杂、太有趣以致忽略了学习内容;教师很难评定哪些游戏适合教学使用,教师缺少时间去熟悉游戏,游戏的教育潜力很难让教育当局认可;游戏是否能够激发所有人的学习动机。游戏如何运用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效等问题。尽管现在还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发掘游戏中蕴含的学习性因素和内在的教育价值,并且将其应用到教育游戏的设计中,教育游戏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笔者相信我们能够通过游戏形式的教育方式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提高教育的效率。在基础教育中融进一些游戏形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空间,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点燃求异思维的火花,激励他们的想象,使得教育不再呆滞刻板,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学会竞争和合作,从而使得基础教育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2]陈国强,也谈网络游戏于网络教育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

[3]余英,赵呈领,邓涛,教育网络游戏:网络游戏教育潜质的价值体验[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6.

[4]赵玉青,对网络游戏教育应用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

[5]刘文利,李建玲,网络游戏的教育功能及教育网络游戏的特点[J],信息技术教育. [7]黄小玉,面对网络游戏,教育工作者该怎么办?[EB/OL].http://www.k12play.com/news/speciallist-detail.2010-5-1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天,下雨了
“爱心天使”——妹妹
一件快乐的事
好书推荐
后悔
为你,我飘荡的灵魂
我尊敬的一个人
擦一次地板
我爱我的家
珍惜时间
开心的一天
给妈妈一个惊喜
我爱你,海西
一件难忘的事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现状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病房护士针刺伤研究进展
应用品管圈提高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率的探索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概述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中的探索
高原地区对老年性肝病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硬膜外腔注射酚甘油治疗晚期癌痛30例临床观察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价值分析
心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及未来防治心血管疾病策略
开放式胆囊切除手术后并发症探析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损害的超声动态检查及临床意义
应用普通腹部B超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探讨
《爱之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二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一)
《船长》教学设计一
聊故事里面的故事 聊故事后面的故事 ——《牛郎织女》教学实录
《爱之链》教学设计二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材解读三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一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二
因材施教 方能成就灵动的课堂——《船长》教学设计
《爱之链》教学实录及教学后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指导方案
《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教学设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