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蔡元培对中国传统美育所作的现代性转换

论蔡元培对中国传统美育所作的现代性转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0

论蔡元培对中国传统美育所作的现代性转换

"

论文关键词:蔡元培 中国传统美育 现代性转换

论文摘要:蔡元培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教育之标准,将美育规定为“超逸政治之教育”.本上使美育具有超越性品格。他以民国教育总长的身份,以国家法令的形式.第一次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法定地位。自此以后,蔡元培几乎终身都在倡导美育,并身体力行,贡献良多。蔡元培继承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优秀成果,汲取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的有益养料.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合、创新,从而使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具有了相对全面的美育思想体系.从学理上确立了美育的现代地位。

蔡元培,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美学家。他把自己宝贵的一生全部贡献给了中国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毛泽东高度评价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对中国传统美育所作的现代性转换,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我们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发扬。

一、德高望重。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法定地位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稍早于蔡元培而倡导美育独立性的是王国维。王国维提出的关于美育建设的如下两点建议的确可以使他成为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史上的开拓者.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首先.王国维美学思想立足于人的生存意义的根基之上。最具有人性的光辉。他率先提出人的“感情上之疾病,非以感情治之不可”观点,一方面凸显了美育的重要的独特地位,另一方面昭示了社会对世人“心理疾病”的重视,在今天仍具有振聋发聩的警世意义。其次,王国维对美育独立地位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识。王国维在《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一文中指出,像音乐诸如此类的美育学科.其“第一目的”当为“调和其感情”和“练习其聪明官及发声器是也”,否则,“若徒以干燥、拙劣之词,述道德上之教训,恐第二目的未达,而已失其第一之目的矣”。“第二目的”,王国维指的是道德教育。也就是说,王国维认为艺术教育的首要功能是美育.而不是德育。倘若硬要把艺术教育拉入德育之中,则恐怕德育的功能还没有达到。它的本来功能就已丧失了。这种观点,可以说对保持美育学科的独立发展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

蔡元培对于中国现代美育的贡献和作用首先是他以民国教育总长的身份,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教育标准,明确规定美育是“超逸政治之教育”,并将美育以独立的身份与地位写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大计,最终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法定的独立地位。这是我国教育史上亘古未有的第一回,是蔡元培留给中国教育与文化史的不朽贡献,从而不但使美育获得了独立的品格,而且使具有几千历史的传统美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得以发扬光大

二、身体力行。推进中国现代美育的萌芽与新生

蔡元培在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法定地位之后,几乎终身都在倡导美育,并身体力行,努力实现着传统美育的现代性转换。因此,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独立地位才得以逐步地确立。正如他在(十五年来中国之美育》一文中所言:“最近二十五年,受欧洲美术教育的影响,始着手各方面的建设,虽成绩不甚昭著,而美育一名词,已与智育、德育、体育等同为教育家所注意。这不能不算是二十五年的特色。具体而言,蔡元培又是如何为中国现代美育的发展与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呢?首先,蔡元培非常重视对古代书画、国乐的搜集、整理和对外宣传工作,积极扶持、奖掖中西艺术的交融与创新。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国内先后创办了多所具有现代意义的音乐、美术专门学校。

蔡元培在对我国古代的艺术教育研究之后发现.中国古代的艺术,尤其是民间艺术与美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认为:“吾国教育,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乐为纯粹美育,书以记述,亦尚美观;射、御在技术之熟练,而亦态度之娴雅;礼之本义在守规则,而其作用又在远鄙俗;盖自数以外无不含有美育成分者。其后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谈、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殆无不于非正式教育中行其美育之作用。”正如蔡元培所言,中国传统美育有通过艺术教育来发挥其美育作用的优良传统。但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在近代已经处于日渐衰落的地步。对此,蔡元培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缺乏专门的艺术教育机关,二是中国艺术的研究和创造缺少科学的方法。为此,蔡元培非常重视对现代艺术教育事业的培育扶持.呼吁要吸收西方艺术教育的长处,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他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上的演说中是这样倡导的:“今吾辈学画,当用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毫不经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以人美术”。"

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艺术教育事业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对于西洋音乐和绘画艺术,国内尚处于在黑暗中摸索阶段。现代新的艺术思想由于对传统保守思想的突破与冲击,因此遭到了封建卫道士和思想保守者的非议.以至于排挤与打击。当时创办国内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的艺术家刘海粟就曾因模特事件受到孙传芳的迫害。蔡元培极力为刘海粟声援,多次鼓励刘海粟要在继承、发扬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能做到兼收并蓄,大胆地师法西洋艺术的长处。同时,蔡元培为上海美专的发展做过不少切实的工作。在蔡元培的倡导、奖掖和扶持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创立。蔡元培的这些业绩在当时虽不甚显著,但是我国现代的音乐、美术事业的发展是和当年蔡元培的启蒙、播种、培育之功分不开的.是和当年的北京美专、杭州艺专的教育分不开的。在主持北京大学期间,蔡元培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也为了推广他的美育主张和实践,在北大发起了各种文艺研究的组织.画法研究会、书法研究会和音乐研究会都相继成立。他汲取近代欧洲美育的积极成果,扩大了我国传统美育实施的范围。在他多年来的倡导和影响下.许多具有现代美育意义的建设,诸如博物院、展览会、摄影术、演奏会、戏剧、公园等都从无到有开始出现。这为中国未来美育事业的普及与发展立下了开创之功。

其次,蔡元培兼收并蓄,在批判继承传统美育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教育的优点,扬弃传统美育思想中偏重伦理教化的弊端,主张启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和自由创造能力,还美育以独立的品格。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现代教育之道,育人之道的时代张扬。以蔡元培对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思想为例.蔡元培明确反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但是他对儒家中庸之道所倡导“和合”精神却是极为赞同:他反对“尊孔”.却并非反对孔子。他将孔子的精神归纳为仁、智、勇三个方面后,还特别指出,除此之外,孔子的精神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毫无宗教的迷信;二是利用美术的陶养。”因此,他认为孔子的“以智、仁、勇为范围.无宗教的迷信而有音乐的陶养,这是完全可以为师法的”。

蔡元培科举出身,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又数度赴欧游学考察,学贯中西,视野开阔,所以他对中西教育的优劣长短看得透彻清楚。他吸收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性”观点,试图用美的对象的“普遍”和“超脱”特征,来培育人们纯洁而高尚的品性.虽然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中国传统美育主流思想过于功利化倾向的反拨和纠偏。他对近代西洋教育考察后发现,真正的近代西洋教育“无一不取启发的教授法,处处体贴学生心理作用,用种种方法启发他的性灵,养成他的自动能力,好叫人类固有的智能,得以自由发展,不像那被动主义,灌输主义的教育,不顾学生心理的状态……”,所以他屡次倡导:“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三、笔耕不辍。建立了相对系统的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体系

当前国际美育理论中存在着美育“自律论”与“从属论”的差异甚至对立。美育的“自律论”认为:美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或类型,它有自己的本质属性、特征、功能,以及自己的规律和方法。用这种理论来重新审视蔡元培的美育理论,并循着学科建设所要求的规范性轨迹来对蔡元培的大量看似零散的美学、美育论文进行梳理、概括。我们会发现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明显地可形成相对系统的美育思想体系。他对美育的性质特征、美育的功能和和美育的实施方法的论述,大体上勾勒出了现代美育学科的框架。而这是中国传统美育所无法比拟的。李泽厚、刘纲纪对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作过如是评价:“蔡元培对美育的提倡,较之于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具有更坚决、更进步、更广大的反封建反复古的进步意义,并且具有更高的科学理论水平,标志着在中国建立近代科学形态的美学第一次提上了历史的Et程这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李泽厚、刘纲纪认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具有“更高的科学理论水平”和“科学的形态”。我想这个评论是针对蔡元培对美育理论所进行的科学而系统的探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烤番薯
九月,献给老师(二首)
我学会了“堆草垛”
第一次当保姆
藏鸭记
宇宙奇遇记
新狐狸与乌鸦
十载耕耘沧海变桑田——一个异乡人眼中顺德的变迁
沟通之桥
白妹妹”和“灰姑娘”
学游泳
童年轶事
利老师,谢谢你
看《假文盲》
一场有趣的球赛
剧变后东欧国家改建社会党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演变分析
浅析梁山“民间水浒传说圈”形成的历史文化环境
关于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中国梦的哲学意蕴及当代价值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发展存在的问题
浅析当前中国农村民主选举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反腐倡廉建设的哲学思考
近代沙市商业文化对汉绣产生的影响
略论传统壮锦工艺技术传承与壮锦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形象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从群体生活及群体心理方面解读勒庞的《乌合之众》
伊玛堪人物类型与文化精神
《中外民族教育政策史纲》书评
用毛泽东两论的观点解读新一代领导班子的新面貌
山西岚县白龙山庙会与民众生活
《床头上的标签》教学设计
《我们上路了》说课设计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床头上的标签》教材理解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相关知识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相关知识
《詹天佑》其它杂项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相关知识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课文
《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相关知识
《床头上的标签》课文
《我们上路了》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