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7
地方文献分编问题初探
地方文献分编问题初探 地方文献分编问题初探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地方文献分编问题初探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地方文献不断产生,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宝贵的地方信息资料。毕节教育学院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在突出教育专业特色图书入藏的同时,注重了对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各种地方文献的收藏,逐渐形成了具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为学院教学科研提供了较好的服务和帮助。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对地方文献的分类和著录作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一、地方文献的分类
为了解决地方文献分类突出地方特色的问题,我们在分类时作了一些初步尝试,采取在分类号前加上地方行政区划名称缩写的办法,如《林青烈士传》,配号为BJK827,《乌蒙诗刊》配号为BJI22,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
二、地方文献的著录问题
著录是在编制文献目录时,按照一定的著录规则,对文献的内容、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是揭示文献基本特征的重要方式。文献著录要求具备完备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达到著录标准化。从而,有利于读者检索文献资料,有利于联合编目和实现计算机网络化检索。
我们在按《中图法》对地方文献进行分类后,均按照国家《文献著录总则》和《普通图书著录规则》对地方文献进行著录。由于地方文献种类较多,内容复杂,在对地方文献进行著录时,我们采取了对不同类型的文献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著录。对内容复杂的地方党政重要文献,具有重要价值的经济文献资料和科学论著,以及文献附录中包含的重要材料而又从未单独发表过的文献等,均可采用分析著录法。即将文献中部分材料分析出来,作为著录单位进行著录,以深入揭示文献内容和推介优秀文献。对包括多个出版单位的多级出版文献,可采用综合著录方法,即在通用款目基础上增加组成部分的记载为子项目。对地方丛书如毕节农业科普丛书,可采用整套著录(综合著录)和分散著录方式进行著录。对地方多卷文献,一般可采用整套著录法,也可根据文献到馆情况进行分卷著录,对收藏不全而又无法补齐的多卷地方文献,还可采用分散著录方式进行著录。
在地方文献著录工作中,有必要强调一下报纸、期刊之类连续出版物的著录问题。毕节地区地、县两级都办有党委机关报,其中有的报纸是公开发行,如《毕节日报》。该报作为一个拥有近七百万人口的地区的党委机关报,其信息量之大,影响面之广,不言而喻。《毕节日报》是重要的地方文献,极具收藏价值,能为今后查阅毕节地区历史资料提供方便。然而图书馆对报刊类连续出版物的管理,一般只是在读者阅览后进行装订,最后进入过刊室存放,由于未予以著录,年久之后,不便查找。因此,对地方报刊类连续出版物应该予以著录。可采取馆藏项另片著录办法,以反映本馆对地方报刊等连续出版物的收藏情况,其著录格式有别于其它文献类型的著录格式,具有悬格法特点。对定期出版的报纸可采用综合著录法进行著录,对定期和不定期出版的期刊如《乌蒙论坛》、《高原》等,可以整套为著录对象进行著录。
以上是按照普通图书著录办法对地方文献进行著录。为了能从文献书目上充分揭示与报导有关地区的历史、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便于地方文献的检索利用,在著录时可适当增设“文献类型”字段。注上“地方文献”标识,用以描述文献的地方特性。
总之,地方文献是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历史的真实写照和客观记录,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各种类型的地方文献大量产生,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地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其文献载体类型而言,地方文献除有图书、报纸、期刊、画册、外宣折页等纸质载体外,还有非书资料类的音像制品等等。我们应该予以重视,注重采集和收藏,并对进馆入库的各类地方文献认真按《中图法》和国家标准做好分类和著录,以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
〔出处〕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处不可随便
- 窄小的天空
- 一堂特别的班会课
- 我最喜欢的电脑课
- 焘雪
- 我们学“丢垃圾”
- 学习“丢垃圾”
- 从身边小事做起
- 草
- 彷徨
- 自大的蚊子
- 花儿
- 他难道是大师
- 铃声
- 舛误
- 纵向非均匀等离子体介质中厄密高斯光束的线性传输研究
- 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拓展训练的研究
- “三个代表”与中共党史研究
-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精神进一步做好党员教育工作
-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解析
- Gibbons-Maeda dilaton黑洞时空的标量场的自由能
- 从“三个代表”看“民主监督”新意蕴
- 量子纠缠及其度量
- 被动隔振体的非线性振动分析
- 以“三个代表”指导财政理论和实践
- 浅议心理咨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迪
- 一维δ函数势场中的谐振子
- 大学物理(力学)与后续课程(工程力学)教学衔接的研究
- 浅议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及对策
-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研究
- 《大道之行也》学法导引
- 《大道之行也》教法指引
- 《大道之行也》课文简析
- 《核舟记》基础知识题
- 《大道之行也》课文背景知识
- 《核舟记》同步达纲练习
- 《核舟记》课时训练
- 《核舟记》课时训练
- 《大道之行也》课文写作特色
- 《大道之行也》导读
- 《大道之行也》课标解读
- 《大道之行也》素质教育新学案
- 《大道之行也》课本习题提示
- 《核舟记》课内语段阅读题
- 《核舟记》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