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试论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试论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

【论文关键词】高校 与时俱进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发展演变中的永恒主题,时高校确立科学发晨的就业指导观意义重大,并就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如何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丰富的哲学和辩证法思想。“与时”就是要与时代同行,“俱进”就是要顺应潮流,反应迅捷,应变创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灵魂和主线,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指针。就业指导从其诞生之初起,虽历经沧桑演变,但与时代同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成才的指导理念一直是其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使命,这与“与时俱进”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高校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发展演变始终渗透着“与时俱进”的思想

二、在就业指导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是要顺应时代呼唤,重视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创新就业指导机制,建设服务型和负责任型的高校

大学生就业牵涉千家万户的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各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就业工作,把之视为“民心工程”,但我国大学生就业近年来似乎遭遇了“寒流”,就业景气指数不容乐观,“就业难”让学生焦虑,家长焦心,学校焦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一直以来存在着重就学(招生),轻就业,忽视就业指导的现象。认为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不能整天想着“销售”,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学校不承担责任。据国内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有56.7%的学生认为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视不够。”腓不知,就业状况是招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没有哪一个家长和考生愿意去报考一所毕业生无人问津的学校。因此没有较高的就业率就不会有充足优秀的生源市场,而没有高水平的就业指导也就不会有高就业率。那种只重视招生,忽视就业和轻视就业指导的做法是一种短视行为、急功近利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按理讲,向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和优质的服务这是高校的庄严承诺,也是高校应尽的法律和道义责任,是建设服务型和负责任型高校的必然选择。因此高等院校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充分认识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及时了解和预测各行业、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需求状况;了解各种职业的最新要求、标准,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规模、课程结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等,从而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市场的要求,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二要创新就业指导机制,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发展大大滞后于就业市场的发展,满足不了大学生的要求和愿望。据调查:在“你对自己想从事的职业了解吗?”和“你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自己的特长?”的问题调查中,“有49.8%的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了解”,而后者“有80%多的大学生知道自己特长是通过自己判断和周围的人说的,真正通过科学测试的只占3.43%,”在“如果想接受有关前途(就业升学)的辅导,谁最适合?”的调查中,“大学生首选社会上服务机构人员”。因此我国高校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大胆地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鼓励有实力、资质的社会就业指导机构参与高校的就业指导,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展开竞争,以竞争促“特色”,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同时也要加强对这些社会指导机构的监督,规范其行为,防止出现违规、违法的操作,损害学生的利益,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影响高校的稳定工作。

三、在就业指导中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就是要确立科学发展的指导观,推动就业指导走向开放、多元和动态

“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就业指导中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观,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变,区别对待,体现人性化、个性化、科学化和时代化的特点,推动就业指导走向开放、多元和动态。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校要树立动态的就业指导观

人的职业态度、意识和要求等并不是在毕业生时才有的,而是在童年时期就孕育着职业选择的萌芽,随着年龄、阅历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变化,人的职业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职业选择不是学生面对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事件,而是一个连续不断、循序渐进且可以预测的动态过程。同时职业发展包含一生所有的角色,每个年龄和生命阶段都有不同的角色使命,角色的转换和角色的多样性也折射出职业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就业指导也应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是系统科学的工程,要通过研究和探讨各个职业选择过程的规则与脉络,引导大学生以动态的眼光看待职业和职业选择,职业不是一个固定的工作,而是一个人一生一系列连续的生活过程,不能以一次职业选择成功与否来判断人生的发展和事业的辉煌,要在动态、竞争和流动中发展和培育人的职业态度、信念、兴趣,使人在职场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和职业能力,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并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就业指导的魅力所在。"

2.高校要树立发展的就业指导观

职业发展探讨的是人生的发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不可能一步登天,尽善尽美,成就事业辉煌。职业发展如同人的心理、生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任务,前一阶段任务完成与否,会影响后阶段的职业成就,并导致职业发展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发展与自然法则一样环环相扣,没有春耕、夏播,哪来的秋收和冬藏?职业发展的终身性与整体性从大自然发展中可以得到最好的注释。因此就业指导目标就是对人的职业发展的援助活动,援助人们在职业选择与适应上的发展,使人形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实现自我价值,不断走向职业成熟,达到自我开放,自我理解,自我实现的目标。对高校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指导教育看作是大学生所接受的终身发展教育的一部分,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去,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规划中,使大学生从入学起就接受较为规范、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在一年级侧重性向测定和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二年级侧重职业能力培养,了解和熟悉职业发展状况;三年级侧重职业定向,开展实践和培训活动;四年级侧重政策程序和择业技巧指导。四个阶段相互衔接贯通,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和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还要“前移”,与中学阶段相衔接,又要将之“后移”,关注大学生的职后发展,并寻求建立一种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的动力。

3.高校要树立个性化的就业指导观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罗安(Roe)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特别是童年时期受挫或满意的经验,对于职业选择方向有重大的影响力。“生长于关爱、过度保护及过度要求的家庭者,将发展出倾向于人的性格,而选择与他人有关的职业;生长于拒绝、忽略或不稳定的家庭者,将发展出倾向于人无涉的性格,而选择与他人无关的职业。”安由此提出了个性化的职业选择理论。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能力特长、教育背景、家庭环境、职业适应性、发展潜质等,在职业选择时要根据这些差异性、特点来选择职业,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模式,做到因人而异。但目前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忽视择业的个别化和差异性等问题,存在从众、攀比等心理,导致择业期望值攀高,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因此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对职业声望要求高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评价职业声望的标准,使之明白声望高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高,挑战性强,竞争压力大,别人适合,而你未必适合,引导毕业生合理定位;对工资待遇要求高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职业和市场动态行情,了解影响工资待遇的因素,引导毕业生合理报价;而对性格外向、协调管理能力强、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则要鼓励其增强信心,走自主创业之路。通过个性化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不要攀比从众,随大流,择业时充分考虑自身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能力素质、职业适应等特点,主动走个性化就业之路,避免出现“橘化为枳”的尴尬局面。

4.高校要树立培训式的就业指导观

培训为就业指导提供了新的平台,深化了就业指导的内容,目前培训已成为就业指导中一个“亮点工程”。大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理论足以满足工作的要求,但缺少的是经验、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而用人单位对这些都非常看重。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开展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行为”调查表明:“专业知识与技能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指标中列第一位”。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浪潮的到来,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不少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逐渐增大,无论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原有的职业出现了调整和转化,许多新岗位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就业者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创意能力和适应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多种岗位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最缺的也是这些能力,因此大学生非常希望在就业前能够得到专业技能培训和提高的机会。据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对北京的一些高校的大学生调查表明:“89%的大学生急需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准备接受中短期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对这种现状,高校就业指导必须应对挑战,积极开展培训活动,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要求,提高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机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大树的自述
快乐的星期六
美丽的柳树
肉夹馍
踩影子
采风
多灾多难的MP4
我的同学
我的乌龟
星星
小猪笨笨
回老家的感受
我的妈妈
西瓜自述
冒雨去春游
试论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几个问题
财务公司之金融投资分析数量模型与运用
基于国际比较的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
论尊师观变化下“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失落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试论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让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浅谈坚持就业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积极引导 着力培植 完善机制 开拓创新
论学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
关于相对弱者:高校教师聘任制下教师地位的界说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九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八
《四个太阳》片断赏析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十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八
《乌鸦喝水》的自编教学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三【实录式】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七
《四个太阳》说课设计
《四个太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