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校本德育,学校德育创新的灵魂

校本德育,学校德育创新的灵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校本德育,学校德育创新的灵魂

"

论文关键词:校本德育 德育创新 管理学校化

论文内容提要:建立以学校为本位的德育工作内容、方式和管理系统,实现德育创新,必须树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全新的学校德育工作环境概念,实现德育内容系统化与德育活动本土化的结合,形成校本德育的内容特色;强调学校在社区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动地位、专业地位和在育人工作中的权威性,形成校本德育的网络特色;按质量互变的规律,以量化管理为基础、定性管理为手段的弹性德育管理,形成校本德育管理的管理特色。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谈话》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在ma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明确肯定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学校风气的革命化促进了社会风气的革命化。”他殷切希望恢复“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的好风气。!’l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深刻认识到,能否有效地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为此,江泽民同志更进一步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今天,教育创新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学校德育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不断创新,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途径,都要与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学生对象相适应。但最根本的一条,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创新,要从学校做起;学校是操作德育工作的主体。

要实现德育创新.首先必须树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全新的学校德育工作环境概念。美国学者萨丽·鲍斯韦克(shauy borsnick)指出,在欧美国家中,学校是分离于社区之外的,但课程却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中国学校建立在社区之中,与社区联系密切,可是学校课程内容却与社区要求脱节[(3]。这是事实,即学校教育内容严重脱离了社区的德育环境,与社区要求不协调。“和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并对其有促进作用。”闭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同样,努力建设适合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诚实公平的校园道德氛围,并促成社区精神文明的发展,也是对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社会价值的现实定位。学校建立在社区中,社区内团体之间,家庭之间,个人之问,学校与社区各层面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学校德育的小环境。这一小环境正在日益强烈的受到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冲击和影响,学校在这一不自觉变化的社区中,发生着自觉的、深刻的变革,这个变革,因其育人的超前性,必然超前于社区变革。学校能动的适应着社区环境,又改造着社区环境。学校有社区社会道德孵化器的作用,不断为社区精神文明、道德建设和物质建设提供着新的力

德育的本质决定了它是最强调实践性的。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必须通过日常行为来表现,特别是在社区中的行为更能展现学生思想品德的优劣。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其道德表现可能呈现两个方向:符合教育者教育目标的方向和不符合教育目标的方向。这两种行为如果能得到社区及时的表扬或者批评,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回学校,对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进一步形成都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加强作用。社区可以采用招募青少年教育志愿者的方法,聘用那些德才兼备的有志于青少年教育的人加以培训,择优录用,通过他们的工作使社会教育在社区范围内形成有形的依托。社区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川组织辖区内中小学生开展服务、读书活动和其他公益劳动;(2)为学校定期提供学生在社区参加服务活动的表现;(3)定期向教育、文化主竹部门提供社区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依法经营的情况,严防未成年人进入社区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4)向所在社区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5)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建设和评比,促进家庭生活氛围的现代化。这就是校本德育要求于社会的:以社区为依托。良好的社区环境,为学校德育创新提供了不竭的资源。"

其次,强调学校在社区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动地位和专业地位,在育人工作中的权威性,是以学校为本位的德育工作区别于过去‘·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发挥学校主导作用”si的育人网络的重要特征,是实现德育创新的又一重要方面。

学校是社区中最专业化最主动的德育工作实体。德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被誉为人字第一号工程。学校内部有健全的校、处级、年级、班主任德育管理体系,牵动着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和各级社区教育协调组织。家庭、社区、学校三方教育力量中,学校不仅是主导,其主动地位、专业地位也是不容置疑的、‘学校必须主动融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社区两个文明做出积极贡献,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t}.mt要,也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学校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通过:(1)以学生促家长的形式;(L)为社区活动提供场所的形式;(31参加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讨的形式;(.k)为社区培i)”文化活动骨干;(p)向社区成员通报学校德育工作要求和德育信息;(u·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7)发挥校长和学校教师在社区的非权利影响,沟通学校与社区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学校德育工作与社区工作紧密衔接等等、。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经过实践,德育创新的效果得到巩固和加强。第三,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强化育人效果的目的定位,使校本德育区别于传统的“教育为地方自治之本”的观念,从而确保学校全力集中于教书育人,为德育创新提供了经济和人力保障

以优化育人环境带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学校育人环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的局而,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而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校本德育的这一目标,区别于明朝以来把学校作为所在地区道德与精神文明讲坛的观念,也区别于二三十年代陶行之在晓庄师范进行的,以学校办社区的实践。校木德育的目标在培养面向现代化、而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通过“育人”来间接推动社会发展,而不是要自办社区,管理社会。

学校在社区中又是法人,其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开放德育工作,不等于放弃德育工作;利用社区资源,不等于放弃学校资源。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导。学校只有全力集中于优化管理,才能实现自身发展。

第四,德育内容系统化与德育活动本土化,是校本德育区别于传统德育的又一重要特征.也是学校育人主动性、专业性、权威性的具体体现.是德育创新的源泉。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人学。.,p1学生来自学校附近,学生的本土化是由学生成长规律决定的,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传统的生活观念和师范院校定向招生的政策使教师教书儿乎也是在自己的家乡,教师的本土化程度也是相当高的。然而,由于学校教育分学科授课,课堂主渠道的德育内容相当分散,以活动为主体的德育内容相当零乱,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自己思维方式的限制,确定的德育主题内容空泛,形式单调,更少利用到社区教育资源,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隔离,大大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力量。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本土的德育资源,越是符合创新德育工作要求的情景性和结构性要求。我们认为:确定德育共体内容和时机最恰当的场所是处在特定社区的学校,最合适的人选是教师,最生动直观的德育教材是包含德育信息的乡土传统的人和事物;校本德育强调,在学生受教育期间,必须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直观到理性,系统规划,逐步加深德育内容,最后以知识和理性促成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向以勤俭、诚实、公平的传统美德为基础的‘’四有”新人的方向发展。离开了学校德育内容的系统化与本土化,就丧失了校本德育的针对性,便谈不上创新。第五,按质量互变的规律,以量化管理为基础、定性管理为手段的弹性德育管理,是校本德育管理的具体形式,是激励师生员工投身德育创新的直接动力。

竹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被管理者的行为,使之符合管理者的意志,达成工作目标,是被管理者行为的导向标志。德育管理是学生行为的导向标,是班级建设的指挥棒,是学校德育决策和实现德育目标的必要规范。它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德育网络运行状态的反馈认定,对相关组织工作人员(育人者)工作过程和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的界定;二是对德育对象: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水平的控制与信息反馈。德育工作是巨大的系统工程,结果如何,关键在过程质量;这一过程又是一个充满量与质不断交替变化的过程。校本德育遵照这一规律,建立对学校、年级、班集体德育过程以址化指标为基础的考核,辅之以定性考核,促成班级建设和良好的校风建设的实现;建立以学生日常表现为基础的操行等级量化考核实施办法,促成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从而最终促成德育目标的实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握手真的不需要言语
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愿景
择书如择偶
我想握住你的手
舞动科技与知识的羽翼齐飞
我想握住你的手
生有所息息以生之
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山的那边
我想握住农民工兄弟的手
大禹,请留步
遥望晶莹近观纤瑕
守望遥远,我们的天堂
相遇在梦想与现实的轨迹中
煤矿企务公开责任追究规定
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状
关于加强大练兵工作的奖惩规定
首问责任制
电信公司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
公司团委书记工作标准
学校关于处理违纪学生的暂行办法
煤矿职工品行习练暂行规定
人力资源部管理制度
煤矿职工安全宣传教育考核实施办法
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工会副主席工作标准
中学校学生一日生活规则
电力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
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浅谈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
卡环式搪瓷管件结构特点及安装要点
给排水CAD计算绘图一体化
绿地喷灌系统的管道安装
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县镇水厂泵站设计施工应注意的几点
环氧类材料与优止水在水渠维修保护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减压阀分区设置运用问题的探讨
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以桂林两江四湖滨水景区建设为例
建筑给排水中的管材选择
国家大剧院遭遇绿化难题 多方考证采用新排水系统
污水资源利用出新招 可制冷又可取暖
综合净水器在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污水埋地钢管的防腐
给水管道的哪些部位应设置阀门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四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三
《画》教学设计六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六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五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四季》第二组教学设计四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二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五
《四季》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三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