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
【论文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课 教改探索
【论文摘要】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改革己全面展开,课堂教学要求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
一、教师在教学中自然流露情感
历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事件有血有肉,如果仍旧使用老的教学方法,一只粉笔一本书,念完了事,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各种情感的流露,教师的语调、节奏、表情都应随教材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学《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一节的结尾部分,我提议:我们可以从郑和、戚继光的身上学到什么?(小组讨论,归纳,发言,然后评出三个较好的小组答案,由组长把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分享。)然后,我声情并茂地说: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心?…‘爱国心!”学习他们的什么“情?…‘爱国情!”学习他们的什么“行动?…‘爱国行动!”这样一呼一应,加之我激情高亢的语调,仿佛把学生带到郑和的航船上,和探索者一起在“西洋”上航行,共享“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独特风土民情”的喜悦,这样学生的全部感情和思维就完全集中于教师教学之中了。
二、让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
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义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当然,还有很多的方式:如让学生走上讲台当老师,就某一个专题的分组开展辩论赛,学唱历史歌曲,编写家庭史、社会史,举办故事会等等,都会让学生感到有趣,也就会让他们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说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既曼的兴趣
其次,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手段,就能把丰富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仿写《荷叶圆圆》
- 塞北的天,娃娃的脸
- 我
- 去香港
- 我的难题
- 假如我会飞
- 美丽的秋天
- 我长大了
- 摔了一脚
- 爱护花草
- 我最喜欢的课外书
- 干家务
- 汉堡包
- 假如我会飞
- 老爷生病了
- 浅谈常态化多媒体教学的若干思考
- 校园金融信息化与高校管理现代化研究
- 浅议内蒙古自治区师范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 关于网上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冲击
- 浅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 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
- 学习历程档案与生涯辅导——以生涯辅导功能化为路径
- 探究我国体育理论在建设中的任务
- 浅析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 浅谈基于区域创新体系的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研究
-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
- 关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实践探折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 论重视“两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哲学思辩的运用
- 论就业市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什的几点思考
- 《乌鸦喝水》设计三
- 《平平搭积木》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一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一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 《比尾巴》教学设计一
- 《兰兰过桥》教学
-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二
- 《打电话》片断赏析
- 《比尾巴》教学设计二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设计二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