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对世界各国都是有利有弊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必须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它,在充分的利用其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本文主要就经济全球化的弊端简要地予以评价,并探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经济发展。

1 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早在150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其震撼世界、震撼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就已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历史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因为当年的“世界性”,现在已“全球化”了。事实上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议题。“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据说最早是由特·莱维于1985年提出,但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有人从生产力运动的发展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也有人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全球化”

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科技进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经济之实,使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间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

笔者认同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得出的结果。事实上经济全球化借助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这四个载体,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真正的地球村。使得全球公司、各国企业、经济和人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点是不同的,再加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国际经济组织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则“理所当然”

的由发达国家制定。因而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的便更加“理所当然”的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而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一定的中长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较长的时间内是很少或很难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害和冲击。

2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功过是非,国内外理论界和舆论界的争议可谓是泾渭分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是件好事,我们可更加富有,可以过上更美好的日子,可以周游世界享受生活。”但另外许多经济学家则持怀疑态度。他们指出,“如果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国际经济为什么如此混乱?”1998年3月,江泽民同志已指出:“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济‘全球化’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全球化'

趋势,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这对于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主流观点同样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我国而言,全球化为我国经济更快地发展带来机遇,但同样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浪潮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承受着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甚至已经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

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控股与技术垄断,对我国产业安全、升级甚至国家总体经济安全构成威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使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二是部分国内市场已经被跨国公司控制,如日化中的洗涤用品、手机、饮料等;三是合资合作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第二,尽管外债规模总体上尚未达到警戒水平,但其增长速度及结构问题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一是多头对外举债招致规模失控;二是外债使用效益不理想造成偿债风险;三是债务消费化倾向;四是“三资”企业外债缺乏有效监测,特别是“隐性外债”问题严重。

第三,在我国外贸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外贸结构和外资结构不尽合理,防御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能力不强。这次的金融海啸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部分企业倒闭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3 应对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策略。

以上这些问题为中国深入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并争取更平等的地位设置了障碍,甚至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有些问题会成为深不可测的陷阱。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抵制全球化来消除这些问题呢?事实证明这种消极的抵抗是没有用的。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认真研究战略对策,趋利避害,降低、化解风险,迎接挑战。

第一,继续巩固和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们要适应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让位于国际投资的潮流,协调好对政策以及国内有关经济管理政策,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为利用外资服务。实施对外经济关系的多元化,即除继续保持发展与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外,再普遍发展与各大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

第二,进一步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加大力度搞好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国际规范的经济法规体制和政策体系,真正让市场来发挥配置资源的中心作用,使中国的经济逐渐走向有序、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大力持久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实现知识资本、人力资本依托型的经济增长,加强人口质量投资和科技投资,努力改善基础性产业的薄弱性。更有深远意义的是,要痛下工夫培育既有竞争性又有合作精神的新型劳动者队伍,这就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民主制度建设,使广大民众发展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性经济组织,争取世界经济规则制定权,以保证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维护经济利益和安全。加快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力争在APEC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培植可能的地区性经济组织,特别是以海峡两岸和港澳为主体的华人经济圈。

第五,尽快取消给予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即“超国民待遇”,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同时尽快造就一批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大集团。对外开放总体程度应当与民族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相适应,充分考虑民族工业对国际竞争压力的承受能力,绝不能危及民族工业的生存,不能损害民族工业自主发展能力。

全球化是趋势,全球化是潮流,面对它不能胆怯。邓小平早就指出:“世界发生大转折,这就是机遇。”江总书记也说:“大转折就是大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如何规避风险关键在于客观、全面地剖析全球化本身。既要看到它的利,也要看到它的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好的一面,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从而在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自画像
我家的小龟
续写《南辕北辙》
我的新发现
家乡的黄包车
美丽的秋天
滥竽充数(续写)
操场上的笑声
爱上网的小姨
我和爷爷家的来宝
土地爷爷送给我一袋麦子
令我感动的母鸡
生活中的一道难题
一张照片
快乐的课
5000字的党性分析材料
党性分析报告(个人分析6)
党性分析材料(法院版)党性分析材料
我的党性分析材料(党校版)
党性分析材料(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版)
党性分析报告(个人分析4)
个人党性分析材料(国土窗口版)
团工作心得
文化 沟通 质量 整顿&nbs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得
对2004年工作的一点思考
党性分析报告(个人分析5)
党性分析(个人分析1)
***县民政局领导班子党性总结材料
人力资源工作心得
“人造隐私”不享有隐私权的保护
排除时效初探--兼对举证时效的质疑
浅议民事再审程序
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相邻关系
关于承租人对租赁物之权利的思考①
实务性诠释与学理性批判(一)
人格混同及其法律规制
论民事诉讼的目的
公司内部诉讼中机关成员的当事人地位探析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原告送达地址不准确的法律后果
说你非天然,无关名誉权
略论善意取得制度
试述对死者肖像利益的保护
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的缺陷与完善
论世界遗产的法律保护
《广玉兰》课堂教学实录
《广玉兰》课文原文
《广玉兰》说课稿之一
夹竹桃介绍
《夹竹桃》教案之二
《莫泊桑拜师》教案之三
《莫泊桑拜师》教案之四
《广玉兰》教案之二
《夹竹桃》说课材料
《莫泊桑拜师》教案之二
《夹竹桃》教案之三
《莫泊桑拜师》教案之一
《夹竹桃》教案之一
《广玉兰》说课稿之二
《理解的风筝》课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