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对本科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论对本科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论对本科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本科 小学教师 专业素质 专业能力

论文摘要: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几点要求入手,提出本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特点,探究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提升小学教师教育A.4-培养质量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结合实际认为,提高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从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应用性、多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反思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之本在教师教育的发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原有的培养模式、培养思想及课程观念已经不能满足高素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而,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要求、明晰小学教师教育培养思路,重建小学教师职业素质结构,提升小学教师专业水准,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对提升小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现实作用。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素质小学教师培养的新要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新要求。

林崇德教授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知识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其功能出发,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接起理论性支撑作用的知识,可以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与之相关的知识。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出,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底蕴,而且要对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和对本专业知识体系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教师不仅要有宽度更要有深度,不仅在知识面上要求广、宽、泛,更要有探索精神、研究精神,了解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专业技能的新要求。

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础和专业能力的核心。只有具备娴熟教育技能的教师,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知识资源和教学资源,传授知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尤其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教师在关注学生文化知识发展水平的同时,要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挫折的心态调整、应激状态的反映能力,关注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也要明确教师职业的压力和挑战,发自内心的喜爱教师职业,以高尚的师德情操、宽广的育人胸怀、稳定的情感特征、健康的心理素质面对自己的小学教师职业。"

二、本科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及特点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要求,我国提高中小学教师基本素质是当务之急。结合国内外关于教师基本素质的研究。本文认为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应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小学授课的需要,更大激发、引导小学生智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每个小学教师都有自己的授课任务和教学计划,因此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学科技能,教师要熟透教学科目的每个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将学科发展历史、背景资料以及与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都要了然于心,明确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师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或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以科学、合理、学生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二)完备的综合素质。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是教育思想的抽象体现者,而是活生生的个人,他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而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可见,优秀的小学教师不应该仅仅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师德、一专多能的才干和勇于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健康的身心、高尚的师德才能更好应对职业压力、职业强度、负荷度等,才能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情感,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要能够做到一专多能,满足小学教学的不同需要,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并且勇于打破课本和教学大纲的局限,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此乃“学生之幸、教育之幸、社会之幸”。

(三)熟练的教学技能。

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获得和把握,是评价一个教师工作能力强弱的关键。教师教学能力的生成和发展,是教师培养、培训中的重中之重。教师教学技能的优劣是决定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发展重点加强和培养的领域。培养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的养成需要从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调整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等四个方面入手。

(四)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小学教育面临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双重冲击,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压力,突出现象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及影响,这对小学教师来说,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更新观念,适应社会变革。仅仅会教的小学教师是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以及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小学教师要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究新时期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育思想。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科研的过程、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本地起小学教育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利用科研结果,探究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师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培训与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上升。"

三、提升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

提升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要注重扩宽培养口径、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和完善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巩固职前培养与职后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培养高质量、高层次、一专多能的小学教师专业人才。

(一)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加大课程实践环节,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稳定的、长期的联系,将课堂搬入小学实践活动、毕业实习、课堂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规范实践课程量化标准和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对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开设丰富的艺术实践课程,培养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设置艺术教研室,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综合素质人才需要的实际现状,制定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的课程方案,辅之以第二课堂活动方案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强调了基本理论、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强化训练和表演过程,培养了师范生观察、想象、感染、创新的能力。

(二)开展应用性、多元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突出教师教育专业的技能特色,提高职业技能培养的课时量,提高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丰富性、多变性,锻炼学生多媒体操作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和传统课堂授课艺术。大学生在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双重指导下,亲自体验小学教育情景,观摩、学习和模仿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而后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的实践活动。采用微格教学方法以及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应激能力和课堂活动艺术: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本科大学生投标、竟聘上岗,具有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者,每人都承担一门或两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直接参与实习基地的班队管理工作中,将小学儿童群体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展开讨论与分析,适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对班级发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妥善处理,培养自己多种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智慧的提升。

(三)加强科研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反思学习。

改革高师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倡研究性学习和反思、合作学习。在教师科学指导下,大学生科学地选题、主动地参与、严谨地论证和实验、大胆地实践和探究的一种综合地学习方式和活动。建立大学生学习与科研奖励制度,对学习优秀、能力突出、校内外教学竞赛获奖者予以奖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现代桃花源
红领巾的故事
观剪纸随想
死战!终结黑暗之史!(下)
畅想我的初中生活
我的心愿
期待
死战!终结黑暗之史
孔子新传
有哆啦A梦的日子
太空之旅
假如,我能发明电光宝盒
死战!终结黑暗之史!(上)
一个梦
我为奥运健儿喝彩!
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工作系统
论审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模型的应用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
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浅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浅谈会计信息化审计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工程造价审计之我见
浅谈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审计
探讨舞弊审计准则的比较与借鉴
论审计证据特征
试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浅论审计的理论基础
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探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杂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
我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后记
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教学反思
立足体验,提升体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心得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设计思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抓住契机,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思路、反思及修改方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