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我国舆论监督的现实矛盾及应对策略

关于我国舆论监督的现实矛盾及应对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关于我国舆论监督的现实矛盾及应对策略

"

当“三鹿奶粉事件”横空出世的时候,“舆论监督”又一次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热门话题。这一话题的出现,不仅涉及我国目前新闻媒体监督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还涉及媒体监督受阻、甚至无法进行合理有效监督的体制层面上的问题。

公众与媒体舆论监督的现实矛盾

“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来的舆论监督力度不够、不及时等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新闻媒体,而应该从更深的层面考量。

1.舆论监督缺少法律保障

没有法律规范,舆论监督就失去了基本的操作规范。当前,从宪法和党章的角度来看,我国有一些保护舆论监督的相关规定,但仍缺少一部从实体到程序都详尽完整的保护舆论监督的法律。我国宪法对关系到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及尊重公民权利的问题缺少明确规定,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的采访权和报道权等问题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这些权利还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有碍舆论监督的情况,比如某些政府机关和官员有意拒绝采访、封锁消息;通过各种关系利诱或者威逼记者,甚至对一些记者进行打击报复等。

2.舆论监督的主体缺失

从舆论监督的定义不难看出,舆论监督的实施主体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公众和媒体层次。公众作为舆论监督的主体,是舆论话题的发现者与提供者。而媒体一方面是公众舆论监督的实现途径和输出管道,同时也是舆论监督话题的发现与供应者。可以说,媒体在舆论监督中负有双重任务。从公众层次上看,一般公众很难接触到事件的内幕,即便接触到,舆论监督的实施要辅助相应的调查手段和调查资源,普通公众对这种调查手段与调查资源的缺乏使之很难拿到确实的证明和依据,从而无法做到舆论监督的认同与信服。久而久之,舆论监督的意识逐渐淡漠,造成舆论监督公众主体的缺失。另外,能够接触到内幕的公众往往也都是事件的当事人,千丝万缕的关系及利益也会使得舆论监督的实行难上加难。

其次,从媒体层次上看,作为公众的传声筒,一旦公众舆论监督主体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媒体舆论监督的话题来源。媒体只能依靠自身发现问题的敏锐触感和执著探求。因而,媒体无法触及的领域便成为了舆论监督的死角。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媒体对于乳品行业早就形成的“奶农—奶站—乳企”的奶源供应模式、国内80%奶牛为散养的养殖模式、以及从2005年就出现的奶源紧张、企业无法有效合理地监管奶站这一系列问题,没有及时地进行披露和报道,使得广大乳品消费者仍旧处于对乳品行业不了解的状态之中,导致了最后悲剧的发生。

3.舆论监督的力度不足

新闻媒体对公众事件的曝光率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但深度和力度还有不足。在报道内容上,目前的舆论监督涉及的大多是产品服务质量、环境卫生以及公民道德等问题,在监督对象上又大多是普通民众和政府基层干部,而诸如徇私舞弊、滥用权力等问题往往能够避开媒体的监督。这样的后果是舆论监督范围小、力度差、数量少。

4.舆论监督阻力大

从理论上来说,媒体对党和政府的监督,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是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利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利的直接体现。然而,舆论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在进行监督的时候都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其结果也具有强制的法律效力。而舆论监督则表现为一种自发的行为。法律没有对舆论监督赋予权力和保障手段,因而在实施过程中就会遇到重重阻力。正因为这些阻力的客观存在,一些新闻媒体对于身边的腐败现象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更多地采用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息事宁人的态度。"

媒体搞好舆论监督应坚持的原则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不和谐的因素,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也一样如此,因此在维护社会和谐的基础上,怎样把社会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及时排除,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造良好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舆论监督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已经充分认识舆论监督重要性的基础上,怎样搞好舆论监督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这是舆论监督的立足点和基础。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因此,记者在履行舆论监督职责时,事实必须真实,不能虚假;办事必须公正,不能偏心,态度必须客观,切忌主观。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如实反映客观实际。如果不尊重客观事实,或者颠倒了客观事实,那么,舆论监督非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因为舆论监督不力而使被监督对象蒙受冤屈,或者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因此,要正确进行舆论监督就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2.摆正位置,高度负责

稳定的大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我国人口众多,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让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舆论监督的目的是帮忙,而不是添乱;是补台,而不是拆台。在进行舆论监督时,新闻媒体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有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绝对不能越权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注意选择有普遍意义的事例,抓典型,抓群众关注、领导重视、事关大局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3. 必须把握好“度”

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帮忙,促使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要帮忙,不要添乱;要“聚光”,不要“散光”;要唱主旋律,不要搞“噪音”。特别是对敏感的“热点”问题,在报道中既要大胆地报道和揭露,但是也要把握好方向,不能让那些想要扰乱社会安定和谐的人钻了空子。因此,在从事批评报道的过程中,批评者不能光图痛快,而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从整体利益出发,从全局观念着想,这也就是掌握好“度”。把握好了自然就会达到批评的目的,把握不好,就容易激化矛盾,或者无关痛痒。社会是复杂的,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舆论监督所承担的责任就是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力的批评,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使社会在和谐之中又快又好地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猫
她........
我最敬佩的人
智慧与与文明的结晶——观秦始皇兵马俑后感
那天,我真幸运
储蓄罐空了
英语老师
《狐假虎威》续集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日记一则
我愿……
荷花
课间十分钟
精彩
一次大扫除
关于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教育督导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美学之于教育技术的重要性
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
关于我国青少年身体自尊的研究现状分析
浅析课堂教学评价
浅谈我国教育督导机构性质及职能的未来走向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关于教育督导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高校校生关系问题分析及对策
关于教育督导行为的基本特点与基本关系论析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美学的借鉴
对自由主义在中国百年境遇的思考
于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思考
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一
《小英雄雨来》教学实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综合资料二
《小英雄雨来》学习感受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三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二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一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四
《小英雄雨来》:补一笔
《小英雄雨来》缩写
《小英雄雨来》综合资料
《小英雄雨来》中的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