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与中职生人文修养提升

关于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与中职生人文修养提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5

关于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与中职生人文修养提升

"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语文课程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讲述了目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其原因,针对这这种情况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改善对策。

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下,职业教育如同久旱逢甘露的禾苗茁壮成长起来。但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怎样呢?怎样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呢?专业素质当然是专业课的任务,而人文素养是语文课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中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现在的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效率低下。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却写不好一张字条,字迹潦草,语句不通,格式不正确;与人交流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端正的态度,说话不流畅,对长辈没礼貌,坐立行走的姿势不正确;阅读面狭窄,唐诗宋词过时了,名著更没有意思,精神上的追求匮乏到了极点。他们热衷于电子游戏,网络聊天,追逐时尚,崇尚名牌;更有甚者谈情说爱,打牌赌博,抽烟喝酒,这更是精神贫乏、心灵空虚的极端表现。此类现象不一而足,却传递出相同的信息: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每况愈下,不具备基本的语文能力。“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策”,也是职业教育的悲哀。

二、中职生缺乏人文素养的原因

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中职教育来说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课题,中职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也是多层面、多角度的,下面主要从学校方面加以分析和探讨。

学校教育是培养中职生人文素养的主渠道和重要形式,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失偏颇。近年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生源不仅数量越来越少,而且质量令人堪忧。毕业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很多中等职业学校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不得不降低招生标准,很多入学新生在知识、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远没有达到一个初中毕业生的水平,从而加大了教育难度;另一方面奉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强化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对中职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更主要的是,学校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每学期每周4~5节语文课的标准永远不变。而教师上语文课的模式也一成不变,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灌输,而不注重语文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三、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一)调整中职语文课程体系

中职语文课堂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如何让中职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具备各种语文能力呢?仅仅靠教师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仅仅停留于字词句篇的讲解,语修逻文的分析肯定是不行的了。即将踏入社会的中职学生们从语文课堂中要获得不仅仅是知识,更多是多种适应社会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如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具备口语交际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应用文写作的能力等。怎样实现这种目标呢?我认为,首先应从语文课程体系改革着手,把单纯的语文课分解成几门课程,每门课程培养相应的语文能力,减少语文课的课时量,增设以下几门课程:普通话课程、写字课、口语训练课、社交礼仪课程、人际交往的技巧、应用文写作。当然,并不是每个专业都必须开设上述各门课程。学校和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增设相应的课程,并确定相应的课时量,以适应专业的需要。

(二)改革教学内容

开放教学,扩充人文资源。中职是面向就业的教学,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教学上的诸多条条框框。教师要开发和利用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开拓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重视不同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组织充分体现民主学习的教学活动。针对文章内容,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探究之势。不管是否符合教参提示之意,学生只要有自己的见解,可自圆其说的,都应该得到肯定。当然,教师要能控制局面,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做个健康的人。教师还要打破封闭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对教材的内容可根据实际进行改换、增删,使学生从丰富的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论理学、语言学、艺术、数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他们走人到情境之中,以丰富的人文知识,提升“内驱力”。"

(三)创造思辨的课堂氛围

弗莱雷认为:“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明教师思考的真实性。”人文教育的特殊性不像自然科学知识那样可以简单、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因此。抓住核心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口头讨论和书面讨论,让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引发他们对生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活意义等问题的沉思和追问。

(四)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

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是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所以,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而且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公共课教师,显得十分重要。

(五)创设情境,提升审美能力

文质兼美的中职语文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因素,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可利用范文中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人文精神,创设佳境,营造人文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声情并茂地给学生示范朗读,让学生如同亲眼目睹,亲耳聆听,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蕴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自然美、语言美。教师教之动情,以情感人,学生则会学之生情,感情得到升华,理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掘,心灵得到陶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打破教室的限制,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到图书馆、因特网等等领域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人文知识。语文课堂中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对塑造健康人格,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有极大的作用。

(六)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通过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在很多学生心里,语文就是乏味的“之、乎、者、也”和让他们头疼的写作,想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也是一种可以值得我们语文教师采用的方式。语文课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把它变成故事讲给学生听的,比如说介绍作者这个教学环节.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是介绍作者的名字、时代、出生地、世人对他的评价、还有代表作品。如果我们可以把作者的生平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并且也愿意去听。

(七)加大语文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

把语文课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人生以往的应试教育,只是一味的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能艰难的在题海里奋勇向前,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忽略了学生也需要生活体验,这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大原因。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又是覆盖面最为广泛的,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因此,我们可以从很多种角度把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人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冬至圆
秋叶飘飘
早起时快乐
制作水果沙拉
我的语文老师
《捡“垃圾”》
超市买零食
我爱仙人掌
我学会了查字典
我最高兴的一天
我家有只小狗
我长大了
养鼠为患
爱心捐款
假如我是科学家
农村经济管理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
2009年路政员年终工作总结
团支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写法
国土资源局区分局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2009年创建“学习型机关”工作总结
年工作思路
人事部本学期的工作总结
收费站2009年监控管理工作计划
森林公安工作总结材料
八荣八耻工作总结
交通征费稽查局所关于呈报大战一百天工作总结的报告
年度爱卫工作总结
档案局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个人科技工作总结
在水污染控制中水生植物的生态效应
畜牧业清洁生产技术要点
生物去除法处理机械废液重金属离子
替代电镀的清洁技术
紧固件电镀业的清洁生产
纳米镜面喷镀环保表面处理新技术
千场万户畜禽清洁生产行动
炼铁清洁生产技术贯彻精料方针
机械加工废水的概念及其来源
环保金属镁冶金生产技术
新型环保节能混烧石灰竖窑专家技术
植物净化工艺的现状及展望
炼铁清洁生产技术需提高风温
电絮凝法处理油田机械污水
印染清洁生产及特点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五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六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四
《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八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七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三【实录式】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五(A、B案)
《四个太阳》片断赏析
《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八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