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教师专业化:跋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浅谈教师专业化:跋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教师专业化:跋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成长 理想 新课程改革 教研活动 名师工程 培养模式 读书会 学科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培训、评比、教研活动如火如荼,同时诸如名师工程、教师读书会、学科沙龙等各种新型培养模式也层出不穷,为教师的专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许多地区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和发展势头。

教师为什么要专业化?我想任何一个教育专家或行政领导回答这个问题时都会不假思索,我们常听到的是:教师专业化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教师不做教书匠,要做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对于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而言,这样的说教显得那么的高高在上和事不关己,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没有多少耐心去听那些高不可及的口号,他们往往只关注手头的事务和眼前的利益,因为这是他们眼下必须要做的事,只有做好这些,他们才可以从容地做教师。

我们为什么要专业发展?这其实是多数普通教师的消极反问,因为找不 到让 自己心动的理 由,于是有些教师把 目光投向有偿家教,有些教师转行跳槽,有些教师糊里糊涂上班,马马虎虎上课。时下的一句顺口溜似乎很能够让人窥视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大学教师往外跑,高中教师忙高考,初中教师都说家教好小学教师只把饭碗保。”此话虽说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教师专业化发展仍仅限于整个教师群体中为数不多的“精英分子”众多普通教师仍徘徊不前,或甘于平庸,这不能不让我们作一番理性的思考。

一、是“精英教师”还是“教师精英”

来看一下我们的教师培养机制。不管是高级职称的评定还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特级教师的评选,都有论文发表和公开课这两项必备条件。先说论文发表,一般都要求在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这简直让多数普通教师望而生畏。全国的教育刊物市场就那么大,再除去一些名师专家的论文,留给普通教师的还有多大的空间?僧多粥少,看似可及却遥不可及。再说公开课,一般也要求有省级以上的,所以对多数普通教师而言也是微乎其微,多数教师也许一辈子都不可能上一堂省级公开课。再加上一些名师工程,确定了苗子后要重点打造,几乎让他囊括了所有的上公开课的机会,其他教师只能望 “公开课”兴叹。名师工程的目的决不应该是培养了少数几个名师却造就了一批庸师,整个教育不是几个名师能够包办代替的,大批的一线普通教师的专业化决定着教育的未来,我们是造就精英教师”还是造就 “教师精英”呢?答案不言而喻。同样,教师培养机制是为了激励教师的专业化,而不是设置种种高不可攀的障碍阻止教师的专业发展,把多数教师拒之门外。笔者以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机制应该面向整个教师群体,不是限制而是扶持 ,不是走独木桥而是走阳关道 ,让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沃土。

二、教育的另一种不公平

再来看我们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个教师因为教学业绩突出而被选拔到一所办学条件更好一点的学校工作是对该教师最大的肯定,这是教师获得成就感的另一种途径,它能够激励教师更投入地工作,释放出更大的潜能,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现在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也变得不再纯洁,一些教师靠走后门、靠关系进入城区学校或名校,而一些教学业绩突出却没有任何背景的教师只能留守农村。其实不管城区还是农村都需要脚踏实地的教育工作者,但这样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显然是教育的另一种不公平,是对人才的漠视和打击,也是造成人才流失和~些教师甘于平庸的原因之一。我曾听说一件“新奇”事:一所学校选派教师参加市级的教学比武活动,教师们相互推诿,没人愿意参加,无奈之下,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只好亲自上阵。这虽属个别现象,但不可否认,诸多的教师甘于平庸的现象与我们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关系 ,有才能的比不上有背景的 ,钻研业务的比不上经营人际之道的,教师的才能得不到赏识,教学业绩得不到尊重,那么教师拒绝上公开课这样的现象就不难理解了。在这样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下,教师的专业化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是一厢情愿,教师可以用多种形式消极对待。因而,教师专业化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在教 师培训、激励、评价、流动、选拔机制中的种种不公平,兴利除弊,为教师的专业化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我的教育理想不是梦

经常听到身边的一些教师感慨:像那些成名成家的教师全国能有 多少个?言下之意我倾其一生努力也不会成为那个幸运儿。话语中不仅透露出失落和无奈的情绪,同时也传递着一种价值观:教师作为~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作为一种职业的存在,他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成就感。普通教师除了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还需要多少外在因素的帮助,才能够成长为名师或教育家?成为名师或教育家的几率能有多大?客观地讲,名师或教育家群体中不乏靠个人奋斗而 “功成名就”者,但具备这样的天时地利者能有几个?对普通教师而言,“成名成家”的理想不是镜中花,就是水中月,既如此,教师的教育理想渐渐消失,专业化没有前行的动力便不值得奇怪了。一个没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其专业发展是不难想象的。教师的专业化除了提高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这一基本目标之外,其终极目标在于期待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甚至教育家。温家宝总理在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 “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时下,许多教育媒体旗帜鲜明地提出“时代呼唤教育家”、“呼唤教育家办学”等等,这是时代的呼唤,这是教育的需求。

一直以来,我们总是把教育家过于神化和圣人化,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家恰如痴人说梦,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还缺少足够的自信和包容的气度。其实真正的教育家并非远在天外,他应该来自普通教师,来自教学一线,像苏霍姆林斯基一样,躬耕于教育,有着教育的理想,有着教育的智慧,有着教育的思考,有着教育的情怀。教育家是教师专业化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经过努力能够到达的最终的目的地 ,并非高不可攀的金字塔 ,更不是天方夜谭。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很大度地说我们身边不乏教育家?什么时候,我们才可以很诚恳地说期待更多的教师成长为教育家?什么时候,普通教师才能都梦想着成为教育家?我们期待着那个时候的到来,因为那才标志着教师专业化春天的来临。

笔者以为,在大力提倡教师专业化的今天,教师专业化不应该只是一种期待,需要的是冷静的审视 ,理性的变革,整体的规划,精心的经营,耐心的扶持!海不拒细流所以成其大,山不拒沙石所以成其高,倘能如此,教师专业化终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雷阵雨
苹果流浪记
看日食
我的暑假生活
我家的小猫咪
游 青 海湖
神奇的日全食
未来的房屋
新学期的打算
选班委干部
我的烦恼
囊萤映雪读后感
家乡的广场
除夕之夜
小猴的生日礼物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下)
浅析“十五”以来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述评
试论如何预防当前中小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问题探讨
探析反垄断法中联合限制竞争行为的主体界定(1)论文
浅谈《幼儿教师数学培训教材的开发与研究》结题报告
浅论内幕交易罪的若干问题及立法完善(1)论文
论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学分析(1)论文
关于幼儿教师的装饰性劳动研究
样板戏的艺术缺失 (1)
复杂视阈下的中小学德育管理低效化浅析
禅宗的美学智慧——中国美学传统与西方现象学美学 (1)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1)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 (1)
浅析转变观念,让科学课绽放生命活力
试论环境权的本质属性(1)论文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开国大典》教案
《桂林山水》教学有感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
《她是我的朋友》第二课时
《白杨》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去年的树》课堂实录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