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有效利用学生资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有效利用学生资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4

有效利用学生资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论文关键词:学生资源 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论文摘要: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整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多元变动的交互作用之中。就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呈现出有机关联性的行为,并不断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与目标的实现,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生成过程。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对话、沟通,产生合作活动,以动态生成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整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重组者、传递者和生成者,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多元变动的交互作用之中。就在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呈现出有机关联性的行为,并不断推进教学活动的展开与目标的实现,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生成过程。

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信息技术课具有本身的特性:第一,综合性,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加广泛。第二,发展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技术都在不断地创新中。第三,信息技术课大部分的应用知识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而信息技术课存在更大的可能性,一方面学习活动的结果较难预设,另一方面,课堂中呈现丰富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开发利用得好,课堂会精彩纷呈:开发利用得不好,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尤其是学生资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开放、弹性的教学设计为互动生成提供前提保证

课堂的教学设计与课中的互动生成是一个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静态的“作战方案”。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生成则是动态的“实战过程”。“作战方案”既要为“实战过程”提供思想和策略的支撑,也要为“实战过程”留有灵活和弹性的空间,而“实战过程”中不仅需要体现作战方案的思想和策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作战方案做出灵活的动态调整.开放和弹性的预设为师生互动生成提供前提保证。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另外教学中使用的软件也是教学设计中应该考虑的因素。备教材不仅要关注本课的教学内容,还要考虑本课内容与前后课之间的联系、学生已有经验的关联性.以及本课内容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跑班较多,每个班一周一课时。对各个班的学情要加以分析,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另外,教学用的软硬件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使用的是否为最新版本的软件.与学生家中使用的软件有何差异,在教学设计中都要加以考虑。

二、挖掘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资源生成

学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能力和兴趣是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就要通过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使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经验、问题、想法进行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资源生成。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课重要的教学内容。教材的第一课就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学生第一次上课,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走进了机房,但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想象出入较大,如果上不好.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而本课的内容理论性、概念性较强,如何让学生也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呢?学生是带着极大的学习热情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的,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巾来,必须要激活他们这种原始性的资源。以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为切入点,让学生说说人类是如何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的,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嘴巴尝、用手摸等多种方法,但如果要观察的目标很远或者很小,肉眼无法看到,该如何解决呢?学生会联想利用望远镜、显微镜等工具。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就渐渐清晰了.一堂原本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在学生的参与中变得生动起来,高深的理论知识在学生看来也变得简单了。他们觉得这些知识都是他们自己说出来的,教师在课堂中穿针引线,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学生建构起有关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新知识。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局面。要改变这一局面,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问.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还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评价权。

在《认识计算机》这一课中,学生要了解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如果只靠教师讲解.学生听来会觉得索然无味,效果也不好。学校里有许多淘汰的旧机器,这些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让他们四人一小组,自己去拆一拆,摸一摸。同伴之间的交流、质疑让他们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会向教师提出来,这样,教师讲解的是学生迫切想了解的知识.他们听来津津有味.学习效果也就大大提高。

四、利用学生生成性资源,师生共同推进课堂教学进程

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推进不仅仅是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学生的行为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个影响有可能是促进教学活动,也有可能会阻碍教学活动的开展。作为教师,首先要具有教学的机智,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源,并且要及时地筛选出有用的资源,加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的许多技能都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种实现方法,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介绍的知识,在学习一个基础知识时会引申出相关的知识,在学习一个技能时,也可以用多种方法实现.学生的智慧有时连教师也为之惊叹.课堂上的精彩是教师在课前无法预设的在《认识“我的电脑”》一课中,有个内容是让学生了解菜单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仅发现了菜单栏中的多种命令,还发现了多种特殊符号,他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带有三角的命令表示还有下一级子菜单,带有省略号的命令表示这个命令有对话等等。这些内容是教材中没有的.也是教师事先没有预设的.学生如果能够自己提出来,教师就能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的所在。再让学生作进一步的研究.虽然只是一些小小的符号。但是在入门教学中,让学生能关注到一些符号的含义,认识到并作进一步的研究,无疑会对学生以后学习其他的软件产生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课堂是由师生共同构建的,学生不仅是接受者、听者、答者、学习者,而且是发现者、参与者、问者、讨论者、主动活动的策划者、践行者、自控互控和自评互评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关注点集中到学生的身上,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双向互动,才能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达成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飞毛腿”阿创
我最尊敬的人
他叫‘杰克逊’
我的“儿子”
多元的我
我的多面同桌
母亲与爱
妈妈笑了
父爱
默默无闻的清洁工
像蜡烛的老师
我的妈妈
我给老爸颁奖
BC女生andBT男生的恋爱魔咒
我和老爸是“敌人“
利用外资促进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1)论文
l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加强天津区域品牌建设的理性分析(1)论文
试论“性骚扰”
国外技术壁垒对江西外贸出口的影响与对策(1)论文
技术推进与诉讼观念变革
如何提高《理论力学》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江西有色金属行业ASP平台建设对策研究(1)论文
亟待改革民事行政检察中遇到的问题
井冈山师范学院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优化高中化学课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以“三自主"选修课为主体的体育课程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我国侵权行为法有七大发展趋势
培植优势产业集群促进江西县域经济发展(1)论文
影响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堂训练积极性的因素探析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动态美的课文与动态美的课堂──《草原》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反思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张弛相济,创设课堂节奏美──谈《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