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欧洲历史遗产保护给我们的启示

欧洲历史遗产保护给我们的启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2

欧洲历史遗产保护给我们的启示

提要:通过对欧洲部分国家著名遗迹的考察,思索如何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以及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启示。

关键词:欧洲历史遗产和谐

一、马克思家乡的沉思

2005年8月,本人参加了安徽省学科带头人赴德国的培训考察,培训之余我们参观了欧洲的一些著名的历史遗迹,从而对欧洲建筑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欧洲各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寂寞的特里尔”,好像文中说到,德国很多人不知道马克思。但这好像并不削弱马克思在世界上,特别是在中国的力。据说前几年在德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最后评出德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二,而第一名是阿登纳(Adenauer)。阿登纳是二战后联邦德国首任总理。他因为在战后的创痍上,积极倡导,关心社会福利,结果经过国民的共同努力,联邦德国迅速再度崛起了。所以阿登纳在德国有很高的声誉。而对马克思,虽然后来有人说,因为前民主德国的民众大多投了马克思的票,从而拉高了马克思的得票。但无论如何,马克思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我们一行来到特里尔布吕肯街10号,都激动地在故居前留影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中年的德国人一直注视着我们,并提醒我们注意来往的车辆。他的普通话说的很标准。一问才知道,他在北京大学教过书,也经常去中国。他说,你们该进去认真地看看。话中似乎有深意。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说法,这是马克思故居陈列馆了。没有中文的介绍,有中文的语音系统可供选择。于是,我们一人手持一个,走进深处。大量的图片,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他的著作,以及与燕妮的爱情生活。后院里还有他和燕妮的塑像。让人更多的感觉,马克思是一个家,一个经济学家,一个对社会寄予深切关注的社会学家。解说中也提到当马克思发表“一个幽灵在欧洲上空游荡”文章的时候,欧洲社会的反响。马克思的某些理想,比如对劳动者利益的维护,在德国似乎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解决。在杜塞尔多夫,给我们上课的博士说,德国的社会政策是全欧洲的典范。德国社会是以政府、工会、顾主协会为利益主体,在框架下(三个主体,一个体系,司法独立),通过协商,维护各自的利益。所以德国社会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社会,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都很低,人民生活安逸,悠闲。当然,我们在特里尔著名古代遗迹圣彼得大教堂前经过时,过道上也躺着乞丐(这座大教堂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德国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建筑的美需要用心呵护

据说马克思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特里尔,以后也一直在欧洲各国奔波。根据介绍,布吕肯街100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让人啧啧称奇!我们的观念好像应该是日新月异。我们信奉的是不破不立。城市中的建筑想拆就拆,那一天突然想到这个建筑的价值时,再盖个假的。然后告诉人家,我们的城市是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是有文化底蕴的。在欧洲的考察,我们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建筑是了解文化、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把钥匙。欧洲每一个城市本身就是,它的每一座建筑物,每一栋房子,每一个广场,每一座桥,甚至每一段栏杆,每一块石头,都是精心设计和修造的。为什么罗马城的历史文物保存至今那么完好?我看过这样的资料——公元五世纪中叶,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一世和约里安颁布了一份保护罗马城文物的命令。这份命令首先列举了当时罗马破坏历史文物的诸种现象:“公共建筑本为罗马城增添景致,可是,由于该城的行政部门做出了不当的建议,以致到处都在毁坏公共建筑物,有些人弄虚作假,藉口迫切需要砂石,以便建筑公共建设,便拆毁了构造美妙的古代建筑,有些人拆毁了一些大建筑。谁想建造一座私人宅第,只要得到罗马城在任法官的首肯,就可以从公共建设中拆下必要的材料,搬运到别的地方,而本来这些材料与罗马城市的辉煌是连成一体的。”针对以上情况,这份命令规定:“任何人都不得毁损或者破坏任何建筑物——我们祖先所建造的神庙和纪念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是给公众使用,或者是为了给公众娱乐才建造的。因此,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法官,应该罚以五十斤黄金。至于听了这个法官的命令,而没有提出异议、表示反抗的公务员和财会人员,要惩以笞刑,还要断其双手,以惩罚他们用双手亵渎了祖先所造的建筑,而本来他们是应该保存好这些古物的。”还有:“至于那些藉以要求得到房屋的人,我们必须加以取缔。我们下令,什么也不能拿走,因为这些房屋仍然属于公共财产。此外,我们希望修理好这些房屋,恢复已拆除的部分,而且从此不能再要求得到这些古建筑。”这个命令还非常详细的规定了拆除建筑的处理办法:“倘若确实必须拆除某部分,不管是为了建造另一项公共工程,或是出于无奈何的修理需要,那么我们要求,务必有充分的事实根据,并由元老院制定切实可行的命令。在商议之后,一旦认为非如此做不可,再经我们考虑后,认为是实在无法修理了,我们就会下令拆除,用于修建另一座公共建筑。”

这是在公元五世纪,远在一千五百年前,为了保护罗马的历史文化,由皇帝下令,制定了如此严厉而周到的措施,特别是对那些恣意破坏历史文物的各级政府公务员施以重罚,不仅罚黄金,还要施以笞刑,断其双手。你敢伸手毁坏老祖宗留下的文物吗,就把你的双手留下来!我不知道我们的一些城市管理者看了这个介绍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三、城市怎能没有历史的记忆呢?

在欧洲大地上,最难忘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建筑。那些建筑精致得让你眼花缭乱,欧洲城市的繁华不是因为有高楼大厦,有林立的店铺和闪烁的霓虹灯。莱茵河、多瑙河两岸绿树隐映的古堡,阿尔卑斯山深处鲜花环绕的小木屋,碧绿湖水上白帆点点的奥地利湖边小镇,法兰克福歌德故居前广场上悠闲地喝着啤酒的男男女女,断壁残垣颓废如版画的老城墙,水城威尼斯水巷深处顶上落满鸽子的教堂、慕尼黑郊外纽芬堡成群的天鹅和灰雁,都无时无刻不流露着被岁月调蚀的美丽。那种美丽是因为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所以欧洲的城市才宽容、自信、宁静。那是文化和民族修养,那是个性,那是和谐。

建筑物的首要目的,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栖身之所。建筑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更重要的是,建筑是历史的承载物。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到都市共同生活,共同生活才能过更好的生活。”这其实道出了都市中人与人、人与其它生物(植物和动物)共处的和谐观与观。在欧洲各地行走,看到遍布各地的是富丽堂皇的王宫、典雅粗犷的城堡、古朴庄重的教堂和风格各异的各式建筑,向世人展现了它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宗教传统和独特的风貌。拥有丰厚的历史遗产,是欧洲各国人民的骄傲。欧洲的很多城市整个城就像一座博物馆,古朴典雅,年代久远。对一些旧的建筑,并不像城市建设通常所做的一拆完事。在杜伊斯堡,当地的内陆港开发公司的负责人就说过,“一个城市怎能没有历史的记忆呢?”古旧建筑的保留、文化氛围的营造成就了欧洲城市的文化品牌。欧洲城市管理者认为,保留遗产,包括作为历史见证的大楼、公园、陆地、水面,保持城市的独特风貌和传统文化,对吸引者和适合本国人居住都是必要的。还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在欧洲,车仅仅是用来代步的工具,没有人在意你的牌子,真正的财富是看你有没有房子和藏画。”在欧洲如果做一个老房子的房东,你基本上不用干活也能维持生活,越老的房子越值钱。古人用过的家具如床之类,即使缺胳臂断腿,也都是很值钱的东西。威尼斯本岛上面向海边,有家世袭家族开的酒店,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小的五星级酒店,每晚收费是5000多美元,里面全是几百年前的家具,床一动就作响,但都是货真价实的古董,接待过很多元首政要。我们经过这个外表不起眼的酒店门口时,陪同特意介绍说,江泽民曾经在这儿住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圣诞节
我的妹妹
这学期的总结
拔河比赛
快乐的一天
去椒江
我的一家
快乐元旦节
假如
讲卫生的的孩子
端午节
元旦
意外感恩
妙计赶羊
有爱心的孩子
论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走出功利
论对和谐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化学教师如何组织好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论基于法律视角的学生评教探讨
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
论现代学校管理走向人性化的策略
谈论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利弊分析
浅谈素质教育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论创造和谐 在和谐中成人成才
论巧创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高校校园刊物编辑人员及其未来就业
试论培养学生的“言语型对话”能力
浅论教师教育惩戒权合法性、必要性
浅析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论专业课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二
《活化石》 教学设计二
《活化石》 教学设计一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设计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二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实录
《蓝色的树叶》 教学设计一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三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