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哲学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

关于哲学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哲学教育创新的理性思考

"

论文关键词:哲学本性 哲学教育 创新 时代精神

论文摘要: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时哲学的学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有哲学教育理念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哲学教育所具有的特性入手,指出哲学教育应当是一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思想教育,同时针对当前哲学教育在与哲学本性的配合、时代性、目的方法、内容与体系等方面的缺陷,提出了哲学教育创新的对策,以期为哲学学科教育新模式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与人文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现有的哲学学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窘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教育者和学生对哲学教育的特性认识不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当以及落后时代的问题是其主要原因。本文试想从哲学教育的特性人手,多角度地探讨哲学教育创新对策。

一、哲学教育的特性

哲学的特性是哲学教育存在和立足的根本理由,它包含了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功能是什么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哲学教育要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它决定并影响着哲学教育过程的一切方面,只有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教育者才有可能在把握哲学精神的基础上把哲学当作哲学来教,学生才有可能学习到真正的哲学。可见,哲学教育的特性是与哲学学科的特点密不可分的。

(一)哲学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

“哲学属于人的自由思维,哲学是在发展中的系统,本质上,理念的本性在于发展它自身,并且唯有通过发展才能把握它自身,才能成为理论”这也就是说,哲学的本性在于发展,而发展的实质也就是创新,创新就成为了哲学教育的使命。因此,以问题为中心,重视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哲学教育得以生长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目标。

(二)哲学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哲学教育的本质是为人自身需要服务的,即完善人的素质,提升人的人格,使人的本质真正得以实现,其目的就是在其他教育特别是各种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的素质,使受教育者把对各种知识的理解提高到哲学的层次上来。

(三)哲学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

通过哲学教育的启迪,学生才能逐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不断学习和掌握其他具体的方法,使自己通过哲学修养的提高,从自在的主体成为自为的主体,并逐步站在人生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等根本性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可见,无论是对学生的个体还是对社会的整体而言,哲学教育的思想教育功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哲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哲学教育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专业性的哲学教育已成为冷门,普及性的哲学教育也成为一种形式教育。这当然受转型期日益浮躁的社会风气的一些影响,但更多的暴露出了当代我国哲学教育的诸多弊病。

(一)哲学教育与哲学本性的背离

霍克海默尔在其《批判理论》中曾说到:“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于流行的东西加以批判,哲学是不合时宜的、顽固的。”那么记住哲学知识,也就只是走向哲学的第一步,是哲学教育的基础。现实中的哲学教育并没有以哲学的本性为依托,反而出现了背离的趋势。重视哲学知识传授,轻视普遍应用的析学方法。

(二)哲学教育时代性的缺失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社会实践领域中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移,而目前哲学教育所涉及的问题和对象仍然是对传统社会的状态与需要,往往把过去看得比现在更重要,把本质比存在看的更重要,把原则看得比实际生活更重要,这样既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三)哲学教育目的与方法的错位

现阶段,哲学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以政治教育为教学目的的倾向,使哲学教育逐步成为“政治”的代名词和政治教育的论证工具,形成了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育,甚至于把哲学课当作政治课来教的错位,一味给学生灌输枯燥的原理和僵化的教条,促使学生为应试而死记硬背原理。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批判思维的目的,还会使学生形成对哲学课的逆反心理。在教育方法上,教师大多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占据了主导性地位,少有的讨论方式也枯燥无味,讨论过程对学生的智力缺乏挑战性;很少从感性出发,逐层深人地探讨问题,而习惯于一上来就引人“物质”、“意识”、“主体”、“客体”之类的抽象概念,没有对现实问题的针对性,非但没有起到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反而起着窒息创造精神的消极作用。

三、哲学教育创新的对策

(一)哲学教育理念的创新

哲学教学的改革,首先是观念的变革。由于哲学的本性是批判、超越、创新。那么,真正的哲学教育就应当从现有观念出发并离开现有观念,以现存理论的反思活动揭示出现存理论的束缚,开辟出前人未涉足的角落,而不是在于讲出多少哲学原理和记住多少哲学知识。

(二)哲学教育要与时俱进

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社会生活,哲学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直面社会和人生中人们普遍关注和困惑的现实问题,将哲学原理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起来,与当前世界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即把时代精神融合到抽象的哲学理论中,以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三)教育方法与模式的转变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时代视野来观察、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是哲学教育的主要使命,而要完成这一使命,只有在哲学教育中撞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兴趣。为此,必须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一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二是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三是积极开展讨论与引导教学。即针对哲学的核心内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与探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和思维创新,提高学生运用哲学理论所达到的创新思维境界;同时老师在此过程中要积极的正确引导,巧设疑问,多予启发,让学生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教育主体与考核方式的转变

哲学教育最根本的莫过于哲学教育者本身哲学理论理解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升,这就要求哲学教育者一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升自己分析、驾驭现实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善于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的思想与观点,创新教学内容,改变以往就原理讲原理的作法,把教育对象的触角伸向时代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最感迷茫的心理问题以及最困惑的社会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多视角地思考、分析问题,这样既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多样性、时代性和生动性,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哲学教育要注重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哲学教材和教程的编写工作,及时吸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材料和新内容,让众多普遍认同的具有较强理论水平与实践性的学术成果成为教学的主体内容,不断开拓哲学教育的视野。在考核方式上,改变以往考标准化试卷的模式,形成平时讨论考核与最终论文或案例考核为内容的新考核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

哲学教育的进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方方面面进行探索,这就需要我们哲学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不断赋予哲学教育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创新和发展,充分发挥应用的教育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迎接新时代所需的具有新哲学思维的创新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指 纹
美丽可怕的地震云
中国,加油
批评大地震
奥林匹克吃饭大赛
特别的日记
小蜜蜂的家
看《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
我和小鸡一起成长
夏天
这个一角钱是假的
秋天
过节了
给王老师的一封信
我国国际贸易管理体制变革的提议
保险资金投资于房地产的模式与风险防范探讨
关于个体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的可能方式
浅谈新加坡星展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启示
中国旅游企业经营环境分析
从铁本事件看宏观调控和政府改革
借鉴欧美职教经验确保纲要全面落实
浅析我国出口企业遭受反倾销的特点及原因
关于校企文化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宁波港集装箱运输的现状分析(1)
上市公司反收购中的章程应用及其法律规制
从欧盟的成功运作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试论走出中等职业教育困惑的深层次思考
谈高校教员鼓励机制的现状反思与创新设想
浅谈高等职业教育中外语翻译人才的特色研究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四季》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自己去吧》
《借生日》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阳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