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路径选择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路径选择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1

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路径选择

"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路径

论文摘要:从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培养路径的选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找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探索其解决的路径,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状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确保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成才,确保人才竞争在综合实力中的首要优势,确保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调查

据对我国12所大学的1300多名大学生进行的随机抽样凋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有以下特点:

第一,当代大学生世界观的主流正确,对现实社会评价趋于积极。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世界观是正确的,在全球问题上趋于客观、理智和冷静,能够自主地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等全球性危机,对一些不良思潮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在现实社会评价上,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日趋乐观、积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抱有很大的信心,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所增强。调查报告显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有78.8%的人回答“一定会顺利进行”或“最终会建成”。对“国家持续发展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次为:“经济良性运转”,占74.7%;“遏制腐败”,占66,5%;“解决三农问题”占41,8%。

第二,追求自立自强的人生自主权,乐观向上,相信天道酬勤。大学生追求成才,求知、求新、求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主导,“考研热”、“留学热”等大潮涌动的动机就是高起点追求人生的成功,普遍认为“大学就是学会通向成功的各种方法”。90.4%的同学认为“少年强则国强”,承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0%以上的同学认为“仁、孝、忠、礼、信、义、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仍有保留的必要,并且对“孝”的选择率最高,73%的同学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长,报答父母,改善家庭状况,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幸福和满足。

第三,价值观的主旋律是乐于奉献,但多元化趋势明显。调查显示,有30.6%的同学认为“要奉献于社会和个人理想,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21.4%的学生把“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和存在”作为人生目标;有14.7%的学生认为“踏踏实实为社会做事,心安理得为自己挣钱,过快快乐乐、舒服实在的生活”。三者共占到65.5%,构成了多元化趋势中社会主流的正确价值观。

第四,绝大部分学生都充满理想,尽管表述得很务实,但他们希望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人。当代大学生注重个人职业理想,对传统职业精神提出挑战,在职业选择上更看重“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比例高达47.56%;近50%的同学认为“跳槽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安贫乐道是无奈的选择和懦弱无能的表现”。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国际和国内大环境的渗透引发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多元化。恩格斯曾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这就是说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大学生尽管生活在相对纯洁的校园,但他们却无时无刻不接触社会,全方位地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然而,今天的中国社会又处在一个由传统与现代、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自主配置的冲撞融合期,每一个大学生都面临一个多元的观念世界,既有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又有伴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而出现的新观念。多元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的并存、交流和碰撞,孰是孰非,尚无统一标准,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多元化和各种矛盾、困惑,如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混乱与无序。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特征及在我国实行过程形成的种种缺陷,造成了人们行为的短期化、功利化,使大学生们思想观念中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情操受到了挑战。一部分大学生虽然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健康、积极,但在价值的实现过程和实现途径上却表现出功利色彩,他们把自身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作为价值取向。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上的功利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在变革与转型过程中社会存在问题的折射与反映。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利益化特点,决定了注重利益、追求实际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潮流。这种潮流导致少数大学生片面追求利益主体个体化、利益选择自主化。"

第三,多年来形成的教育手段单一,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锻炼和实践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主要看学生成绩,学校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唯成绩是瞻,一俊可以遮百丑,思想道德培养形同虚设,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的拜金思想比较严重,弄虚作假、贪于享乐,不思进取。即使是现在,高校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四,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复杂化。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接受走向思考、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很不成熟走向比较成熟的成长过程。他们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也有明显的不足,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整体上积极向上,同时也不乏消极偏激的复杂情况。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情感的丰富和偏激性、个体的好奇心理与变幻性以及思想发展与社会经验缺乏的矛盾等几个方面。由于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大学生和中学时代相比,其情感上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已经有较大提高。但是,由于他们实践的缺乏和阅历的不足,总体上仍处于动荡不定的状态。情绪化突出,常会义气行事,不考虑后果。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现实路径选择

第一,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急需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当前影响青年一代成长的国内外环境因素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即由家庭、学校、社区、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政府等方面构成通力合作体系,来关爱和支持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首先,在辨别、借鉴“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能够使大学生感受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建立一种多层次的社会文化体系以满足大学生的价值和心理需求,给大学生们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其次,重视道德教育的渗透和融合,使这一体系起到满足心理、调适行为的作用。另外,它还能有助于大学生表达情绪、释放压力等。通过这种社会文化体系的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最终建立一种对大学生群体具有明确导向作用和丰富意义体验的社会文化形态,达到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的目的,使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

第二,清醒认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则不能代替教育的规律,特别是不能取代独立性较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原则,保持思想道德教育的独立性。市场经济实行效率优先,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及等价交换的原则,是经济运行的规律。当市场经济首选效率时,肯定就在规则的设计上将货币提升为社会价值尺度,因此优胜劣汰、等价交换就相随而生。但若把这一经济运行规则置于思想教育活动中,我们追求的效率是什么呢?要么是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交换作用置换到思想道德教育成本中,谁能最大限度地扩张自己推行的标准,谁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统帅,这恰好正是西方不遗余力“西化”的依据;要么,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等同,进行交换,以至于仿佛人的各种需求和欲望都可以凭借金钱而获得满足和实现。正是由此,拜金主义在市场经济社会便拥有了更有利于它生长的土壤。无论那一种情况,都存在金钱与人的双重异化,人们的思想道德也成为了待价而沽的拍卖品。因此,经济运行规则不能取代思想道德教育规律,更不能把经济运行规则当作人们价值评判和行为方式的重要依据。面对故意混淆两种运行规则、模糊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暗流我们要时刻警惕,积极引导,使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免疫能力。

第三,要把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结合起来。青年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社会实践非常缺乏,不能真真切切地体验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因此,容易出现思想方法脱离实际、价值观抽象等问题,以至进入社会处理问题缺乏思想准备和实际能力。因此,要尽量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首先要从教育者着手。古人说:“德以才为资,才以德为帅”。一个人的知识和才能能否造福人类,往往取决于他的人格定位和道德水平。崇高的师德既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言传身教、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渗透力量,教师的理论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理论功底。只有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理论素养提高了,才能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情感,净化他们的心灵,将他们塑造成具有高尚情操、健康人格和道德理想的人。

第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他们自我成长的能力。首先要着眼于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独生一代的现实状况,改善大学生心理环境,提供一个宽松氛围,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觉调适实际生活中的心理上的失落和思想上的困惑,以健康积极的情绪投身生活。其次,重视多学科的渗透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门选修课的设置,而应当培养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观念,把心理教育和辅导贯穿、渗透于各个学科教学中,达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采取如下具体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加强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联系家长学会“肯定教育”;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并定期进行辅导;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

第五,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评价体系,配之科学有效的奖惩制度,形成舆论氛围。社会道德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监督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舆论,它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试金石。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学生对一些政治思想道德价值问题是非、好坏不分,标准不明,这恰恰表明很有必要通过思想道德评价使广大学生明确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克制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什么是善美,什么是丑恶。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倡导与维护道德新风、揭露、抨击一些不符合社会要求和规范的言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水平。高校要不断完善学生评优评奖体制,改变评审办法,实行评优评奖学生申报制,使道德评价的标准符合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及其评价体系,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不久就会凸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老鼠兄弟的故事
我的小伙伴2
从《乌塔》想到……
我的小伙伴9
自由写作实践
小伙伴
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后传
给王虹同学的一封信3
灰姑娘的故事
眼睛与眉毛的故事
一张明信片的故事
铅笔、橡皮、转笔刀的故事
一只猪的故事
白雪公主的故事
我的小伙伴10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案件追踪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
《失物招领》教案(二)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失物招领》教案(一)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