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分析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分析

"

论文关键词:中国农村;乡村教育;兴趣

论文摘要:“五四”运动后,中国一些教育家和教育团体纷纷开展乡村教育实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乡村教育运动。他们将教育的中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包括教育思想、政治、经济的等多个方面。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乡村教育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华职业教育会、中华教育改进社、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挽救日趋没落的中国农村,到农村建立乡村教育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公共卫生、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教育实验。研究乡村教育运动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能为我们今天的农村改革,尤其是“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以下笔者就这一问题,从教育观念、政治环境、经济呼唤等方面加以探讨。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促使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实用化观念的形成。清末近代学制建立以来,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书本知识与社会生产相违背的弊端普遍存在,人们却熟视无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欧美的各种教育思潮,特别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知识分子纷纷提出教育实用化的观点。早在1913年,黄炎培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商榷》一文中就提出学校教育如何“实用”的问题,呼吁让教育回归其应有的功能和位置。陶行知说:“当我们在中国办教育时,这种教育就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如果不是这样,教育就没有存在必要。中国是一个农业之国,农民是大众的主体,所以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就理当以农村教育为根本出发点。陶行知认为中国以前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所以中国乡村教育必须进行根本改造,以另求生路。生路是什么?陶行知主张:“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教育—活教育。”活的乡村教育必须有活的法子,活的方法就是要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样学就怎么样教。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总之,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晏阳初根据在农村从事教育的经验,深切地感觉到中国人的生活有四种缺点:愚、穷、弱、私,所以他主张运用教育的方式来发扬农民潜力,从而教育农民改造这种生活。那么这种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晏阳初提出“四大教育”理论:以文艺教育攻愚,生计教育救穷,卫生教育救弱,公民教育救私,最终使中国人,尤其是最大多数的农民,人人都富于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为创建新中国的新民。梁漱溟则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社会,80%以上的人生活在乡村,只有乡村有办法,中国才算有办法,无论经济上,政治上,教育上都是如此。梁漱溟还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在乡村改造中的作用,他说:“整个乡村建设事业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社会中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所构成之一力量。也就是说,要使知识分子与农民打成一片,最终“使乡间人磨砺变化革命知识分子,使革命知识分子转移变化乡间人”。正是在认识到了中国农村的问题之后,遵循教育实用化的观念,爱国的乡村教育家们纷纷致力于农村教育,从而推动了乡村教育的产生。

二、当时的政治环境为乡村教育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契机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

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把参加平民教育活动作为通向工农劳动群众的道路之一。如邓中夏所组织的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就是一个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所组织的,以在工农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农阶级觉悟为挥汗目的的平民教育团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农村工作与农村教育,并把教育农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以上都是中共重视农村教育,开展农村教育的例子。中国共产党为了赢得农民的支持,巩固根据地,并最终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十分重视农村教育,这也为根据地的农村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国民党的农村教育

国民政府希望通过教育的办法与手段来推行其所要施行的各项政策,并用这种方式来抵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与农村运动,从而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虽然最后国民政府的企图落空了,但是其行动对中国乡村教育运动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农村经济的凋敝给爱国教育家发出了时代的召唤

晏阳初认为:由于外来势力的人侵与封建传统的压迫,中国整个国家日益陷人不宁和混乱的状态,而受祸最大的莫若农村。乡村的破产与广大农民的衰老、钝滞、麻木种种退化现象,就使社会面临一个人及其生活基础的改造问题,而中国的人的基础是农民,其生活的基础在农村,因此,乡村建设成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样,为解决中国的问题,梁漱溟、陶行知等教育救国论者也认为中国的教育应当到乡村去办,并身体力行地从城市来到乡村,实现知识分子与民众的伟大结合。经济决定教育,教育要为经济服务,20年代的中国农村经济的客观面貌决定了中国教育的方向—乡村教育,濒临破产的农村也呼吁爱国教育家到乡村大显身手。

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除了上述国内的原因之外,同时也与西方国家重视乡村教育对我国的影响密切相关。譬如,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就很明显,很多中国留美学人回国后积极倡导乡村教育。如中国乡村教育的名家陶行知、晏阳初就都曾经留学美国;定县试验的重要人物赵叔愚、傅葆深二人在美留学期间是专攻乡村教育专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当然,美国的乡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留美学生起的作用,而且与中国派赴美国的教育考察团回国后的大力宣扬密不可分。除了美国的影响外,不可忽视的还有西欧诸国(如法国、丹麦等)乡村教育的影响。

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重要的一页,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它将现代化科学思想和方法带人落后的农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农村风俗习惯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它还可以使被传统学校拒之门外的劳苦大众能够受到最起码的教育,农民也能够受到一定的实惠,也有助于农村教育的提高。中国教育家的这种探索和创新,使中国教育进人到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笔。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琼文历险记
漫游娃娃国
一支神奇的未来笔
爱吃鱼的小猫咪
赛跑
龟兔赛跑
一滴水的自述
开心的一天
爬树比赛
聪明的乌龟
如果人们有了翅膀
龟兔第二次赛跑
迷城的国度
假如风有颜色
3只小熊和奇怪的屋
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图像去噪算法及仿真
日本德育目标、内容、途径“生活化”理念的启示
基于UG三维设计的自主式数控加工实践教学模式
一位医学生对目前医患关系的简单思考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选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研究
中职语文课堂活动设计的艺术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
试论《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微博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信息化条件下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B)教学实录
《难忘的一天》一课一练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教学实录
欢庆精品教案三教学实录
093识字3教案一教学实录
难忘的一天教材分析二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最新教案一教学实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最新教案二教学实录
一分钟-教学设计精品
难忘的一天-教案精品1
《难忘的一天》课文内容
二上语文园地二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093识字3教案二教学实录
08难忘的一天之教材分析教学实录
立足文本 适度开放 领悟多元 以情育人──《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