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原因及责任认定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

论文关键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探析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从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人手,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承担责任的主体、原则、责任认定标准及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程序进行论述,为今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纠纷的顺利解决提供参考。

随着我国2008北京申奥运动的成功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校学生对体育课、体育活动的认识也进一步深人,以更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其中。然而,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它不仅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体育工作的声誉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伤害事故也给学校带来许多的经济负担。尤其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对于在学校发生的伤害事故,许多家长都觉得难以接受,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所引发的纠纷逐渐增加,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又大多判决学校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各地、各级学校因体育事故赔付学生补偿费用几万、几十万的事例已不鲜闻。这样一来,不少学校、体育老师感到压力很大,并由此产生消极情绪和做法,调整教材减掉风险大的内容,把危险器材库存处理,使学生运动内容越来越少,越来越单一,不仅影响了体育教育教育目的。这些做法是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悖的,长此以往将是国民教育的悲哀,人才培养的后患,使学校体育陷入进退维谷之中。本文试图从介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人手,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对体育伤害事故责任认定原则、承担责任主体等方面作一论述。

1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及责任主体

1.1学校方面的原因

体育设施、设备陈旧造成的伤害事故。尤其是学校的室外体育器材,如单杠、双杠、爬绳等,受日晒雨淋,天长日久就会生锈、腐烂,学校没有及时保养和修理更换,学生在活动时器材发生断裂,致使学生摔伤;另外由于学校管理不严,有关制度和措施不健全,也容易引发伤害事故。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伤害事故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在课前、课中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前对场地安排不合理,造成多班人拥护在同一场地上课的混乱现象,尤其是投掷项目,对一些技术动作讲解、示范不够或安全保护措施不力,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或者任意超出大纲要求,难度加大,要求过高。例如1996年11月的某一天,某校体育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对该班学生进行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测试。教师在指导男女学生一起做好准备动作后,随后将男女学生分开,安排男同学先练习掷实心球,教师带女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当一个男同学王某将实心球掷出后,跑出去捡球时,旁边另一名男性刚好将实心球掷出,结果于砸在正捡球的王某头上,王某当场昏倒后被急送附近医院治疗,前后费用共计S万多元,治疗完后仍留下经常头痛的后遗症。另外一些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低下,面对一些调皮学生,没有耐心去说服教育,而是一怒之下,做出失去理智的行为,在体育课上体罚学生。体罚者明知体罚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不良影响,会造成一定的后果,但仍然明知故犯。给学生带来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伤害。

1.3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体育课或运动会上,没有体检或身体有病参与锻炼和比赛。学生中有少数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病、低血糖等疾病,学校或教师又不知情,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或者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从教师的指挥,擅自行动或和同学打闹等,这时承担责任的主体应该说是学生主体。由于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民事行为能力不同,因此民事法律责任也不一样,小学中、低年级,即10岁以下的学生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学校应起高度的管理、保护义务;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高中学生,即10岁以上不满18岁的学生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大学生一般说来都超过18岁,是有完全行为能力人,如学生本人违反学校规定或竞赛规则和纪律,给本人或他人造成伤害,本人要承担完全责任,属学生承担部分或完全责任的,均由其抚养人承担其赔偿费用。

1.4其他学生或外单位、个人方面的原因

如在外校竞赛或在校外进行越野长跑赛时,外校学生或外单位及个人的过错或过失造成的伤害等。根据法律认定的责任,由外单位或个人承担责任。学校应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或调解活动。

2 学校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与责任认定

2.1处理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依据的法律法规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2责任认定的原则

2.3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资任认定应考虑的几个因素

总结各类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衡量学校和教师在事故中是否有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一是学生的年龄大小,年龄越小,学生所具有独立判断行为后果的能和处理事务的能力也越差,由此学校的责任也就越大。同样的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在大学与中小学学校所承担的责任可能就不一样。二是教育工作者的行为是否违法,行为的违法性,是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先决条件。如教师体罚学生等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由此导致的事故自然要承担责任,反之,如果行为不违法,也就谈不上承担责任问题。三是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四是学校方面的过错与人身伤害事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学校的过错如果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则学校要承担主要责任,如果不是直接原因,则不必负主要责任。学生是否有伤害的客观后果,学生有伤害的客观存在,才谈得上承担责任,否则,就不承担责任。

3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

3.1处理的原则

积极预防、妥善处理的原则;依法处理的原则;客观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及时处理的原则。

3.2体育伤害事故处理的程序

(1)学校发生体育伤害事故,学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害的学生,轻伤者可送医务室医疗;重伤者或者生命危险者应立即转送医院抢救。

(2)及时通报,发生严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学校应当立即通知家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详细汇报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后果与处理措施等。

(3)分清双方的责任大小,积极妥善处理事故。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焦点是责任界定和赔偿问题,这里,学校与受伤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倘若双方自愿,也可以请求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成年学生和未成年学生监护人也可以依法到法院提起诉讼,或者不经过调解而直接提起诉讼。

(4)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应当将事故处理结果书面报告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应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 结论与建议

(1)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体育伤害事故.在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决不能“咽噎废食”,以牺牲教学为代价来消极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体育伤害事故,强化“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意识与措施,使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率降至最小程度。

(2)加强立法工作,规范和保护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尽早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学校体育意外伤害事故处理的原则的法律法规,在出现伤害事故时,有理、有据、依法解决,有利于更好地规范和保护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对学校体育工作予以法律保障,提高依法治教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同时,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3)建立社会保险是体育伤害事故赔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田园风光
收破烂的小精灵
花开一次也美丽
第一次尝试
峨眉山游记
童年趣事
雷雨
一张照片
猫和老鼠的友谊
美丽的公园
外婆
美丽的凤凰山
风铃和小鸟的故事
记一次劳动
可爱的小狗
助学贷款申请书
社区行政行为监督工作方案
小学民主评议工作方案
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申请书
班级评优申请书
落户申请书
省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奖学金申请书
乡投资环境年工作方案
主管申请书
某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领班申请书
毕业留校申请书
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抽测工作方案
学校创卫工作方案
议法官释明范围的架构_司法制度论文(1)
公安边防部门职务侵权法律制度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援助_司法制度论文(1)
对法院管理社区矫正的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规范刑事庭审行为的法理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我国司法鉴定启动权归属之初探_司法制度论文(1)
精神缺陷者缔约能力比较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美国刑事诉讼一审程序_司法制度论文(1)
兼论我国陪审制度存在的意义及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汉初律名新证法学理论论文(1)
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在及改革取向_司法制度论文(1)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浅析_司法制度论文(1)
权力机关的监督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制度的构想_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加入WTO及其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_司法制度论文(1)
《珍珠鸟》教学设计4
《长城》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珍珠鸟》教学设计3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一面》
《珍珠鸟》教学设计2
《珍珠鸟》的教学后记
《白杨》教学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
《燕子》教学设计1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