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6
复古:是开发式保护还是保护性破坏
近年来,从新区开发到旧城改造,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大吹“复古风”。大同、开封、凤凰……一些城市和古镇掀起复古造城浪潮。有人认为,这是保护名城的捷径:既保护传统风貌,又兼顾现代发展需要。果真如此吗?
记者近日专访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张松。他直言,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建起的复古建筑,几乎都是假古董;改造和开发要控制在合理比例内,不应全盘否定相对晚近的过去,为重现古代辉煌而一味大拆大建。
假古董泛滥主要有4种类型
张松解释,假古董主要指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结构、材料建造的传统式样或仿传统式样的新建筑。
“目前国内仿古建筑基本停留在具象模仿上,简单将古建筑元素附加于现代建筑的形式之上,很多都牺牲了原生态的历史文化。”他认为,如按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精雕细琢复原的传统形式建筑,无可厚非,但很多地方本末倒置——推倒有内涵的古迹,通过拙劣、廉价的仿古来吸引眼球,导致仿古建筑泛滥。
张松分析,假古董泛滥主要有4种类型。
●拆真造假拆除真古迹兴建假古董,直接破坏了古建筑和文化遗产。
●东施效颦多是在文物古迹周边开发新项目,号称与传统风貌协调,少数仿古建筑还被认为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重现辉煌大规模臆想重建消失多年的古迹,试图梦回大唐或重归北魏。
●无中生有完全根据传说、或是为了拍摄历史影视剧而兴建的人造景观。
“后两类做法看似没直接破坏文物,好像还在恢复传统风貌或历史景象,但这样的规划建设往往会误导大众,混淆历史视听,不会带来真正的城市文化复兴。”
许多古建筑修缮后面目全非
许多古建筑修缮后变得面目全非,有人以保护技术不足为借口,或拿“交学费”搪塞;有些人说“总比拆了好”;还有人认为:中国古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无法长久保存,目前的做法有中国特色,美其名曰“开发式保护”。
张松对此反驳说:“某些‘创造性’推进的所谓‘开发式保护’,其实是‘保护性破坏’。缺乏历史文献依据,脱离历史空间关系。”“首先,这种行为违反了文物保护相关法规,违背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原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霞浦,我心中的那片海
- 我的家乡
- 妈妈,我爱您!
- 我的表弟
- 放风筝
- 做饼
- 小泥人
- 母爱
- 我喜欢
- 第一次看电影
- 春天
- 打预防针
- 可爱的“小提琴”
- 我的家乡
- 难忘的运动会
- 如何做好物理教学改革工作
- 数项级数的收敛性教学探讨
- 让试卷讲评更科学有效
- 课堂导入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上的应用现状及策略
- 对一道轻杆弹力问题的思考
- 略谈语文有效课堂的营造
- 浅谈电子白板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 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 大学公共俄语教学改革之我见
- 关于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实验室开放的研究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思
- 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 浅谈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改革与发展
- 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 荷叶圆圆
- 《做一片美的叶子》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20 美 丽 的 丹 顶 鹤
- 历史的足迹深刻的启迪──简析《小英雄雨来》教案
- 《石头书》第二课时
- 《习作五》
- 《小猫种鱼》教学设计
- 《小露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
- 《蒲公英》
- 《三袋麦子》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
- 《煮书》
- 《习作七 写一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