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7
两岸钢铁产业之比较分析(1)
摘要从两岸钢铁产业发展的历史、当前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两岸各自在钢铁产业的不同方面所具有的优劣势进行了比较,并从优劣势分析中结合当前大陆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对未来两岸钢铁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钢铁产业产业比较优劣势分析
1两岸钢铁产业发展简介
1.1大陆钢铁业发展简介 大陆钢铁在国际钢铁市场中的作用不可忽视。2003年全世界新增钢铁的85%是由中国大陆消费的。但是,目前美国经济呈现强劲复苏,欧盟和日本经济踏上复苏之路,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由3%上升到4%。由此,2004年以来钢铁的市场价格出现了国际价格比国内价格高的趋势。这表明,大陆钢铁市场之外的全球钢铁市场需求也将比2003年有明显增长。
1.2台湾钢铁业发展简介
考察台湾地区钢铁产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清同治十三年即1871年,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船政大臣沈葆桢请开煤铁,以济军需,上允其请,命于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1875年,直隶磁州煤铁矿向英国订购熔铁机器,因运道艰远未能成交。但此事表明,当时已开始注重举办新式钢铁事业。
中国台湾地区钢铁工业现代化道路起步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中钢公司引进西方主要产钢国家先进炼钢技术和设备,进而带动整个岛内钢铁工业技术及设备换代升级。其发展过程与大陆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其相似之处,即政府在钢铁产业的发展上基本甚至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根据台湾刘廷烈先生的硕士论文《加入WTO对钢铁贸易之影响》(2002年7月)(以下简称刘廷烈(2002))关于台湾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如下内容值得参考。
“台湾地区钢铁工业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政府占相当大的主导地位,就政策而言,有两个主要方向:一为配合经济发展而拟定的相应对策;二为针对特定时期所产生的特定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方案。
在台湾光复初期,全台饱受战争破坏,百废待举,政府全力进行重建工作。因此,钢铁工业乘此机会迅速成长。然而,在这时期钢铁生产纯粹供应内需,并没有整体性的发展计划。
但是由于经济快速成长,钢铁材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促使业者不断扩充设备产能、改进生产技术,钢铁工业因此渐具规模。在此期间钢铁工业呈现企业多、规模小的局面,生产形态则以拆船、单轧、电炉炼钢为主,产品则以棒线类为主,并以钢筋为最大宗。20世纪70年代,鉴于台湾进一步发展工业及经济所需,政府基于:达到国防自给自足;积累经验,提高制钢生产力;支援钢铁下游工业等考虑下,乃决定拟筹建一贯作业大钢厂,因此在1977年,中国钢铁公司(简称中钢)的第一阶段建厂工程竣工,粗钢年产能150万t,其主要产品有钢板、线材及机械结构用棒钢,台湾钢铁工业向前跃进一大步。
目前来说,台湾地区粗钢消费量而言,预估年增长率在6%左右,显示台湾地区的钢铁需求量仍然很大,但是台湾目前的粗钢供给量仍嫌不足,自给率仅约50%左右,不仅低于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比韩国、印度低。因此提升粗钢自给率是目前台湾钢铁界现在首要的目标之一。
台湾钢铁业的产品生产结构以普通钢材为主,特殊钢材与半成品居次。钢铁生产主要供应内外销市场。”
2两岸钢铁产业面临的问题及优劣势比较
2.1大陆钢铁产业面临的一些问题
根据中国研磨网提供的材料,中国大陆钢铁产业面临的一些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低。2004年中国大陆共有871家钢铁企业,其中产钢在500万t以上的企业只有16家,钢产量占全国的4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3)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长材比重过大,而板、带材比重小。目前中国大陆的板、带比38.62%,板、管比45.3%,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满足不了下游行业的需要,每年进口钢材中板材占90%左右。
(4)布局不合理。全国74家重点钢铁企业中有18家在省会城市,有34家在1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中国大陆钢铁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河北、辽宁、山东、江苏等省市,但中国大陆的钢材主要消费市场在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这就造成钢材的流向不合理,又给本来就严重滞后的铁路运输造成困难。
(5)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钢铁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竞争。在这方面中国大陆钢铁工业近年来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必须看到:在重大装备的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方面,中国大陆主要依靠进口,在高附加值的产品如高档汽车板、高牌号的取向硅钢、高钢级的管线钢等还需从国外进口。 经济转型期中国的产业升级障碍分析
浅论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师爱无声
- 老师的眼睛
-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我的忘年之交——贺奶奶
- 老师
- 老师,我想您!
- 我的老师
- 我眼中的老师
- 师生情
- 雨中晴
- 老师颂
- 幽默风趣的老师
- 新来的老师
- 老师的赞歌
- 我心中的照明灯——林老师的眼睛
- 试析舞弊专门审计
- 刍议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电子计算机审计(1)
- 把握新形势(1)
- 如何编制审计调整分录(1)
- 浅谈审计日记制度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的作用(1)
- 关于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几点思考
- 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理念的发展及启示
- 营销审计:现代营销新举措(1)
- 政府审计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
-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1)
- 审计市场的有效结构: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分析
- 论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 如何确立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1)
- 民间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1)
- 内部审计准则建设的历程(1)
- 《湖心亭看雪》课后记
- 笔墨精炼 情致深长──《湖心亭看雪》分析
- 《湖心亭看雪》课文简析
- 不可忽视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断案例分析
- 冰雪世界 孤高情怀──谈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 诗的小品 小品的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
- 评《湖心亭看雪》
- 《观潮》课时训练
- 解读《湖心亭看雪》
- 《湖心亭看雪》导读
- 《湖心亭看雪》赏析
- 《湖心亭看雪》课本习题提示
- 《观潮》同步达纲练习
-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 《湖心亭看雪》教法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