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9
试论就业导向下中职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
"论文关键词:中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论文摘要:通过对园艺技术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划分其工作领域,进而得出其工作任务与工作行为。中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在此基础上,形成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果品生产技术、草坪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园艺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插花技艺和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九个项目课程。在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与工作态度。
一、中职园艺技术专业的特点
中职园艺技术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掌握园艺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适应园艺生产、运输、加工、营销、服务与管理等一线岗位需要,并具有一定的该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蔬菜生产、花卉生产、果品生产、食用菌生产、草坪生产、组培苗生产、园艺产品加工、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园艺产品营销等。职业资格主要有劳动部的中级果树工、中级花卉工、中级蔬菜工、中级绿化工等。
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该专业的毕业生应了解主要园艺作物的种类、品种及生物学特性;理解主要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园艺作物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机理;理解园艺作物产后生理及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的原理;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技术;了解组培苗的生产规程;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在生产一线岗位上,能熟练操作常见的园艺作物栽培养护机具并进行简单的维护;能识别常见的园艺作物的种类与品种;能从事本地区主要蔬菜、花卉、果树、草坪、食用菌栽培和常见病虫害防治工作,园艺产品的贮藏、加工及一般的销售工作和园艺作物生产组织管理工作。
二、当前中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现阶段大部分中职校园艺技术专业课程结构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模式。“宽基础”部分由三大平台组成:普通文化基础平台、专业大类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其中,普通文化基础平台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等,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广适性;专业大类基础平台包括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植物遗传学等,是园艺大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为学生在不重复学习的情况下实现园艺大类各专业之间转移提供可能;专业基础平台包括园艺植物保护、园艺设施、园艺机具等,是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课程,为学生掌握从事该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共适性知识、技能和职业情感奠定基础。“活模块”部分是建立在“宽基础”平台上为突出和强化果树、蔬菜、花卉等某一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而开设的若干组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就业意向和兴趣选择一个专业方向。然而,如果将现阶段这种课程结构置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及园艺技术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背景下审视,就会发现其对基础平台通用性的过分强调直接导致了课程灵活性与应用性的削弱,因此很难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可见,要更好地兼顾专业定向性和就业适应性,园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三、中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改革、实施及评价
(一)职业能力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直接需要的(区别于学科系统化的知识)常常是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据此,我们把园艺技术专业岗位整体的工作过程作为分析对象,把工作领域分成日常生产准备、生产工具操作、繁殖、生产过程管理、园艺产品的收获、园艺产品包装与贮运、园艺产品加工七个部分,再通过对胜任每一部分工作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及相应技能要求的分析,得出工作任务与工作行为。"
(二)课程教学分析
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岗位工作的相关性、每个工作任务的教育价值以及课时分配均匀原则,在行业专家和课程开发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合并,形成了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果品生产技术、草坪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园艺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插花技艺和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九个项目课程。在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上,采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横向专业课程门类划分的方式分配项目课程课时,最终形成园艺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安排。
(三)课程实施
改革后的课程实施不再是遵循自上而下的线性路径,而是动态建构和生成的过程。为突出岗位技能目标的培养,我们把德育课程和文化课程中涵盖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和审美、心理、体质等素质教育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职业岗位技术技能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项目课程的教学则是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教学内容打破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培养学生胜任岗位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与工作态度。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还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在教学内涵上的整合。
(四)课程评价
鉴于园艺技术每门课程其内容和特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我们都建立了特有的评价框架,注意评价的侧重点。以项目课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例,“操作技术”项目下的最佳组培方案的筛选、培养基的制备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培养环境的控制四个工作模块,在开展过程中都由小组(4人一组)相互合作所完成。因此,我们侧重运用小组相互评价的方式,对各个小组在项目实施中的整个过程作出评价。同时每个项目结束时,都要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进行评价,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敢于创新、乐于实践等多方面的素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蝈蝈将军
- 养蚕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因为选择不同
- 再逢中秋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黄山导游词
- 颐和园导游词
- 时间都去哪了
- 可爱的小猫
- 胜似亲人
- 观察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观察豆子
-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 案件追踪
-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的意思
-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爷爷和奶奶
- 《月亮的心愿》重难点分析
- 《棉鞋里的阳光》同步练笔
- 《棉鞋里的阳光》考点练兵
- 《棉鞋里的阳光》写作练习 我的家
- 《月亮的心愿》老师语录
- 《月亮的心愿》重点字词梳理
- 《棉鞋里的阳光》趣闻故事 “寿比南山”的由来
- 《月亮的心愿》教学重点
- 《月亮的心愿》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月亮的心愿》重点问题探究
- 《月亮的心愿》整体阅读感知
- 《月亮的心愿》教学难点
- 《棉鞋里的阳光》美文欣赏 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