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

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3

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

"

论文关键词:民俗体育 地域文化 特征 发展

论文摘要:从文化学视角,对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我国民俗体育从活动方式到文化内涵都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传统性和文化性特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民俗体育将更加和谐健康的发展。

1 民俗体育与地域文化关系

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人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如节 日、礼仪等等)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性、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而民俗体育学则是研究民俗体育的产生、内容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因此,从民俗体育与民俗体育学科的定位上,我们不难看出,民俗体育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有着密切的关系。民俗体育首先是建立在“民俗”事物基础上的,没有民俗限定词的界定,就没有民俗体育的产生。所以,民俗体育的研究必须关注和探讨民俗体育与地域体育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关系。

体育具有地域性,是民俗体育产生的基础。正因为不同地域存在着内容和形式大相径庭的体育活动,因此,在不同的地域范围才有民俗体育发展的可能。同时,民俗体育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彰显出不同的地域体育文化特征。而民俗体育作为地域体育 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不同地域的民族传统体育体现了该地域人民生活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点,是地域文化在体育层面上的一个反映。同时在这些不同类型的民俗传统体育活动中,也能够反映和透视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特征与差异。因此,民俗传统体育与地域文化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长期历史形成的地域文化对当地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 民俗体育地域文化的特征

2.1 民族性特征

地域文化的差异除了与不同地理等 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外,与民族不同的民风生活习惯也有着重要的联系。在不同地域居住的不同民族,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风民俗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四川凉山彝族的火把节、藏族人民的赛马节、云南壮族的铜鼓节侗族的花炮节、新疆的古尔邦节等等。这些民俗节日中带有大量的民俗体育活动,如赛马、摔跤、射箭等而这些具有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又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不同的民族在不同地域,其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民俗体育中一定民族的传统体育构成了它的主体。民俗体育是文化传承的结果,它总是和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联系;民俗体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 ,体现了千百年来与一个民族朝夕相伴的文化要素。

民族性特征是一个民族体育的特性,也是一个民族体育保持活力的根基。无论是日本的大相扑、韩国的跆拳道、欧洲的击剑运动,都带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民俗体育 的民族性是判断和区别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形态的标志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民族性是民俗体育的重要和基本特征之一。

2.2 传统性特征

民俗体育具有传统性特征可以归属于民俗节日的传统惯性的保持 。我们民俗节 日的传统由来已久,其成因也具有多样性。大致来说,有的来源于宗教仪式活动;有的来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有来源于人们特殊的生产、生活。有学者对民俗节日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发现其 结 构形式往往带有程式化的倾 向。“民俗节 日都是 由一 系列既定的活动和仪式组成的,这些 既定 的活 动 和 仪式就构 成 了传统节 日的语境。”L3 民俗节日中,竞技仪式是具有传统性的固定内容 ,它也是民俗体育产生发展的重要来源。如龙舟比赛、舞狮比赛以及少数民族民俗节 日中的赛马、斗牛、叼羊等等,都是民俗节 日中的重要竞技仪式内容。此外,民俗节日还包括一些传统的表演仪式,如各种民间舞蹈。此类表演仪式具有鲜明的传统性特征,他们大多起源于古代庆祝生产丰收,或是祈求神灵保护的目的,如高山族的《杵舞》。表演者一边持杵,一边做捣米状,同时载歌载舞。舞蹈的节奏与现实生活中的劳作相似,表现了浓郁的劳动气息和传统特色。 "

2.3 文化性特征

民俗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因为民俗体育具有民族性和传统性的特征,因此,民俗体育文化内容包括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虽然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已经有所变动,但是至今在某些民族民俗体育活动中,其文化传承的保持和传统性仍然存在。如彝族式摔跤作为彝族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滇南彝族举行“摔跤节”就是为 了免灾而举行的典型的祭祀体育活动,因而又称为“太平盛会”。此种摔跤比赛在竞赛前有着严格的传统风俗规定。如摔跤前要请毕摩(毕摩是巫师,是各类宗教活动的主持者,是人与神鬼之间的沟通者)烧香祷告,驱鬼祈神,人们要围着“挂红”跳敬神的舞蹈,然后全体村民祈祷神灵后开始摔跤,优胜者予以“挂红”以示吉祥。

此外,民俗体育的文化性,并非一成不变。尽管民俗体育的文化功能大多反映了古代庆典丰收和祭司图腾,但是,经过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也发生了嬗变,其功能指向与古代有所不同。如有学者对龙舟民俗体育运动研究后认为“龙舟的竞渡仪式在仪式内容上发生了较大改变,祭祀仪式与文艺表演共存。现代竞技龙舟基本没有竞渡仪式。此外,在赛前仪式的变迁历程中,同样显著的是在整个祭祀仪式中女子地位的变化。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文化的不同要素新故推移、选择取舍的过程,而民俗体育文化的一些组合要素是可离可合的。”

3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俗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4]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J].体育科学,2008,28(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爱外婆
读《钓鱼》
快乐的元旦节
我也当上妈妈了!
快乐的星期天
难望的夜晚
我爱家乡的桃花
游岳阳
踢毽子
量天尺
美丽星城
快乐的星期天
妈妈,我想对您说
读《大学生与战士有感》
论数学建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论关于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的模式
浅论教师信念及其成因
论远程开放教育中会计学实践教学的思考
论产教结合,职业教育的光明之路
论提高《工程力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论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于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借鉴及实施策略
论多媒体辅助高职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浅论职高生的网瘾行为
浅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论实践环节在高职工程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课程改革之英语分层教学
浅议长汽高专实习实训环节的强化机制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初探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有效对话中要披文入情——《北京亮起来了》教学案例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泉水》教材理解之一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日月潭》第二段的语言文字训练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浓浓情细细品真正活--《日月潭》教学构想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