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英国教师培训管理体系改革探析

关于英国教师培训管理体系改革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英国教师培训管理体系改革探析

"

论文关键词:英国;教师培训;统一协调

论文摘要:为全面提升全国教师的素质,2007年英国对教师培训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在全国建立11个由教师培训机构组成的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CErT),通过整合式的管理、多样化的课程开发、高效的交流平台的建设等,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形成了新的教师教育模式。

早在2004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DfES)发表的报告《武装教师,面向未来)(EquippingOurTeachersfortheFu—ture)中就指出:要在教师培训上取得实质性的成绩,只有通过对教师培训机构加大投入,并且建立教师培训机构合作体系。2007年,英国颁布了《继续教育白皮书》,其中明确指出从2007年9月起建立英国教师培训机构合作体系,旨在提升教师培训机构的质量,借此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整合各分散的培训机构力量,在各地区建设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CentresforExcellenceinTeacherTraining,CETTs)是本次教师继续教育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要对分散的教师培训机构实行统一管理,使教师培训机构互相合作,集结并传播各自优秀的教育培训实践,促进受训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提升专业化水平。毋庸置疑,该举措具有其鲜明的划时代意义。

一、改革背景

改革教师培训管理体系是英国2007年《继续教育白皮书》中的核心内容,受到政府高度关注。英国教育与技能部的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部长比尔·瑞美尔(BillRammel1)表示:“建立统一协调的教师培训中心在提升教师素质、培训机构教育质量方面扮演关键角色,作用不容忽视。”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的首席执行官苏珊·艾菊(SusanEdge)也表示:“作为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的合作伙伴有机会亲眼见证这一历史性的创举,我深感荣幸。我们非常希望早日见到统一的培训中心所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英国如此重视这一改革是有其社会背景的。

(一)谋生手段严重缺失,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显然,教育水平低下的青年人群已经严重威胁了英国未来的发展,提高年轻人的教育水平使之具有基本的就业能力成为当务之急的工作。英国社会各界认为,年轻一代素质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教育的质量低下,而学校教育质量问题则与缺乏高质量教师息息相关。全国上下对现有学校教育表示强烈不满,并要求高水平教师加入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学生,而高水平的教师只能从高质量的教师培训中产生,因而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机构成为提升全国青年素质的源泉。本次教师培训机构实施系统的大规模改革正是这一认识的再度体现。

(二)教师质量参差不齐。培训机构良莠混杂

近几年英国教师培训机构的质量呈现出参差不齐、良莠混杂的面貌。2003年,英国教育标准局督察发现教师培训体系存在着系统性的缺陷。2006年英国教育标准局又再次对144个教师培训机构进行督察,发现目前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存在以下比较严重的问题:

从督察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不仅在于培训本身的质量问题,还在于各培训机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教师培训不均衡,并因各自封闭的培训影响自身的发展。事实上,不同的培训机构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一旦合作,可将优势发扬光大,并化劣势为优势,快速直接促进彼此的发展。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建立教师培训机构的统一协调管理体系,通过培训机构之间的广泛合作提升各培训机构的质量,以此提升教师的素质。

另外,2007年英国颁布了新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标准是教师资格证书认定的框架,既然框架标准上升了,教师也必须提升自我素质以符合新标准。而教师素质有赖于培训机构的质量,因此该标准的出台同样对现有培训机构提出了要求:在国家框架下实行有效的教师培训工作。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教师的要求

一旦教师素质提高了,学校雇佣到优秀教师的几率也大幅增加,高质量教师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高水平人才,立竿见影地创造经济和民族利益。这一“生态链”之源头在于教师培训机构的质量。

教育与技能部显然清楚这一“多米诺”骨牌的关系,因此,建设教师培训中心成为其议事日程上最为重要的一项。2007年9月,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严格筛选和激烈竞争,终于在全英9个地区建立了由各培训机构组成的11个培训中心。不难想象,这一“生态互动”对国家未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民族利益的保障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师资培训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特征

(一)构建高效的管理组织模式

在英国的9个地区分布有11个教师培训中心,每个中心均有庞大的成员团和一个杰出的领导组织(大部分培训中心的领导组织由大学担任)。领导组织与成员机构、成员与成员相互联系形成统一整合体。"

2007年《继续教育白皮书》颁布之后,各地区的教师培训机构的责权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革。2007年之前所有的教师培训机构受国家管辖,由教育大臣直接负责管理。但在2007年之后,这种管理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大臣将管理权交付由所属地方政府管辖的学习与技能委员会(LSC),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可罢免任何教师培训机构中层以上职位的职员,并协调当地教师培训机构间的合作。该管理方式使培训机构根据地方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保证统一协调的培训中心高效运行的基石除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之外,充足资金更为重要。根据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在2007年9月发布的关于教师入职培训机构拨款资金额外说明,政府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投入3000万英镑用于提升教师入职培训的质量。在该说明中详细阐明了政府投入资金的分配方案,即以分配到户的方式,由学习与技能委员会负责拨款,在2007年10月期间分配到各培训机构,资助总经费达10万英镑的培训机构将在当年获得第一笔款4000英镑;而资助总经费在10万以下的培训机构将根据它们总体的分配款项,按一定比例决定其可获得的分期款项。

(二)以“整合性”为原则提升培训效度

以往的教师培训机构因为分散于各个地区,相互封闭,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长时间的“孤立”和“隔绝于世”使得培训机构的发展时常会遇到瓶颈。本次改革试图以合作为原则、以整合为手段来改变这一缺憾。合作需要有效的管理,当部分被有机的整合后,整体的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因此英国本次改革,在管理上十分强调“整合性”。

以中西部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wMCETT)为例,该合作体系由大、小,公共、私人,自愿和法定的团体构成,分散于城市和乡村。行政总部设在华威大学(Warwick),为了使成员组织紧密有序地联系,该中心开发了大量机构合作项目,并且重新制定了相关的促进有效合作的规章制度。

东英格兰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EECETT)同样十分注重“整合性”管理,并形成统一有序的合作,以领导组织为核心,协调各成员机构的课程设置,培训人员的分配情况等等。

中心的建设不仅在宏观层面进行管理,同时也落实到微观,即各成员培训机构中的从业人员必须走向更为专业的高度。

例如,由哈德斯菲尔德大学(HuddersfieldUniversity)领导的北部的教师培训中心(NCETT),在其建设目标上明确指出.力Ⅱ强北部地区教师入职教育的保障在于提升培训导师和机构管理者的专业化水平。中心为教师培训人员建立信息归纳总结的网站,内容涉及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技能、教师教育培训制度等。

又如,以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xfordBrookesUniversity)为领导的威斯敏斯特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WestminsterPartnershipCETT)也认为只有教师培训机构真正走向专业化,才能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在其近一年的工作中将培训者的培养作为发展的重要层面,希望通过成员机构的合作,传播有效的培养模式,大幅度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三)积极创建各种平台提高培训效率

以加强成员机构合作为宗旨,各培训中心竭尽所能建设有效的合作平台:开创论坛以及专门的网站成为平台首选。论坛与网站成为各机构成员会面、学科专家与“一线教师”亲密接触,受训教师互相交流传播有效的教学经验,下载各种教学资料的载体。例如,东部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利用专门的技术开办了在线学习网站,为教师教育者、培训人员和受训教师提供大量资源;成立了人职教师委员会,以便将教师教学经验广泛传播;在整个东部乃至国家层面形成并施行有效的交流和传播框架,保证在每个县、每个学期,为教师教育者和受训者提供及时信息,保证一年3次教师教育者于论坛会面、交流等。

部分中心出版了自己的刊物,传播各自的办学经验、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等。例如伦敦大学领导的伦敦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LonCETT),该中心建立连接网络,定期举办会议,开发网上资源,和其他的教师培训机构合作研究、合作出版刊物以传递最好的办学实践方式。该中心的成立使英国首都伦敦首次将本市所有的教师教育者集合起来,并有了正式的刊物。

个别的中心更创立了中心与地方合作的新型培训模式。例如,以普里茅斯(Plymouth)大学领导的西南部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确立了两大任务:一是永久成为教师培训机构和当地学校的枢纽,二是人职教师培训机构和当地学校进行定期会晤,地方学校和人力资源部的代表参与人职教师培训课程的制定、修改,明确各自需求,促进培养教师的地方针对性。

(四)因地制宜,打造全新的培训课程和方式

大量的培训中心根据当地政府的要求、依据当地学校的特点,结合成员机构本身的特点,运作了新的培训方式。

例如,南莱斯特郡学院(SouthLeicestershireCollege)领导的中东部高质量教师培训机构合作中心(EMCETT)创设了同伴互导培训方式,运用网络系统提升教师同伴互导,开发新策略激励员工进行同伴互导、受训教师同伴互评。英国东北部以桑德兰大学(UniversityofSunderland)为领导的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SUNCETT)在培训方式方面积极加强案例教学的建设。在新近成立的一年内该中心进行了l1次案例学习。另外,以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为领导的联网中心提出了“合同式”的创新培训方式,即受训教师与培训机构和指导教师签订“合同”。

(五)提升受训教师专业化水平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对于任何教师培训机构来讲都是一项重要的议程。只有教师的专业化得到有效保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教师。

以纽卡斯尔学院(NewcastleCollege)为领导组织的优化北部(SuccessNorth)教师培训中心在教师培训中不断探索,形成了一个整合的专业化、背景化的课程材料和培养模块,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南莱斯特郡学院领导的英国中东部地区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也明确规定,通过合作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受训教师达到2007年新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英国东北部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认为有必要给教师提供机会,通过批判性反思自己的实践方式,发展自己的教学计划并提高专业技能。中心开发新型方式让教师通过培训机构的合作彼此分享教学经验,利用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学科专家明确了解自己所教学科,以此提升专业化水平。同时中心通过大量的活动、服务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计划。"

三、构建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的优势

(一)中心分布地理均衡,规划管理有条不紊

11个中心分别设置于英国的9个地区,意味着每个地区至少有一个中心。从地理结构上讲,中心分布均衡,满足了各地区教师培训的需要。同时避免某地区因身处劣势地理环境而造成培训中心缺失的情况。反观我国,西部内陆欠发达地区,往往因为交通、环境等因素阻碍了当地教师教育的发展,所以,均衡的地理分布应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奋斗目标。

由于建立了培训机构的统一体,一改原本机构散乱、恶性竞争的局面。各中心的领导组织根据本中心特点,编写了新的规章制度,确保各成员机构按照制度办学,保障了整个中心的运作更为流畅、安全,呈现井然有序的面貌。

反观我国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机构,无论是综合性大学、重点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学院、还是教师进修学校(院)等,彼此之间缺乏协作与沟通,统合管理同样缺失,这使得教师教育的内容难免存在交叉重复、片面狭隘,机构的管理比较松散杂乱,因此难以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欲改变这一局面,英国本次改革提倡的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合作,强调教师培训机构的整合管理对我们颇有启示。

(二)严格的筛选标准,高水平的领导组织

各地区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培训机构都有资格成为中心一员。本着对国家、对各地区教育负责的原则,中心在挑选成员机构时以严格的标准把好人口关,保障整个中心的质量。目前,许多未进入中心的培训机构积极提升自己的培训质量,希望能够早日成为中心成员机构,从而享受到成员机构的“丰厚待遇”。

各中心的领导组织担负起了本中心的管理规划和教师培训的双重使命,因此只有高水平的领导组织才能担此重任。为此,英国在建立培训中心时,为能够挑选出优秀的领导组织制定了严格的筛选标准,并且专门组织评审团深入到九个地区进行考察。通过对一些高等院校的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水平、组织能力、培训质量等要素的综合衡量,最终从大量的院校中挑选出佼佼者成为该地区培训中心的领导组织。在这样的领导组织的带领之下,中心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规划,以提高教师培训的整体质量。这种严谨的筛选,对教师培养的负责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三)不同地区不同特色,办学更显地域风情

尽管培训中心是从国家层面予以建设的,但这并不要求每个中心都以相同的模式运作。相反,各中心保持了各自的差异,形成多样性的特质,使得中心显现丰富状态;更为关键的是,各中心以地方教育需求为导向,办学更显地域风情。

各中心从自身传统、优势出发,结合地方需求,以各种媒介为载体,开发新的课程,创建不同的管理模式,打造新型培训模式,促进了各自的培训效率。事实证明,这种多样性的办学方式使得每个中心拥有各自傲人的特点,并且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培训的质量,提升了受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为当地输送了更多适应本地需求的优质教师。

(四)运用先进网络技术,创建多种交流平台

本次改革与时俱进的特点之一便是各培训中心对网络技术的运用。通过互联网,不同的培训机构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其他机构有效的培训经验;及时将自己的经验上传公布于众;培训中心则可借此建立完善的数据库;领导组织可以最快的速度将各中心近期的任务、项目公布于网站,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另一方面,培训中心建设的最大亮点是强调合作,促使各类型培训机构互通有无,交流经验,各中心还竭尽各自所能为合作寻求最恰当的着陆点:建立论坛,创办期刊和举办会议,努力将各自成功的办学经验以比较正式的方式向其他机构传播推广,促进成员机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教师朝着教育专业化方向发展。

实施改革一年后的今天,各培训中心因其内部各机构的合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中西部高质量教师培训中心在2008年3月发表的报告中指出:“所有的学习者都十分欢迎其他培训机构的受训教师来自己的课堂实地观察评价,这些教师的学校领导们也发现实地观察和评价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质量。”

教师培训是关乎教师素质、学生水平的源头之一,是提升整个社会人才素质的重要因素。英国本次教师培训机构体系改革特色和优势均十分突出,对于教师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我国,具有较大启示和借鉴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丹崖山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犹豫不定的奶奶
春节那场雪
秋天的颜色
美丽的秋天
秋天
除夕之夜
烧不着的纸杯
未来的鞋
读《英雄人物故事》有感
地球啊,你的未来
瞧!我们一家人
桃花
美丽的象湖
关于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思考及建议
关于城市竞争力及提升中国城市竞争力的思考(1)
税收——股权激励的核心问题
关于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浅探
论析改革创新促发展——关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经营管理(1)
国际贸易摩擦新时代与中国经济政策调整(1)
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
整合资源 打造平台 加快版权贸易发展(1)
美国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成长状况分析及给我们的启示(1)
“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
有关避税行为非法性原因分析
虚拟经济不能离实体经济太远(1)
关于对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的再思考
关于荷兰鹿特丹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之三
《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之三
《掌声》教学设计之六
《掌声》教学设计之四
《陶罐和铁罐》片断赏析之二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三
《掌声》教学设计之五
《掌声》第二课时
《打电话》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二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之四
《找骆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之二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
《找骆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