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湖南家谱简论(续)

湖南家谱简论(续)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7

湖南家谱简论(续)

湖南家谱简论(续) 湖南家谱简论(续)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湖南家谱简论(续)


〔摘 要〕 文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湖南家谱纂修情况,重点论述了家谱的利用价值及其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新修家谱已经基本失去其社会功能的看法。

3 社会价值及利用辨析

3.1 家谱的社会价值

3.1.1史料佐证功能。这是家谱文献的主要功能,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家谱自然地丧失了其 现实实用价值,不可能象历史上那样起到它的政治和道德教化功能。但作为家族繁衍活动档 案材料的家谱,可供相关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经济史、妇女史、 人物传记、伦理学、民俗学等若干方面的研究利用,有着巨大的学术史料价值,正如梁启超 指出的家谱是“重要史料之一”,“实可谓史界瑰宝”。〔15〕

在移民史研究中,谭其骧先生的《湖南人由来考》〔16〕乃是利用家谱资料和方志氏 族志进行研究的开山之作;其学生曹树基的《湖南人由来新考》〔17〕是又一篇力作 。张国雄在撰写《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18〕时,开始是希望在古代官方文献中 获得直接了解,结果是记载太少,令人非常失望,只好转向主要利用家谱和地方志。阅读两 湖家谱500多部,其中湖南家谱197部,详细地论述两湖移民氏族迁出地、移民动因、迁徙路 线、移民人口、移民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礼仪在家谱中占有一定篇幅,如冠礼、笄礼、昏(婚)礼、丧礼、葬礼、祭礼等等,是研究 民俗学的重要资料。〔湘乡〕《田氏三修族谱》(清光绪三十年紫荆堂木活字本)的“家礼酌 宜”,仅“丧礼”就有18页,诸如发丧、告祖、入棺、吊丧、祭奠、出殡、守制等各个环节 怎么做、怎么讲,都靡述无遗,有助于了解上湘一带的丧葬活动。

家谱就是人谱,是有血亲关系的男人谱。要研究人物的家族史,撰写人物传记,必须利用家 谱资料。如《湘乡大界曾氏五修族谱》十九卷首一卷,谱尊曾参为宗圣,一派祖,传四十二 派孟鲁公迁茶陵;四十五派霸公南宋时迁衡阳唐福,六十二派孟学公明清之际迁湘乡大界。 大界曾氏出了曾国藩兄弟,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晚清皇朝的柱石,名播天下。曾国 藩属大界老四房贞桢房,第七十派,谱名传豫,下有长篇传记,其父毓济,名麟书,号竹亭 ;其祖父兴NFEA6,名玉屏,号星冈;其弟传晋(国潢)、传谦(国华)、传恒(国荃)、传 履(国葆),都有文字介绍。谱载李鸿章撰《文正公神道碑》、郭嵩焘《毅勇侯曾文正公墓志 铭》、汪士铎《祭文正公文》、陈兰彬撰《太傅一等毅勇侯文正公祭文》等,卷三祖训,即 “文正公遗训”,还有清同治、光绪皇帝褒奖曾国藩兄弟的诏敕、御制碑文、祭文,这些资 料都是研究曾国藩必须参考的。又如〔长沙〕《余氏草谱》,1943年白华堂油印本,余剑秋 (名籍传)主编。余氏乃近代长郡望族,官宦人家。“草谱”详细地记载了余肇康及余肇升的 儿子余范传、余NFEB9传、余籍传、余箕传等余家俊彦的生平简历以及余家的姻亲关系 ,为我们研究余氏家族史和人物提供了原始资料。再如,关于辛亥革命先驱秋瑾烈士的生年 有5种说法,各持已见,都是秋瑾亲友的回忆,无可征信的史料。而1916年修的〔湘乡〕《 上湘城南王氏四修族谱》载王廷钧(字子芳)“配秋氏,字瑾,寿南公女。清浩封夫人,光绪 三年丁丑十月十一日卯时生,光绪三十三年丁末六月初六辰时殁在浙江山阴县,葬西湖有碑 亭。……”光绪三年十月十一日即公元1877年11月15日,这个日期应该是准确的,因为在光 绪二十年,秋家与王家联姻时,要互换双方的庚贴,上写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 等内容。是谱载有张翊六撰写的《子芳夫妇合传》介绍了王子芳、秋瑾夫妇的情况。张翊六 是他们的儿女亲家,又与王在京共事多年,所书内容属实,朴素无华,可视为评介秋瑾、王 子芳的权威性史料。

在“谱例”(或“凡例”)中,对如何记录女性成员都有明确说明,一般都是以男性为叙述主 体,在丈夫名下,附属妻子,曰“配某氏”,表示出夫为妻纲的宗法准则,对于一夫多妻 的或妻亡续娶的,则有不同写法,如“妾”、“侧室”、“别室”某氏,或写作“娶”某氏 ,以别妻妾的名分。〔益阳〕《熊氏续修族谱》“凡例”曰:族人续娶叫“继配”,若娶的 是再嫁妇,则书“续娶”,绝不书“配”字。谱中对妇女的贞节、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都 有明确规定,如实地反映了妇女在族权、夫权的压迫下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如《湘潭龙船港 李氏六修族谱》“家训”、“家规”中的“肃闺门”曰:“季氏伯妇,隔阈语肥。内外有别 ,卑幼不违。中馈是主,无仪无非。三从克协,四德罔亏。牝鸡司晨,祸阶以成。母为冶容 ,倾国倾城。中NFED1蒙耻,辱及先人。肃尔闺训,作则在身。”“闺门之内,风俗攸 始,须别内外远嫌疑。权柄必归丈夫,勿使干预外事。三姑六婆毋许入门,美婢俊童勿令在 室。其有赋性凶狠,不敬舅姑、离间骨肉、不和妯娌、妒忌妾媵、致妨嗣续、闲游邻舍、不 避猜疑、不事女红、不操井臼、好酒贪睡、惯鼓唇舌、播弄是非、割切不正、烹调不洁、私 馔饮食、慢亵宾客、苛刻奴婢、不恤岁寒种种悍状,实干家政。轻者罪及其夫,重者屏之外 氏,以示惩戒。其或女子已嫁而归及将嫁者,仍以世次列坐,不得辄居客位。违者罪坐父兄 。”“闺门不肃”,还要“罪坐父母”,这是何等的不公啊!对所谓的“节妇’、“烈女” 也予以列传褒奖。因此,家谱对妇女史研究可以提供正史及其他文献以外的资料。

不少家谱收录了田租契据、合约、祠田管理文书、房祠产出售文契、祖山育林禁约以及因田 产、墓地纠纷而引起的讼案和判决书,虽然涉及的是一家一族,但对研究农村经济史很有帮 助,有些材料有其独特的利用价值。

“族规”、“家法”与“家训”在教化的手段方面是有区别的,“族规”、“家法”是以惩 罚作为手段来规范族人行为,维护宗法秩序和家族统一的;而“家训”是以说教和训导的 方法来实施其教化功能。仍如〔湘潭〕《龙船港李氏六修族谱》“家训”“谨丧葬”;“慎 终之礼,人生大故。附身附棺,诚信是务,遵制成服,速营封墓,水火不虞,防之宜预,毋 信堪舆,致滋延误,土厚水深,葬之孔固,既葬复迁,情同抛露,期我族人,谨於平素”。 家规曰;“丧葬,称家有无,随力丰俭,此属定论。若一味简略得为而不为,与一味张皇不 得为而为之,均为不孝。每见世之治丧者,NFEA7务繁华,妆饰体面,修斋宴客,建醮 若干日,开堂若干日,声名虽盛一时,父母究向所赖。又或酷信风水,贪谋阴宅,亲在则视 为可有可无之人,亲没即居为求富求贵之具。揆厥由来,虽为亡亲谋域兆,实为自己计安全 也。倘或年久不葬,一遇时势变迁,水火不测,毁伤暴露,纵得佳城,罪将安赎?然则虚费 于无益之地。不若从厚于棺椁窀穸之为善也。凡遇父母有疾,预先置备棺椁,至于考终,急 时加意收殓。一涉草率,后悔莫及。且以安葬入土为主,尽心营坟为要,择水深土厚之处葬 之,使异日不为道路所侵,不为耕犁所及,俾父母遗骸安寝于壤,亦已幸矣。至若掘人邱陇 ,营我佳城,则又断断乎不可者。如有贪乏无力及期不能举葬者,当量拨余沥稍为佐助,不 惟上光祖宗,而且下裨孙子,良法美意洵可久远,倘敢迁延,鸣祠重责。”“倘敢迁延”, 绳之以“鸣祠重责”,这就是“族规、”“家法”的惩罚手段了。

3.1.3 寻根认同功能。家谱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对民族的心理素 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今天炎黄子孙已经走向世界,尽管他们 之中已有不少人入籍于所在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国籍认同、政治认同的改变,并没有改 变他们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我们是相同的血缘共有一个家,黄皮肤的旗帜上写着中华 。”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这种民族和文化认同提供了一定的根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 展,大批的海外游子回到大陆寻根问祖,沿海地区更是形成了寻根谒祖热,家谱撰修热,内 陆省份的湖南省也大致是这样。曾任美国旧金山湖南同乡会会长的钟武雄在美国工作、生活 了近60年,1979年就回到湖南醴陵为父母扫墓,墓地所在就是根据钟氏族谱所载“墓图”确 定的。后在父母墓庐旁建起了一幢三层楼房,每年要回醴陵住上几个月,并且要求其在美国 的子孙轮流回醴陵。把他在醴陵的亲戚的子弟近百人送到美国在他开的几家餐馆打工,为醴 陵家乡捐资办学、建立留学奖学金,兴办福利事业。与朱NFEA8基共曾祖的堂兄朱NFE A8坚在美国与儿孙续修〔长沙〕棠坡朱氏家谱,以联络雨田公(朱NFEA8坚曾伯祖)、 岳NFEA9公(朱NFEA8坚、朱NFEA8基曾祖)在海内外的朱氏后裔。家谱在寻根问 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海外联谊工作,团结“三胞”和华人,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确有其 他文献资料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 家谱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隹谱例》

3,15.梁启超.中国近百年学术史.十五.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北京:中国书店,198 5

6.胡昭 .湖南省志.第二十卷.新闻出版志.出版,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7.伍新福.湖南通史(古代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

9.杨冬荃.家谱定义新说.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冯尔康.宗族制度.谱牒学和家谱的学术价值(代序).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18.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7.曹树基.湖南人由来新考,北京;历史地理(第九辑),1990

20.朱轼.朱文瑞公集.卷一.高氏族谱序

21.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二六.钜鹿姚氏族谱序

22.文天祥.庐陵文丞相全集.卷八.跋李氏谱

24.谢华.湘西土司辑略,北京;中华书局,1959

〔出处〕 《图书馆》2001(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辣椒
假如
一件有趣的事
做果汁
可爱的小鸡
有趣的游戏
夸家乡
美丽的太行山
我心中的好老师
小猫可可失踪记
观看打乒乓球
快乐的夏天
小花兰兰和小草绿绿
我有一个好伙伴
懂事的好孩子
学生会辞职信
经典辞职信
搞笑辞职信经典语录
史上最牛的辞职信
辞职信英文版2篇
简单的英文辞职信5篇
搞笑辞职信
英文辞职信辞职书
业务员辞职信
学校教师辞职信
辞职信怎么写
2012年最新标准辞职信
文言文辞职信2篇
深造离职申请书
委婉的辞职信
对我国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法律分析(1)论文
关于改革选举制度的思考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美术
研究国外政党建设 反思我国政党制度
民事审级制度之研究(1)论文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1)论文
艺术与现实的美学
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主体之伦理考察(1)论文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政治社会学的观察与分析路径
刍议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1)论文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构建干部工作落实“四权”的民主机制研究
中国适当生活水准权制度反思(1)论文
情势变更制度之确立与处理非典型肺炎疫情案件(1)论文
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司马光》教案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
《两只鸟蛋》教案
《称象》教案
《王二小》教案
《兰兰过桥》教案
《要下雨了》教案
《荷叶圆圆》教案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
《两只小狮子》教案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
《看电视》教案
《松鼠和松果》教案
《棉花姑娘》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