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关于多媒体技术在皮肤性病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关键词】皮肤性病学 多媒体教学
【论文摘要】在皮肤性病学教学运用和实践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在本科目中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及反馈,表明它是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一定问题,并就此问题探讨其可能的相关原因。
如何提高皮肤科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是我们皮肤科工作者多年来探讨研究的主题之一。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学科。教学中,学生对于各种皮肤病、性病的皮肤损害特征的感性认识是掌握各种病症的基础。因此,突出形象直观教学是皮肤科教师所追求的效果。通过多年多角度、多层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后,我们采用了相关教师座谈会和在学生中进行反馈性调查问卷的方法,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教师方面:调查以座谈会方式进行。
参加座谈的教师8人,6人为具有多年上大课经验的教授及副教授;2人为讲师。全部教师均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座谈的内容包括多媒体教学对授课内容的贯彻是否全面,上课演讲难易度,示教效果,备课所需时间及授课效果等。
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为100×5=500人,共发出调查问卷100×5=500份,回收497份,其中有效问卷493份。
2、结果
2.1教师座谈结果
2.1.1全部与会教师认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图文并茂,直观性强。所含内容完全满足教学大纲要求。
2.1.3做到了资源共享,教学内容统一避免了因教师个人能力水平差异而影响教学效果情况的发生避免了上课中可能出现的漏讲或少讲l青况的发生,即使临时更换教师,依然能保证授课进度不受影响、内容衔接得当。
2.1.4节约时间效果好。减少了传统教学中写板书、记笔记、展示挂图等时间,同时讲解方便,演示生动,对重点难点的讲解更为透彻,易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2.1.5参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难度较大,任务重,且不适宜给不同教学对象使用。
2.2学生调查结果
教师讲授为主、说教式教学、分学科定时教学、集体化无个性学习行为、教师作为垄断者、传播者、教师以一支笔、一本教案、一块黑板或挂图(平面)、板书教学、皮肤病图片只能用语言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均显示多媒体教学手段更能增加学生的各项能力。
3、结论
3.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1.1多媒体教学特有的互动性。
传统的皮肤科教学方式比较抽象,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由于皮肤性病学是感官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感性认识不易掌握,所以师生虽花费较大精力、投入较多时间,教学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多媒体教学则实现了教学的直观化、形象化教学思想集传统教学的板书、挂图、模型、录像、幻灯、投影等于一身,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且更具有内容完善、素材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优点,教师在整个课堂的教学演示中可更广泛地理论联系实际,以更多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多媒体中图文的印象。同时便于添加新技术、新进展,拓宽知识面,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灌输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他们要求参与、创新、追求个性发展。多媒体技术是集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于一体的信息处理技术,其最显著的两大特点是综合计算机、声像、通信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及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性。"
1)形式:传统的教学媒体,无论是书本、教案、期刊,还是录音、录像、挂图,都只能以线性的方式,顺序组织内容。而人的思维方式常常是跳跃式的联想式的,多媒体则可按照人的思维习惯组织信息。
2)内容:实现了统一教案,规范教学。缩小了教学中存在的由于教员教案及教学资历的不同而产生的教学效果及教学内容的差异。
3)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重新分配时间。教师上课前通过提供的多媒体教材进行备课,既改变了过去备课是写教案备教案的教学准备方法,也可根据自身习惯及需要进行修改、补充、添加,更节约了统一备课时间。
3.2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教学也如此。在教学实践及反馈调查中我们发现:
3.2.1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问题。
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条件日趋成熟,现在许多教学场所均可提供计算机及数字投影仪,要将多媒体教学从设想转为现实的主要障碍其实是皮肤性病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目前我国皮肤性病学的多媒体课件尚没有形成系统性、规模性、专业性,有一定随意性,要找到符合本专业内容、教学大纲要求、较为全面完善的课件,相对很难。自主研发的课件水平有限,我们所选择的图片、文字说明虽已优中选优,新知识、新进展虽有所提及,但仍难免存在纰漏。
3.2.2界面较多与记录间的统一问题。
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有时翻页过快,为了追求考试成绩,往往忙于做笔记,跟不上教师讲课思路。而个别教师也觉得虽然学生理解消化吸收的好了,但考试时个别题的描述往往不如死记硬背的精准。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两方面:
学生方面:多年教与学的习惯让学生比较适应照本宣科,多媒体的大容量中,往往针对一个知识点从多方面反复演示、印证、讲解,这必然让演示显得过快,而没能抓住重点进行记录。
教师方面:主要是对教学节奏的把握不当造成。教师偶尔会因贪多而对讲解内容取舍不当,有时会造成学生“听多记不下,记下听不清”的现象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多、广、深”的讲解同时,精炼事例、语言,兼顾学生记录的要求。
总之,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在皮肤性病学的教学中能全方位、多角度、更直观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的同时,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必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独生子女等于小皇帝吗?
- 美丽的海印桥
- 《激情爬杆》观后感
- 感谢挫折
- 独生子女等于小皇帝?
- 校园的小山坡
- 看课外书不能影响课内学习
- 绿萝倒插也能成活吗?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 校园的小山坡
- 老师的工作态度决定学生的命运
- 生命在于开始
- 坚持
- 我眼中的海盐道路交通安全
- 强化财经法纪审计查证技能的思考
- 基于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探索
- 谈供应链需求下物流管制创新
- 论物流管理专业企业课程的开发
- 物流管理教学内容重建思索
- 作为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补充规定
- 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模式研究
- 检验检疫机构向企业宣贯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
- 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权力健康运行
- 分析体育赛事中的物流特征
- 企业现金管理的“八不准”
-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控中的实用性
- 交通学员工程能力提升对策
- 物流管理校企合作方式探究
- 浅议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1)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一(2)
- 这也是一种创新—《司马光》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1)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一
- 《草原的早晨》教学随笔
- 《司马光》教学处理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 《草原的早晨》评课
-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十(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