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教师教育研究的“少”与“多”

教师教育研究的“少”与“多”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教师教育研究的“少”与“多”

"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移桂 描述 实证

论文摘要:教师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众多的研究者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过去到未来的全方位探讨。然而,“太多的移植”、“太多的描述”、“太多的回顾”等不足却存在于研究中。为此,“少些移植,多些本土’;,“少些描述,多些实证’;,“少些回顾,多些当下”应该是教师教育研究的明智之举。

教师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与训练的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早已成为潮流,进入21世纪的中国教师教育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契机。众多有识之士,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过去到未来的全方位探讨。然而,客观地审察已有的研究和正在进行的研究,却存在着“太多的移植”、“太多的描述”、“太多的回顾”等不足。如果这些太多的不足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教育研究将会陷入误区,停滞不前,甚至走向教师教育追求目标的反面。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以供参考。

1少些移植,多些本土

“我国近百年来的教育研究,以引进和移植为‘主色调’,不仅观点、方法、理论和制度体系要引进,有时甚至连问题都要引进,我们的研究者习惯于以西方的某理论、某主义为讨论问题的概念、框架”从客观需要而言,我国教师教育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实践开展,都必须大胆吸引和借鉴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但移植别人的理论,不是全盘照搬,不能全盘照搬,对于移植的东西要细心的鉴别是否适合自己。所以,在拿来的同时,既要“炼”,又要“扔”,要将合理的“炼”和合理的“扔”有机结合起来,而在我国的教师教育研究中似乎只有“炼”、没有“扔”,只讲“炼”不讲“扔”,“言必称希腊”的现象十分严重。如:雨后春笋般的译著风涌而至,从译著那里得来一大堆名词、概念、语句,直接套用在我们的研究中,甚至作为引领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像“生成”、“生发”、“后现代”、“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等。这些名词、概念、语句本身没有不好,给人有启发,但这些我们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与我国的教师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却没有研究,没有论证,笼而统之,不加分析,结果是引用了一大堆西方的言论,说了一大堆外国的问题,我们自己的问题在那里,我们的思路在那里,却不十分明白。尤其突出的是:关于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教师专业性的认识,从什么是专业,专业与职业的区别、教师专业特征的独特性、教师专业性的历史演变与条件保障等,引鉴的全是西方某某学者、某某机构、某某报告,很少看见中国人的观点。中国的教师教育问题似乎全都给西方人研究好了。

离开了自己的经验研究别人是一种不合理的学习方式,只有通过借鉴他人思想以引发出或整合成自己的智慧,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明确自己的问题,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中国的教师教育研究,基点是建立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的中国自己的创造,这就是所提倡的中国特色,是本土研究中要遵循的基本精神。

实际上,有些地方院校围绕当地的教师教育展开了一些本土研究,但却是局部的研究,取得的是局部的成果,没有形成规模和气候,也难以有建设性的成果产生。当下,中国教师教育的本土研究是要整体的,而非局部的;是建设性的,而非建议性的;是研究性的,而非罗列性的。所以,笔者认为,要集中教育资源,面向全国,以部属师范院校及有代表性的综合性大学为龙头,有各地师范院校及教育管理机构共同参与、承担一项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重要课题:中国教师教育的现在与将来。

2少些描述,多些实证

教师教育研究既内容广阔,又应严谨科学。在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视角已涉及到政策、制度、内容、方法等各个层面,并形成了诸多成果,论著、论文铺天盖地,课题研究也为数不少。然而,这些有多少是实证得出的结论,有多少不是重复别人、罗列现象的描述,在众多的表述中,我们听得最多的声音是:站在政府高度、政策高度的有关教师教育重要、教师教育应该如何的价值分析,这些分析尽管头头是道,却只不过是从上层的既定政策出发,依据教育主管部的意图做政策宣传,最多是理论解释罢了。鲜有通过调查、实验等实证方法得出的结论。"

研究者们也没有违背这一条,很多冠以“XXX国的教师教育的回顾与反思”、“教师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教师教育的历史回眸与策略构建”等之名的文章,似乎说明了研究者并不囿于回顾历史,回顾历史是着眼当下,指向未来。但细读内容,却不难发现,文章的重头戏仍在回顾历史,针对当下、指向未来的部分往往是寥寥数笔,空洞无物。对已经经历过的事情进行述说,毕竟不是件很难的事情,罗列资料,进行归纳即可。而对正在经历的事情进行述说和归纳,则需更多的投入,更大的勇气,毕竟见证人太多,不能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的处境,确实不容易言说。

无论怎么说,关注当下的教师教育间题,不仅是作为研究者的良知和责任心所使然,更是教师教育实践对研究者发出的召唤,是时代赋予研究者的历史使命。而今,人们己认识到,相对于教师教育实践的超越式发展的现实,教师教育理论确实显得尴尬,理论已经落后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次序已经颠倒,是实践牵着理论的鼻子走,而不是理论引领实践,因为反映实践进程,并对其进行指导的理论太薄弱贫乏,甚至空白,这种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不平衡必须正视。我们必须祛去理论的灰色外衣,走向现实,走进教师实践的生活世界,以教师的生活世界和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从初始性材料和原始性问题中求索珍品,建立文本,进行诊释、解读、辨析,建立面向现实的间题意识和分析框架。倡导的“校本研究”、“田野研究”、“质的研究”等研究方法,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的主体地位,对教育活动场景中主体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进行具体、真实、细致的探讨。

如果我们真的在关注当下的教师教育问题,许多当下的问题就会走进我们的视野。如:在中国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过程的主体地位如何确立,中国教师工作环境是怎样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来支撑他们的角色转换,我们如何来关注教师的生活世界和日常生活,我们对教师的要求是否太多,合理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由此可见,重视当下教师教育问题,是教师教育实践对理论的需求,是研究者对自己的要求,是中国教师教育走出理论与实践失衡的当务之急。

3少些回顾,多些当下

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对教师教育的历史梳理工作做得非常充分,但回顾历史不是单纯的面向过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风的传奇
谁不说俺家乡好
太阳帆船
霜叶为什么这样红
一条沙丁鱼的独白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蜜蜂和蚂蚁
写动物的作文400字四年级 描写动物的作文精选5篇 
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端午节的起源
送“神五”升空的长二F型火箭
我的快乐梦想
渔人和沙丁鱼
“生态赤字”与科学双刃剑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小庭园设计的20个要素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景观设计中的“灰色空间”
城市景观规划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美国的老桥与北京的门楼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提高篇
《乡下人家》写作指导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巩固篇
《乡下人家》趣闻故事
《牧场之国》老师语录
《乡下人家》考点练兵 阅读篇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故都的秋
《牧场之国》重点问题探究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一
《乡下人家》整体阅读感知
《牧场之国》随堂练习 巩固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一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二
《乡下人家》随堂练习 提高篇
《乡下人家》美文欣赏 等你,是一种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