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探析加强农村初中英语学科人文教育的行动研究
"
【论文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学科 人文教育 行动研究
【论文摘 要】我国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各地发展很不平衡,能把人文教育体现在教学中的学校实在很少,教育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一个民族,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导致民族整体素质的下降。本文以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探索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研究背景:邓小平生前曾说:“十年改革开放最失败的就是教育了”。对此,本人的理解是:我们的教育严重忽视了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教育变成了数字竞争、比拼升学率的游戏。谓之失败并不为过!
目前,中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视考试成绩,不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不重视思维能力、意志力、创造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导致大多数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当贫乏。一个民族,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导致民族整体素质的下降。有知识还要有文化,有学问更要有修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已迫在眉睫!
研究的主要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问卷调查法等。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调查:通过对我校三个年级不同程度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存在着严重人文素养缺失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适时地让学生了解一些人文知识。
确定问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存在严重的人文缺失,如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适时地进行人文教育?这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本文从我国农村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出发,着力探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在现在和将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农村英语学科人文教育是利用现有农村中学的英语教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在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下,使学生在近期及远期达到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为自己的将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课堂教学: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英语学科的五维目标的教育,更应注重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在备课时特别注意英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方面的教育。一是听说训练中的文化渗透。初中英语教材听说部分也存在着许多跨文化因素。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种文化的偶合现象,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者在目的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二是词汇学习中的文化渗透。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词汇本身的产生、延伸,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文化发展过程中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等综合起来的文化意识也会影响词汇的意义。《英语(新目标)》初中教材中列举了许多被收入英语词汇的中国词汇。我在教授这些词汇时,组织学生总结中文词汇中的外来词,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外国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深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使跨文化意识深入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作用,这也正是英语文化教学的最终目的。三是阅读篇章中的文化渗透。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例如九年级Unit13阅读篇章提到的关于收到礼物的不同感受,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对比从而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度,加深了对中外文化的理解。这种跨文化对比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使学生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中我们开展英语兴趣小组,英语俱乐部活动,刻意进行一些外国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教育,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显得特别感兴趣。教师也应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如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多渠道地汲取文化养分,在阅读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参照教材内容,以课本剧为依托,让学生参与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观看外国录像、电影,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下,我们将班级挂牌,各班班徽,班级格言都设计成英汉双语,为同学们营造更多接触英语的氛围。
应用价值: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人。怎样才能切实地把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新课程中去,这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2]韩红.外语教学创新探源:语言交往之文化维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
[3]贾爱武.从语言观透视外语教师教育新发展[J].中国外语,2004
(2)
[5]教育部.《英语新课标》,200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梅江桥将重现生机
- 我发现了诚实可贵
- 搞笑说明书
- 读《自然之道》有感
- 读《亲恩浩荡》有感
- 老师呀,您真负责任
- 有一种美
- 敬佩
- 美丽的颐和绿苑
- 感谢妈妈
- 风云天下--龙族(8)
- 谎言带给我的痛苦
- 放飞感恩的心
- 这次换我鼓励您
- 我的爷爷
- 2010—2011学年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市城市绿化管理服务所创建青年文明号总结
- 2011年度班主任工作计划
- 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秋季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班主任新学期工作计划
- 团支书上学期工作总结和新学期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上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广播电视台2012年新闻宣传工作总结
- 五系宣传部12月份总结
- 2016学校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 2011年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传统教师文化的病理现象及现代教师文化构建
-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 浅议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吸取
- 论现代娱乐传播的传统文化语境
-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公民道德的有机融合
-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刑法论文(1)
-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 传统音乐尽展文化之美
- 传统文化和思维特点对中国英语的影响
- 践行传统文化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 《大公报.文学副刊》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文化认同
- 扬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增强党内民主意识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B案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B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1
- 《有的人》教学设计2
-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A案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B案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A案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
- 《一面》教学设计1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B案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A案
- 《有的人》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