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刍议地方文献工作——兼谈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刍议地方文献工作——兼谈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刍议地方文献工作——兼谈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刍议地方文献工作——兼谈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刍议地方文献工作——兼谈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刍议地方文献工作——兼谈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文 摘 本文结合泉州市图书馆的工作经验,对地方文献的特点、范围、搜集方法与途径及其利用进行剖析和探讨。

收集、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各级公共图书馆正逐渐把地方文献工作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特别是在收集和提供使用上做了大量工作。本文拟结合泉州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搞好地方文献工作谈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立足馆情、确定重点,形成地方文献特色。

地方文献是以某一区域为中心的记载物,具有区域性、史料性、广泛性、时代性等特点,因而,它是一个地区文化产生及其发展的缩影和积淀,具有存史、备查、资政、教育的作用。

一般认为:地方文献包括有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和内容涉及本地区的出版物,并且,凡有历史价值的,即使是“断简零篇”、“片纸只字”,也在收集之列。完整地收集地方文献是一项长期艰苦、深入细致、劳动量极大的工作,要完完整整、面面俱到地收集,不管是从人力、财力,还是时间上,对于我们地市级图书馆来说都是不太现实的。因而,市级图书馆要搞好地方文献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唐宋以来,人才辈出,篇帙繁富,至今仍然保留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和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仅《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就收入泉州人著作164种。尤其是泉州港在宋元时曾是“东方第一大港”,它在海外史上的重要地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根据这一地方特点,我们泉州市图书馆确定了地方文献搜集的重点与目标。一是史料,侧重泉州海外交通史料、华侨史料、闽台关系史料、地方戏曲史料、宗教史料等;二是泉州所辖四县三市三区各乡、村、姓氏的各种族谱。三是古代及近现代泉州藉学者著述。我们的目标是建立较为完整的中国海外交通史资料库、闽台关系史资料库、华侨史资料库,建立完备的泉州人著作专库,以形成泉州地方文献特色。

二、明确范围、突破传统,完备地方文献类型。

地方文献的收集首先应明确地方区域范围、地方人物界定和文献载体类型。区域范围的确定应以现今的行政划为主要依据,同时,也应考虑区域历史发展沿革、撤并归属变化这一现实。如泉州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时有古今,地有沿革,各个时代的行政区域都有所不同。历史上曾包括莆田、仙游、同安、厦门、大田等地,地域范围有较大变化。因此,我们泉州市图书馆除收全这些邻近地区的历代志书外,还注意收全它们新近出版的市志、县志以及文史资料等文献资料。

其次是某些历史人物的籍贯问题。我国历来以世居地作为一个人的籍贯,相沿为袭。但人要交往,时间久了,又产生寄藉、侨寓问题,笔者以为,那些虽不是本地籍贯,但又长期任职或繁衍生殖于此地、对当地有着程度不同的贡献和影响的人,都应作为地方人士处理。如泉州历史上的真德秀虽是福建浦城人,但曾二度来泉州任知府,他兴利除弊,为民造福,政绩显著,对南宋以后泉州的发展影响极大。又如藉贯天津的李叔同(弘一法师),出家后居住于泉州开元寺,在泉州著书立说、弘扬佛学,并圆寂于泉州,象这类人物的史料也应作为泉州地方史料来收集。泉州市图书馆正把建设“泉人著作专库”作为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如不收全那些在泉州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等部门勤奋工作、著书立说的外地藉专家、学者的著作,那么,所建立的“泉人著作专库”就不完备。

第三是地方文献载体类型问题,现代文献的出现和发展,突破了文献的传统出版形式,朝着文献缩微化、文献存贮数据化和文献形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这些现代文献类型只要内容上涉及地方文献的范畴,都应在收集之列。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库目前已收藏有全套的建国前泉州地区各种报刊的缩微胶卷、全套的泉州地方戏曲录相带资料以及泉州南音录音带,目前正规划朝着光盘数据化的方向发展。

三、多形式、侧重点,征集地方文献。

一个地方文献库的建立要经过十年、二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初具规模。泉州市图书馆建馆至今正好四十周年,现已收藏各类地方文献近2万册(件)。多年来,我馆在开展地方文献收集工作中,根据不同类型文献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征集办法,并取得了成效。

3、“主题”征集泉州藉作者著作。收集当今泉州人著作是近几年泉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深入本市各县(市、区)方志办、文联、科协、图书馆以及各大专院校等部门,调查了解海内外泉州籍专家、学者、作家现况及著述出版情况,建立了泉州藉作者及著述档案。自1989年至今,共征集到5千余册的著作。在征集过程中,我们和这些作者建立了感情,他们纷纷来函表示愿意发挥个人专长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力献策。其中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史学家杨庆南、农学家汤文通专程带回自己的长篇巨制赠送本馆收藏。李亦园院士来到本馆地方文献室,感慨万千,挥毫撰书:“馆系温陵赤子心、架藏晋水风骚卷”(温陵、晋水均为泉州古称)。征集地方人士著述工作成为联络海外游子乡上恋情的纽带。

四、定专题、抓热点,开发利用地方文献。

在服务方面,除一般借阅服务外,我们能结合本市重点项目、重要活动开展重点服务、专题服务。

配合古城文物景观建设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清源山规划与景点复建工程,地方文献室的业务人员翻阅了府志县志、摩崖石刻资料、各时代泉人著作等几十种地方文献,提供了一份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的资料,保证了规划设计工程顺利进行。泉州承天寺在“文革”中夷为平地,海外侨胞捐资二千万元复建,是我馆提供的地方文献,才使设计者能够完整地再次勾划出这座闽南名刹的轮廓。

为地方科研活动服务,近几年,本市各县市志、专业志的编撰成果都凝聚了我馆业务人员的心血,仅市消防支队编撰《消防志》,我们就翻阅了上百册古籍史志、文史资料、报刊,摘录提供了500多条宋元以来泉州地区重大火灾资料。农学研究者公宗鉴甘薯传播史的研究,是我馆提供的资料帮助他论证了甘薯传入中国的第三条途径和时间。他的研究成果被日本报刊转载后,从而引起日本专家的重视,他们组团来泉州访问,并召开了学术交流座谈会。

多形式宣传介绍地方文献,为充分的发挥馆藏地方文献的作用,我馆举办了“历代泉籍作者及著作展览”,介绍了200 多位泉州历史上有影响有成就的作者,以及当今活跃在各学科领域著书立说的专家、学者、作家,展示了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人文景观。从省人大主任、省委副书记、副省长到本市中小学学生观看了展览,报刊电视台作了报道,称它是弘扬地方文化,激发青少年爱国爱乡、奋发进取的好教材。此后,泉州市所辖的南安、晋江、惠安、永春等市县图书馆,纷纷发起征集本市县籍作家著作活动,举办类似展览,而且越办越好、越办越有特色,推动了全市地方文献的征集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

五、感想和体会

几年来,泉州市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征集、开发、利用工作过程中,有以下三点体会:

1、搞好地方文献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社会的支持,更需要具体业务人员高度的事业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们有的同志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餐,带病奔波于各单位之间,披星戴月为老教授、老专家送书上门。我们今天不会忘记我们的老馆长,退休后仍坚持到馆服务,不分昼夜进行地方文献的整理、目录索引编纂工作,最后竞是因劳累过度,淬死在来馆的路上。

3、搞好地方文献工作,不仅必须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而且必需各部门协同工作,互相配合。采编人员心中要有地方文献这一观念,从图书采购到分配人库不能错过每一种地方文献,流通部门接触读者面广,其中包括一些本地作者和图书刊物编辑人员,容易捕捉到各种出版信息,应及时反馈给地方文献室。辅导部人员经常深入各县市图书馆辅导,能经常发现基层一些新出版的图书刊物。这样互相配合,就能够有效地发挥群体作用,提高整体效益,切实做好地方文献工作。

参考文献:

1、《杜定友图书馆学论文选集》.钱亚新、白国应编.书目文献出版杜.

〔出处〕 地方文献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生无极限
每当存亡的时刻
人之常情
浸泡过的陈山楂
灭鼠联盟致人类的一封信
沉默的大多数
“谢谢”
带着感动出发
请迷茫走开
带着感动出发
好奇心
女孩的成长滋味多
杯家四兄弟
在自然中生活
超越极限
浅谈男幼儿教师的培养及其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提高策略
法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新思路——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简介(1)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1)
关于幼儿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智慧来源问题
浅谈新手型幼儿教师教学用语童趣化的探究
以内容型激励理论透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动因
新贸易理论及其技术和制度因素(1)
集团战略与多元化经营目标研究(1)
对幼儿教师生命的反思
农村幼儿教师短期培训研究
浅谈新理念下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数学教材的开发研究
浅谈如何促进和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论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5
《比尾巴》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2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2
《掌声》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4
《影子》教学设计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6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7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