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闽台两地图书馆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据库存大有可为

闽台两地图书馆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据库存大有可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2

闽台两地图书馆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据库存大有可为

闽台两地图书馆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据库存大有可为 闽台两地图书馆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据库存大有可为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闽台两地图书馆共建共享地方文献数据库存大有可为


【摘要】:台湾自元代就纳入中国的版图,明清以来福建人特别是漳泉两府人民大量移居台湾,致使台湾与福建两地人民血缘相融、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世世代代往来非常密切。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投资,福建又是台湾同胞首选之地,两地经济文化往来又进入新的繁荣时期。由於种种原因,研究两地的文献资料各馆都有,但又十分不完整,如寻根河祖的谱牒资料,逼使
两地图书馆在加强搜集地方资料的同时,进行地方文献交流。在电子计算机进入图书馆以来,今又进入网络化时代,两地公共图书馆的闽台地方文献数字化、网络化读者服务转变的。这就需两地公共图书馆互相协作,使之地方资料系统化、完整化、数字化在互联网上为两地读者特别是研究者服务,以达到资源共享。

一、特殊的闽台关系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据考古学家、地质学家考据测算,台湾与大陆曾连为一体,後因海侵出现台湾海峡,台湾成为海岛,但仍在大陆架上,与福建最短的距离为130公里,这就是特殊的地缘关系。台湾自古以来,大陆的居民就前往台湾垦荒,最近学者考证,今台湾的原住民高山族就是古越的後裔。无可争议的事实,自明末以来,大量的福建人到台湾拓荒谋生,据台湾资料统计,有据可查的90%的住民来自大陆,来自大陆的居民又将近80%来自福建,这就是特殊的亲缘。有史可鉴的,早在元代,元政府就在澎湖设立巡检司,专辖澎湖台湾事务,就将其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其上属福建省同安县(或晋江县)。明代由於倭患严重,明朝廷放弃澎湖台湾,荷兰侵略者乘虚而入,民族英雄郑成
功在明末清初率领近四万将士打败荷兰侵略者,一举收复台湾,建立政权、设立州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迫使郑氏政权投降,台湾纳入了清廷的统一领土,台湾设府,为福建省的一部分。直到二百年后的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於台湾人口稠密,为便於管辖,台湾才从福建分出去,正式设省,这就是特殊的政治关系。

由於政缘、地缘、亲缘关系,闽台两地语言相通,民俗相同,经济、文化往来十分密切,自然形成唇齿相依的特殊关系。只是由於两岸长期军事对峙,才使血溶於水的关系变形。自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军事对峙缓和下来,闽台两地的经济、文化往来事实上已越来越多,福建特别是厦门已成为台胞投资的热点,又逐渐恢复了以往的密切关系。

二、闽台两地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的互补

由於地缘、亲缘的关系,闽台两地自明清以来,经济、文化交往十分频繁,福建的粮食一贯不足,当时福建的“台运”主要是稻谷,而运往台湾多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大量的福建人主要是闽南人到美丽富饶的台湾岛拓荒垦殖,为台湾的发展作出艰辛的劳动,这些情况在(清史稿)有些介绍。但当时去台者多为贫苦人民,他们靠集体的力量并用血与汗拼博才取得生存,同时使台湾发展起来,这方面台湾出版的《台湾文献丛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祖籍在福建的台湾人,在台湾求生存几代之後,自然就成了台湾人。他们为不忘祖籍地,有的携子带孙回乡寻根问祖,有的返闽经商发展,并定居於闽,又成了福建人。这些既是福建人,又是台湾人的双重身份的人在清朝、民国时期比比皆是,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後,台湾人不愿作亡国奴,大批地内迁返回福建。他们的佼佼者如连横、林尔嘉等,或在南洋或在厦门,成为名流。要研究闽台共同崇拜的双面人,如郑成功、陈永华、施琅、王得禄、连横、林维源等,仍需闽台两地图书馆携手起来发掘他们的史料,以便相互补充完整。

藉於种种原因,当地的文献已方已散佚,但彼方仍保存完好,这种情况,文献互补就更为重要。闽台著名的金石学家吕世宜,在厦门市图书馆就藏有他多幅的手稿,还有他的《西汉古镜记》真迹刻匾。而台湾影印出版的《鹭江报》,是清末在厦门出版的,厦门市图书馆只存《鹭江报》原报数期,还没有台湾影印出版的多,可见两地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互补十分现实。

三、共建闽台地方文献数据库,并在多媒体和通讯网络上共享

由於两岸长期隔阂,各自研究古代和近现代闽台双重身份的著名人物或与闽台两地相关的重要事件,不得不承认由於文献资源不能互补,加上政治相左的原因而出现偏差。就人物而言,台湾同胞翁明俊长期在大陆特别是在厦门从事光复台湾爱国运动,在台湾是知名度可谓大矣!但由于他是国民党人员在大陆无人知晓。同样的,台湾同胞卢嘉锡在大陆是知名学者又曾是中科院院长,台湾方面的文献却反映不多。闽台两地发生的大事,如历史上的台运,近代台湾沦日,以及台湾人在大陆的光复台湾爱国运动,在现存的文献中都存在史料的不足。

七十年代末,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两岸军事对峙逐渐降温。九十年代闽台两地民间往来频繁,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现在,福建省特别是厦门市一直是台湾同胞在大陆投资兴业最早、最重要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台胞在福建投资的公司已达五千多家。如果两岸真正实行“三通”,那麽,不言而喻对闽台两地得到的好处会更多。

闽台两地经济的密切往来,人员的频频交往,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却研究闽台两地有关的人与事就容易多了。对它们的研究由於文献能够互补,就可纠正偏差,而达到较为完整、准确,其中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研究就是最有的类证。

但目前闽台两地文献的互补还存在著严重滞後。地理交通的原因,无法做及时交换、传递;政治的因素,有的文献还不能到达。但现实生活要求闽台两地文献收藏的单位,特别是公共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要加速有关两地文献资料互补工作。福建要及时掌握台湾的经济、文化信息,为两地经济繁荣服务。台湾同胞每年数以万计的回闽寻根问祖,需要有准确、全面的谱谍文献。动态性的经济、文化信息可在报刊或国际互联网上猎取,但研究性的史料性的文献只有靠两地图书馆共同努力。这就是两地图书馆共建闽台地方文献的目的。

闽台两地图书馆共建地方文献数据库,在加强往来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咨询,互相掌握彼此的优势或不足。尔後双方达成共识,有计划地各自建设自有特色的数据库。其中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印刷型载体文献,可以重新出版,供两地公众服务。应将馆藏分散的地方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方便于读者。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整理出版印刷型的地方文献已适应不了社会和人们的需要。人们要求能在国际互联网上准确、迅速地获得他所需要的各种文献信息,它更逼使两地图书馆在建设闽台地方文献数据库时,要将无再版价值的重要的(或急用的)地方文献数字化,或变成光盘或通过通讯网络为全社会提供服务,以达到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

〔出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生命生命学后感
神奇的木榄种子
我的可爱外婆
我心爱的“小刺猬”
最酷的校园流行语
文明礼仪伴我行
从压岁钱想到的
纸币
议论
我成功了
My pet(我的宠物)
课间
小花园的魅力
青苹果奇遇记
谁和谁好
退休干部职工困难补助申请
学生撤消处分申请书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
助学贷款申请书例文
向学校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书范文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
助学贷款申请书模板
困难补助申请书的基本格式
助学金申请书
农村低保申请怎么写
2011贫困助学贷款申请书
产假申请书
住房申请书的范文评析
社团申请书
劳动争议申诉书
从现象学方法看纯粹法学(1)论文
法律的性别(1)论文
中国葡萄酒品牌营销研究(一)
丁蜀一副超市实习与营销
铁道建筑总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工地规划
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简评(1)论文
浅议乡土树种在节约型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生态园林及其植物配置
梳理法律的核心要素──读《法律的概念》(1)论文
华雅酒店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
园林绿化施工应注意的5个方面
园林绿化工程相关知识
解读屋顶绿化10大关键词
{营销师论文}论汽车产品售后服务的重要意义
蓝雨家居饰品店创业计划书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鲸》教学设计4
《珍珠鸟》
《草原》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3
《松鼠》教学设计五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过程实录(第二课时)
《威尼斯的小艇》课堂回忆录
《鲸》教学设计3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2
《猫》教学设计
《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