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由《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这节课引发的思考

由《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这节课引发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由《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这节课引发的思考

"

论文关键词:计划生育 国计民生 自我设计 理论联系实际

论文摘要: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学生非常喜欢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尤其是教师与之合作的学生自我设计的课型。通过教师设疑、学生自我设计、自我主持,促进所有学生融入课堂,让所有学生掌握知识,这的确需要教育工作者探索、思考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然而,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怎样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带着这些疑问我设计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节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活动的流程大致分为如下这样几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学生自己探讨、得出结论,知道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分析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得出我国制定计划生育政策的依据,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具体要求、意义等。而学生掌握的情况通过他们的活动成果展示得以体现。

第三部分:

成果展示,学生自我设计,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自我设计,自我主持,分别通过多种活动展示,并且各自设问,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思考,尤其同学们辨论的《13亿的乘除法》把不执行计划生育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表现得较为鲜明,设计标语的同学把在生活中见到的、听说的标语纷纷说了出来,通过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力。

第四部分:

承上一个流程,通过活动后,提出问题:本节课对你有哪些启示或你有哪些收获?(用三句以上话概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回答,并进行相互交流、总结。 "

第五部分:

讨论“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带来哪些问题?”从而升华到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了解国策、遵守国策、宣传国策的人。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活动,能够体验并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尊自信。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培养了实际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提高了判断是非能力,并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参与活动,充分体现团队精神与智慧,也是培养学会与他人合作的途径和方法。

我后来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的活动课,尤其是教师与之合作的学生自我设计。记得有一位学生说:“我总以为我的学习成绩差,我不行,为了小组,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我才登场的。但老师和同学给我最后评价是:我表现得较出色。从此我有了信心,我真希望每天都上一节政治课,在其他课堂上我也敢参与了。”这说明这样的课能够为学生架起一个展现自我、认识自我的平台,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恢复了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真正体现政治课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在本节课教学中也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刚提出一个问题,教室里立即一片喧哗声,好像每个学生都在参与讨论。学习成绩好、胆大、性格外向的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多,尤其是优秀的学生经常代表小组发言;困难学生则多扮演听众的角色,未经独立思考就直接从优秀的学生那里获取答案和信息。困难学生能从讨论中获益多少呢?这是个未知数。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促进所有学生融入课堂。让所有学生掌握知识,这的确需要教育工作者探索、思考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引起教师的关注、尊重和赏识。如果教师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对他们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对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每次上课前,我们首先酝酿情绪。以最佳的状态走进教室。教学过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尤其要给予适当的关注,比如,为他们设计一些相对容易的问题及练习,让他们体会到“跳一跳,摘得到”的成功感,并经常鼓励他们。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基本产生了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同化效应”,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我们的经验表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中学生身上具有可以诱发的积极性,他们活泼大胆,具有创新好奇的心理,喜欢提出问题。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进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思维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对教材充分感知,深刻理解,融会贯通。细心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正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带着问题学,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以逐步扩展的生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基本理念为依据。教材中有大量活动内容,每类活动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故事、分组采访、社会调查、尝试体验、辩论、演讲、收集展示、综合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恰当、准确的方式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活动巩固所学知识(但不是巩固知识唯一手段,前提是学生较喜欢这种方式),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来巩固知识,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能通过活动转化为实践,这不仅使所学的知识得以展现,而且能使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邻居黄阿姨
体验盲人
给小偷们的一封信
我的聋子外公
我的好爸爸
一个淘气的小男孩
邻里之间
我佩服“棒棒”
妈妈的爱
母爱的伟大
瞧,我们这个班级……
开心果
凿石梯的老伯
成长的故事
任务导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全球化背景中的公民与公民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演变和形成
构建校园网络的几点思考
《一身是胆的工人代表》教学设计
化被动为主动,促进双边教学活动
浅谈人本主义恶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公共教育投资比例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信息教学技术设计
探索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哲学与教育经济学(下)
谈谈教学中的人际交往
磨炼教育小目标自我管理的尝试
新世纪高校培养目标与“两课“内容的改革
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后反思
利用录音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少年闰土》课例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还语文教学一份乐趣──《少年闰土》案例分析
抓住人物描写示范点,进行读写结合──《少年闰土》课后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读写相长──《少年闰土》案例分析
《少年闰土》“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
《少年闰土》教后反思
细微处去探究平凡中见感动──《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案例及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