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教学视角下的教师教育的信息技术整合

教学视角下的教师教育的信息技术整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教学视角下的教师教育的信息技术整合

"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 信息技术整合 教师专业发展

论文摘要:讨论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整合问题。认为成功的技术整合,需要在教学方法改革和师资培训计划中有一个转变。探讨了在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进行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

信息技术具有支持课程和政策改革的潜力。然而,单靠改革自身的努力不会产生必然的转变,在改革和技术之间还有一个对等的关系就像Means所提出的,不仅信息技术在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此同时,教育改革也使学校运用信息技术开始成熟。但有些人以为一旦技术在学校开始使用,改革就会自动发生。除了增加资金外,推动学校里信息技术整合的是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改革、教师培训计划的改革和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实践方法的改革。

大部分教师在大学时代没有在教学中进行信息技术整合,因此,非常有必要为这些教师设计在职专业发展规划。学校购买电脑和软件,并且连接到互联网上并不意味着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至少有30%的技术预算应该放在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上。下面对教师的职前准备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和改革进行讨论和提出建议。

一、必要的教学转变

对于成功地进行了信息技术整合的学校来说,教师的教育方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信息技术的准备应当为教师对各种媒体的了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还有限制与允许。这些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只能出现在教师所在的各个学科里都运用信息技术,并积极地参与教学和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教一门独立的课程的理念是不正确的,这些独立课程方法就如同教师参加培训计划时使用的方法一样,信息技术不应该脱离实际。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最好的办法是做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教师的准备不应该建立在培训计算机扫盲.而应准备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构建,代表和分享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情境的知识。教师不应该单纯地被教给“技术”.而是要“运用”技术来构建、组织和知识沟通。历史悠久的技术运用在教育方面说明在传统方式上使用的新技术像老科技一样的倾向已经产生。运用新技术但持续旧的教育实践既不会改变教育,也不会完善教育。老课程和教学方法要改革,如果有需要更换就应该充分利用新的媒体所赋予的优点。

我们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是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根据建构主义,知识不在学习者的外部存在。相反,个体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理解基于他们先前的经验。学习是建构、协同、反思和在一个有丰富上下文背景的情境中学习。技术有潜力支持建构主义学习,并可以被用在积极的、真实的合作活动中。哈拉西姆认为,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教育。推动了教育方法,并把重点从知识传播转到知识构建。知识构建就因为学习者与人们在争论和探讨含义中的相互作用,共同协作,讨论想法而产生。当用得其所时.技术就会提供一种更加分散化的环境,一个学生做真正的工作时,需要更多的控制学习环境,并成为积极的知识建设者的环境。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把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换成为所有学习者提供相互作用和意义建构机会的促进者。"

技术不是内容的传递者,而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用来建构知识和分享意义的工具。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使用技术和文化工具来沟通、交流信息及建构知识。教学和学习的策略不是用来促进从外部世界到学习者的脑中去的知识的转换,而是为学习者提供将用来创建观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应接受训练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方式,这才能让他们的学生建构知识。乔纳森认为,当学生使用计算机作为心智工具并意味深长地表现他们所知道的和管理他们的知识时,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就发生了。心智工具是一种帮助和延伸使用者思维能力并且用来构建知识、解决问题的工具心智工具包括:计算机会议、数据库、试算表和超媒体开发工具。做出项目的例子是学生可以从事使用信息技术建设网站、建立数据库、制作多媒体节目和发展互动只读光盘。这种基于科技的教学和学习观念应该推动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改革努力。

如果我们在师资教育方面采取建构主义的做法,评估实践就有必要加以改革。如果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的方法和评估学习.单独使用标准测试.那么我们就不能有效地教学。建构主义环境要在不同情境中推进建立多角度。世界上没有一个完全正确的认识,也没有一个完全解决了问题的方式。要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解决教学问题,并证明自己的解决方案。要建立多角度和观点,呼吁多元评估方式。杜菲和坎宁安认为.评估建构主义学习最适当的评估方法是使用案卷评量和真实性评量。此外,在教师教育的课程上,各种评估技术都可以为学习者的思维过程、自我反思的技巧、完成现实世界的真实任务的表现和对教学问题确定技术方案的能力等提供信息资料。传统的测试也可以使用,但是不应该成为唯一的评价方法。其他评估技术包括收集学生项目和主要任务、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日记和对样课的课堂陈述报告。当教师掌握了这些评价技术,就可以为关于建构主义的预期教师最优化评估策略建立模型

二、教师培训及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应该是教师培训计划里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研究表明,教师倾向于想像他们当时所学的那样教。因此,如果我们期望教师运用建构主义的方法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就必须教他们在建构主义的方法上运用信息技术。在对老师的信息技术的培训课程上,教育目标不应该只是教导使用的几种技术体系的优点和缺点:取而代之.教育目标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境里像专家一样作教育的决定,选择媒体为适当的使用,构建学习活动和采取健全的教学策略。

教师培训课程的指导教师,应该构建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模拟出专家对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与学习的行为。指导教师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面成为专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对学生——未来的教师,做出那种专家行为的模型。此外.教师培训计划不应简单地提供一门教育技术的课程.更应该证明对教师进行若于其他课程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建构主义利用技术在教学中应仿照在教学中的其他学科,如数学教育、科学教育和社会教育。在科学教育课程中,未来的教师应受到运用信息技术方法的教学,这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模式是非常适宜的

由于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语境学习,所以,在教师教育上可用很多方法来进行信息技术整合。科技所提供的丰富环境,让准教师体验到真实生活中的课堂教学情景,进行多角度构建和教育实践反思。一些丰富的互动多媒体系统,能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回顾课堂教学的视频中,找出好的做法并与自己的同伴进行讨论。例如,一些师范院校的教师培养计划对在职和职前教师关于数学方法进行的培训.广泛运用的互动式多媒体程序叫做“数学方法论”。这个专业发展的计划结合了教学技术和概念与现状介绍和传递机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教师的数学语篇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和政策改革

课程、教学和政策的改变是改革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为了有效地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不仅职前教师需要培养.而且在职教师也要加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职教师需要时间来培养,并对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他们需要时间和激励来参与终身的专业发展。从政策角度看,让教师带薪参加专业发展活动是很重要的。然而,我国在职教师在培训期间只有几百元的补贴。改变教师的补偿结构,并提供奖励,可鼓励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参加专业发展活动并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另一项政策改革是整合完成培训后参加职业阶梯方案。要不断更新知识、技能和质量就要改变现状。此外,以技能为基础或以能力为基础的补偿薪酬制度,可能是一个评价和奖赏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的好办法。这种方法可以将消息传递给教师,让他们知道新的技能是非常需要和有价值的.从而调动教师提高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

总之,改变教育系统的哲学和教育学假设都需要时间、精力和强烈的政治意愿。制定的方案需要评估.以确定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增加资金,并且政府官员、行政人员、教师及家长应团结起来共同为发展计划努力.这有利于支持教育事业的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总会有一些障碍和阻力,然而,技术可以帮助教育改革并且教育系统也需要进行成功的信息技术整合的改革。如果教师是改革的首要推动者,那么通过改革师资培训计划,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技术,并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成功地整合起来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也是宝贝
桃花落了
看成绩报告单感想
金海滩
我的神奇朋友
读《一百个名人成才故事》
笔袋
学国际象棋第一天
颜色的语言
吃哈根达斯
第一次鼓起勇气
告别一年级
袖珍姑娘
下跳棋
小花洒
论企业效率来源与组织形式(1)论文
论国外虚拟团队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农村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
论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论文
银行营业网点非现场风险审计初探
组织变革理论研究与评述(1)论文
农村审计组织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论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构建(1)论文
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法律视角下的政府审计质量控制
论从实践观点看组织中的学习(1)论文
我国内部审计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
论建设学习型企业(1)论文
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力感
浅议代建制建设项目政府审计的应对措施
三步读诗法──观蔡艳老师《观沧海》教学课后有感
《天净沙·秋思》教学案例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简案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评点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杂谈
似水流年,乡情如歌──《次北固山下》教学案例
《观沧海》教学设计
《观沧海》简案
《观沧海》教学设计
《天净沙·秋思》简案
《天净沙·秋思》简案
《观沧海》教学设计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观沧海》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