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模块重构: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新思路(1)

模块重构: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新思路(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模块重构:构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新思路(1)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得到了国际普遍关注,已经对创新政策制定产生了深刻影响。欧盟指出,创新的起源不是单纯的由新知识转换成新产品的过程,而是个人、机构和环境因素之间进行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美国,“创新集群”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俄罗斯,国家创新政策的主要着眼点是建立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强调政策的系统性以及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重新定位问题,要使国家完成从家长式管理者向创新过程参与者的伙伴和组织协作者的角色转换等。

随着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代国际分工显现出了新的形态特征,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经济学和经营学领域开始采用“模块化”理论解释这种国际分工的新变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路径与手段的选择带来新的启示,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带来了新思路。本文从模块化理论出发,研究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路。

二、创新研究的发展 近年来创新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视野不断拓展。早期的创新研究强调技术推动、市场拉动作用,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相应地形成了创新依赖于科学进展的政策思想,以及市场需求才能刺激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改革思路。随着创新研究的视角逐渐从特定的个体创新转移到更广泛的技术发展上,创新被看作是有联系的,研究的焦点逐步集中到这种相互联系的结构上,而不是在一定结构下特定的创新。创新政策研究逐渐转入在环境中考察创新活动。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创新研究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创新过程向前端延伸,原来局限于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界面开始前移到基础研究、甚至是跨行业的基础研究。随着知识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关系日趋紧密,特别是随着美国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迅猛发展,知识创新概念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与肯定。基础性知识的生产环节,因其对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而成为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而使得科学研究、技术发现均被纳入“创新”范畴。创新过程向前端延伸,促使各国从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开始,就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形成和保护。

二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理念和思路开始得到普遍关注。创新不再被视为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作为一个系统进入创新热点研究领域,涉及创新系统效率和创新能力问题。有关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表明:第一,创新是个人、机构和环境因素之间进行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由新知识转换成新产品的过程。创新绩效不仅依赖于特定的行动者(如企业、研究机构或大学)如何行动,而且更依赖于它们作为创新系统中的要素如何在地区、国家和国际层次上相互作用。第二,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知识生产、知识流动与扩散。经济合作组织将知识在组织间的流动分为四类:一是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二是企业、大学与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知识与技术的扩散,主要通过采用新技术与新设备等途径;四是人员的流动。第三,在推进国家创新系统建设方面,创新网络、创新集群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创新公司的集群化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增长和就业,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第四,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定位,需要重新认定。好的科学政策与好的创新政策并不一样[1],创新政策是其他政策的关键,创新政策需要影响其他政策领域的观点已得到了广泛认可。

无论创新的源头来自哪里,无论创新的形式怎样,如果没有新价值的实现,创新就是不完整的,或者说就不能称其为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创新活动与价值实现关系越来越密切,从而使得创新活动及其创新组织的绩效备受关注。因此,如何促进知识流动,并实现创新增值循环就成为创新研究的关键问题。

三、模块化对创新的作用 1.模块与模块化: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

近年来,在国外诸如模块(Module)或模块的(Modular)之类的词,在工业产品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作为产品的特征标志之一而加以强调。作为一种新现象,模块化绝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设计方面,关于模块化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始涉足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程序、产业发展机制、经济系统运行等多个社会科学领域。模块与模块化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研究必须触及的重要命题,有人将模块化称为新产业结构的本质,甚至用模块时代来命名当前的经济环境。

经典的解释认为,模块是指具有某种确定独立功能的半自律性的子系统,它可以通过标准的界面结构与其他功能的半自律性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相互联系而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而模块化则是一个将系统进行分解和整合的动态过程[2]。

模块与模块化的提出,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呈现出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方法。创新系统可以视为由一个个复杂的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我们完全可以引入“模块”的思想来分析这一系统。 2.模块化对促进知识流动的作用

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是知识及知识的流动。当前知识管理领域主流的研究成果都建立在波兰尼对知识类型两分法的基础之上,仅仅认识到知识模糊性方面的特征。以野中郁次郎为首的主流知识管理专家认为,知识创新的关键在于明晰知识和模糊知识的互动。Shanthi Gopalakrishnan等注意到了知识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提出了三维度分类法,主张将知识分为明晰知识、默会知识、系统知识、自治知识,简单知识、复杂知识[3]。

从知识角度分析,模块化的作用在于通过体系结构和标准界面的建立,降低知识之间的相互依赖。知识的模块化可以分解复杂的知识系统,让每一模块可以在大的系统条件下独立地发展或创新,使原来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创新变成了相对简单的创新及其创新后的组合,进而提高创新的速度和效率[4]。 3.模块化对价值转移的影响

创新作为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伴随着创新活动,也就形成了价值转移。在价值创造研究中,波特的价值链概念受到普遍关注。然而,价值链是建立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技术和市场环境基础之上,现实中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规律正在分解已有的价值链,并将其重新组合成新的价值网络。在这个价值链的延伸、分解和网络化过程中,特别是从宏观角度看,越来越多起作用的是模块化。其原因在于,价值链侧重于子系统之间顺序式的上下游关系,而模块是以功能划分为标准的,模块之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前后相继的顺序关系,模块化操作具有很强的选择价值[5]。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

马来西亚技术发展战略的演变与评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谢谢你!
家里有只东北虎
你看,我的语文老师
我家的动物园
致前任男同桌的一封信
如果先生传
有趣的爱好
俺班的“疯狂”
我的好朋友
糖果老爸
我家有鬼
原来外公也耍赖
自我介绍
拼搏自信=2008年的辉煌
中国与美欧贸易摩擦对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影响(1)论文
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发展对我国服务业带来的挑战(1)论文
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1)论文
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产品出口的新趋势(1)论文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1)论文
钢铁业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原因初探(1)论文
技术创新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作用及对策分析(1)论文
论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工业贸易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生产成本、劳动力转移与农产品进口(1)论文
加快发展江苏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对策(1)论文
我国汽车出口问题分析(1)论文
四川省进出口贸易对该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1)论文
中国应对美国反补贴政策的策略研究(1)论文
WTO框架下我国贸易救济体系的完善(1)论文
外贸顺差的疏导之策(1)论文
《阳光》综合资料之一
《阳光》片断赏析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金子,阳光,谁更宝贵?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哪座房子最漂亮》综合资料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阳光》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灵性、智慧在这里放飞——《小小的船》教后谈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综合资料之一
《阳光》教学设计之二
用CAI教学《小小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