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9

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探讨

"

论文关键词: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清统的教学设计终将被信息化教学设计所取代。本文阐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墓础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比较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的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领域,并且作为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加涅在其著名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对教学系统设计所下的定义是:“教学系统设计是对教学系统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新特点,以设计“问题”情景以及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息化环境协作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1 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包含两层意义:一是通过创设教与学的系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社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另一层含义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其关键在于认知策略的掌握。所谓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智力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技能”。如何在学科教学设计中来促进个体的认知策略的习得呢?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成为目前解决这一向题的方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1需求分析

学习需求,即学习期望与学习现状之间的差距,是确立教学目标的前提。需求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需结合社会发展、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自身因家,进行综合考虑。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容。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出发,逐步确定出各级子目标之间的关系。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容。

1.3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赌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内容,因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1.4信息资源设计

信息资源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以帮助。

1.5自主学习设计

自主学习设计是整个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人教学法等。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作不同的设计:

1.5.1支架式教学:需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1.5.3随机进人教学:需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人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1.6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其提出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准之处,并及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在讨论的末尾,由教师诚学生自己)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1.7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1.8强化练习设计

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2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的发展,其目标是帮助全体教师在自己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而传统的教学设计则主要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传统教学设计过程是顺序的、客观的和线性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是递归的、非线性的,有时甚至是混沌的;传统教学设计重心在于授递由专家选定的事实与强化技能,计算机被用来扮演传统教师的角色。信息化教学设计所用教学手段是为了提出间题,并为学生提供获取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知识的条件;传统教学设计的终结性评价至关重要,因为它检验学习材料是否行之有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有助于改进教学的反馈信息;传统教学设计客观性数据是教学过程各部分的要素,从确定起点行为到事后侧试。信息化教学设计中主观性数据可能最有价值,因为许多重要目标无法仅用客观性数据来评估。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帮助学生掌握教学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依据现代教育思想、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技术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形成成果;在教学方法上注意讲授、组织小组讨论、指导见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指导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指导研究论文的撰写,从而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了原定的教学目标,形成最终成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图书馆读书的感觉
Jane的国庆节之行
英语讲座
令人伤心的一件事
Bill的小建议
Selling pictures(卖照片)
乒乓王子孔令辉
Believe in yourself(相信自己)
Bill的生活习惯
wonderful life
你的周末生活
Hainan Island
y
do you need my help?
三明治的过程
堤防除险加固实用技术
河整治方案
我国缺水风险分布状况及其对策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性
高层建筑施工规范有哪些重要性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若干问题
C10细骨料砼砌石施工工艺
长江堤防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设计指标探讨
XX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方案
水利工程风险分析研究现状综述
水布垭水利枢纽岸边溢洪道设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竖直角三丝法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式在农村污水处
ANSYS软件在水电站弧形闸门设计中的应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讲义体味篇
《一夜的工作》教学难点
《一夜的工作》随堂演习提高篇
《一夜的工作》随堂演习巩固篇
《一夜的工作》(一)积累篇
《一夜的工作》(二)阅读篇
《一夜的工作》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讲义讲解篇
《一夜的工作》老师语录
《一夜的工作》教学重点
《一夜的工作》范文习作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字词意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老师语录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字词梳理
《卖火柴的小女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