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模拟电子技术》的改进教学法
"【论文关键词】教学方法 主体作用 实践
【论文摘要】文中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特点,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是机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而就目前的学生水平来说,要想学好这门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完全接受这门课,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一直是我所探索和研究的方向。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这门课的教学,在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了以下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较好。
1.重视“绪论”课的教学,激发兴趣。作为《模拟电子技术》的绪论,是学生接触这门课知识的第一堂课,如何上好这门课,对以后的教学相当重要。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导他们积极思考,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
2.合理选择理论知识,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以单纯灌输书本知识为主,学生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其弊端显而易见。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也往往沿循传统教学方法,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单一、不灵活,更谈不上能发挥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书本现成知识的理论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依据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探索能力等。
3.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存,调动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模拟电子技术》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①多种方式提问。提问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实践经验,有目的、巧妙地提出问题。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一般采用启发式的提问,制造悬念,启发学生的思维。②激发求知欲,进行演示。演示教学是我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实验教具(或演示板)或做示范性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进入角色,使学生通过观摩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巩固成理论知识理解的一种方法,并能使学生感到理论与生活更加贴近。③利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将内容相近的知识点,利用类比法将它们总结在一起进行讲解,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④善于总结,巩固知识。每一章节讲完之后,对该章节的内容要善于做一个归纳总结。总结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对知识梳理和加工的过程。对于模拟电子技术,适当的总结是很有必要的。
4.注重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现在的高职学生都具有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的策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如在《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及放大电路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使用、测试方法以及放大器工作原理等。我把一些实际单元电路小制作搬到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把教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单元电路融合起来,并且在实验报告编排上也下点功夫,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就会大大提高。
总之,要使学生能顺利学好《模拟电子技术》,其实是教与学的一个互动的过程,既要求我们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又要求我们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命的美好
- 今年暑假中最难忘的事
- 顽皮捣蛋的弟弟和我
- 爱玩电脑的我
- 抢椅子的游戏
- 紧张的考试
- 幽默的老爸
- 致给妈妈的一封信
- 记一次有趣的猜谜语活动
- 伴我成长的小树
- 爱就在我身边
- 语文课上的小插曲
- 庆祝祖国六十周岁
- 童年傻事
- 家乡的冬天美景
- 关于中职德育课教学应贴近企业贴近学生
- 浅谈高职生职业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 关于高校足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
- 试论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 浅谈关于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 关于帆船运动员运动心理疲劳的探讨
- 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标准网络平台构建研究
- 关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探索
- 浅析改革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模式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 试论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设想
- 试论高职网页设计教学中版面视觉效果琐谈
- 浅析职业学院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 高职《油水井生产与维护》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的研究
- 试论高职机电类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
- 关于高职《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学案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