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交际功能 交际教学法 非语言交际 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交际教学法的阶段性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力图用交际教学法改善和优化英语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
所谓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就是以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英语语言的交际活动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
我国传统的3p(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教学法存在很多缺陷,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权威作用,没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强。在新时期下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实现以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法,即在英语学习中进行英语交际,在英语交际中学习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英语交际教学法在不同英语学习阶段的应用
第一,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者大都是5-14岁的儿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都是感性的,而且对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按照所选材料相关单元的内容配合教学可适当使用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图片资料作为辅助材料增加学生对英语的感性认识和学习英语的兴趣,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多地创造学习环境,使学生熟悉和了解各种场合中英语运用的不同情况,尽可能不断地给学生提供众多的场景练习机会,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贴近英美社会生活的实用语言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视、听、说教学可以在这方面大大发挥作用。当学生观看或聆听有关音像材料时,教师可以针对具体地场景进行适当的讲解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地把所学内容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展开。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情景练习,达到巩固所学英语知识的目的。 第三,高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者一般都是在20岁以上的大学生,这一阶段的教学指导目标应着重使学生把英语当汉语一样作为日常人际关系交往的重要手段,丰富实际使用英语的意识与能力。把学生感兴趣的英语原声电影、录像片、电视剧等视听材料适当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新颖、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堂实践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课堂上的客体(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体。另外,这一时期的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实也是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就是反复训练,频繁练习。学生也可以通过缩写英语原版剧本、翻译中文剧本、甚或自行编写英语剧本,进行演练,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达到学习英语并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二、培养非语言交际能力在英语交际教学中的必要性
三、教师角色及其转变对交际法教学的影响
教师角色指的主要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行为及其产生的作用。交际语言观认为交际能力的获得与发展主要靠学生的内在因素。在交际教学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授业、解惑”的传统作用减少了,教师“权威”的地位淡化和解构,教师不再意味着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在交际性教学活动中,学生应是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的作用仍然很重要,教师不仅要在知识上,而且还要在心理上帮助和支持学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活动,了解和分析每个学生的长处和短处,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弥补等。这种交际性的教学活动要比传统的教学活动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教育教学机智,具备很强的对教学内容的临时整合能力和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特别是在教学班人数较多的时候,这种组织能力就更为重要。海默(Harmer)把外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为控制者(controller),评估者(assessor),组织者(organizer),提示者(prompter),参与者(participant)和资源(resource);可见,在交际法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需要扮演以上所有这些角色,既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又是学习者和参与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秋之夜
- 我第一次做饭
- 危害环境的塑料袋
- 我的课余生活
- 多彩的秋天
- 我的二(6)班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秋雨
- 秋天
- 我帮妈妈做件事
- 美丽的校园
- 游梦湖
- 我们的“第一次”
- 我的运哥哥
- 有趣的比赛
- 财政本质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
- 县乡财政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 论原作之隐形
- 财政稳定与金融脆弱性:理论中国实证研究
- 好意施惠关系的法律责任民法论文(1)
- 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
- 专业报的困境与对策(1)论文
- 关于中国财政政策演变的规律性认识
- 完善担保法若干问题研究民法论文(1)
- 试析英译汉的三个重要环节
- 我国公司法律制度的完善与银行债权保护(1)论文
- 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认定标准(1)论文
- 电影片名翻译与语境适应论
- 出版物对图书商标的使用行为研究/马宁民法论文(1)
- 我国财政资金与银行资金的运行矛盾分析
- 《黄山奇石》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风娃娃》教学设计与反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二
- 《北京》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1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 新课标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2
-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