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及应用策略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及应用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4

试论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及应用策略

"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 语言技能 语言策略

论文摘要:由于幼儿时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教师的语言更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是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和自己多年的实践形成的,在幼儿固各种教育活动中能够运用自如,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语言行为方式。幼儿教师语言技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学习情绪,情感的发展,关系到幼儿与教师的关系等。幼儿教师的语言策略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为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在语言采取的手段。具体说,幼儿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积极地指导与建议.甘快的表达和适时地鼓励等语言策略。

1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

具体地说,教师的语言技能应当包括以下的内容。

首先,教师的语言应当做到口齿清晰、鲜明、准确。教师的语言,应当如同珠落玉盘,清晰悦耳,一字一词不能含糊不清。语言的表意达情,首先要让幼儿听懂、听清教师在说什么,只有听得清楚,才能逐渐理解。教师的语言发音必须准确,力求做到字正腔圆。众所周知,幼儿语言的获得多由模仿而来,在家庭,幼儿主要模仿家长;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对象主要是教师,因而,只有听清楚教师每一个词汇的发音,幼儿才能准确地模仿,幼儿的语言也才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语言要用词准确,切忌词不达意。幼儿教师的语言不能单纯追求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避免以词害意。教师的语言,关键不在多而在于精,应当练就成一种言简意赅的本领。口若悬河和侃侃而谈都不应是教师所追求的。另外,教师的用语必须规范化,用词要求准确、符合科学性。在谴词造句上应当力求达到炉火纯青。准确、鲜明是教师语言技能中不可分割的因素,离开了准确,表意就会发生扭曲;离开了鲜明,再准确的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缺乏效果。学龄前儿童正是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期,此时的幼儿表现出对词汇极大的兴趣,他们关注新词,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使用新词,因此,幼儿教师使用词汇的水平直接地影响幼儿对词汇和积累和使用。

第三,教师的语言应当形象生动、富有感情。幼儿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学校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幼儿教师的语言应当更加生动、有趣、形象、活泼。如果教师像老和尚念经似地说话,只能使幼儿昏昏欲睡;如果象播音员一样地说话则只能让幼儿感到生涩,毫无情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2 幼儿教师语言的策略

幼儿教师在具备了必要的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策略。策略即计策谋略,它是指为实现某一任务而采取的手段。幼儿教师的语言策略就应当理解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为达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在语言上所采取的手段。语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观念。

具体地说,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具有如下语言策略:

其一是积极的指示和建议。这与我们通常所要求的教育应以正面引导是相一致的。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对幼儿提出教育要求时,应该多使用平等性的语言,如告诉他们能够做什么,怎样去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不能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如果当幼儿真的已经,或者即将做出他不应该做的事情时,这时教师的建议可以使幼儿改变做法。有关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的调查认为,由于教师对幼儿消极的命令、指示、批评较多,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不甚各协。毫无疑问,积极的建议比消极的命令更为有效,更能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教育。

其二是愉快的表达。这一策略要求教师不论何时何地何事,当有必要向幼儿说明事理时,都要心平气和地向幼儿明示。多数教师表达积极的、肯定的意见和愉快的情感时,较容

易做到这一点;但在表达消极的、否定的意见和不愉快的情感时,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愉快的表达往往会令人心情舒畅,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和批评。对幼儿来说更是这样,教师愉快地、和蔼可亲地向幼儿表达自己的好、恶或指示,可以使幼儿更容易接纳并乐于服从,那种高声叫喊,或对幼儿“急眼”的做法,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和对抗,削弱了教育的作用,影响教育的效果。

其三是适时的鼓励。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在幼儿完成了任务时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在幼儿遇到问题或困难时要及时地予以鼓励。教师的鼓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力量,诸如“嗯,真不错!”、“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等语言,加上教师亲切的表情、爱抚的动作,会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值得指出的是,教师语言技能的运用与观察技能是密切相联的,正确的语言指导基于准确的观察。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是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它既基于教师的语言修养,也基于教师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教育观念,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对教师提出如下几个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语言修养注重的是个体运用语言的熟练度、准确度和流畅度,及在各种语言环境中的言语行为。教师的语言修养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日积月累逐渐地形成,因而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古人说:“言为心声”,没有心灵的丰满,就没有语言的丰满;没有心灵的高尚,就不会有高尚的语言。教师只有有高尚的师德,其语言才可能健康、文明、丰富、美好。其次,教师必须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它包括语音的训练,即练好普通话,包括仪态的训练,即举止稳重、态度大方、讲究仪容、从容镇定;包括必要的朗读训练、胆量训练和讲话训练等等。

二是要求教师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掌握语言技能、运用语言策略的前提。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幼儿思维、理解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比如,幼儿不能理解教师的“反话”,当教师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幼儿说话时,他们听不出老师的正话反说。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也只能按表面的意思去理解,很难理解喻意或语言的深层含义,年龄越小,这种特点表现得越明显。教师只有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特别是把握幼儿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在不同场合、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和教育。

三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语言策略是教育观念的反映。如前所述,语言策略和语言修养并不是一回事,语言策略更多地与教育观念相联系。作为幼儿教师,即使具有良好的语言修养,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比如没有完全弄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就不可能形成较好的语言策略。由于教师的教育观念支配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语言和行为,因而,如果要形成良好的语言策略,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比如对幼儿学习的正确认识、对幼儿园以活动为主观念的认识、对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的认识、对尊重幼儿的认识等等,有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才会掌握准确的教育策略。

总而言之,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是评价幼儿教师语言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策略,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懈的努力,从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人手,力求使自己成为真正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发展的合格教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运动会那天
愉快的一天
中秋赏月
再一次战胜自己
打工记
美,就在我们身边
车站送别
家乡的四季
小金鱼
宽容
再一次战胜自己
难忘的“五一”节
漫游22世纪
再一次战胜自己
弯弯的小河
蒙自农村能源发展思路
园林工程造价管理探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探讨
园林花卉的养护与管理管窥
关于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方案的分析
安置小区景观绿化施工养护的艰巨性
水磨镇林区中幼苗抚育和低产林区改造调研报告
观果植物在园林中的SWOT分析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
技术创新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
园林植物绿化及养护的要点
提升国有林场商品用材林质量的途径
促进河北省物流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的问题及其措施
就业导向型高职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课程建设
2009年顺义区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08-09学年海淀区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浦东新区08-09学年初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考试卷
北京市宣武区2008—2009学年度第一次质量检测
2009年丰台区初三毕业考试及统一练习
上海同济大学附中中考模拟语文练习卷7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
2012年石景山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上海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当代中学2008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终考试卷
2009年上海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模拟试卷(5)
2009年上海卢湾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