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1
关于影响学校组织中领导信任感建立的因素分析
"
论文关键词: 学校组织 特殊性 信任 组织工作绩效
论文摘要: 随着学校组织扁平化、教师权利主导的提出,如何建立新的学校管理体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较高的文化与道德素养,决定了教师团队的特殊性。组织扁平化增加了下级与上级的接触面,快速建立彼此的信任,是提高组织工作绩效的有效手段。
近来,信任的研究已引起不同学科的重视与兴趣,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都可以发现众多相关的文献,组织信任一词也逐渐受到关注,进而被深入探讨。但是,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组织群体,其信任问题却缺少大量的研究。随着新的学校管理体制的建立,常常要出现新的工作关系,高初始信任的需要也日益增强。因此,对影响到信任的诸多因素都需要作出分析。 中国的传统信任结构,在对谁信任方面,以亲疏之别为中心;在因何信任方面,以“报”之法则中的互惠原则为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呈现出“差序格局”,即整个社会是以自我为中心,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由近及远的向外扩展的关系格局。这样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一就是相信所谓的“自己人”,其二就是对陌生人要有戒备之心,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
学校组织中领导信任感的建立无疑也是以中国传统的信任结构为基础,这种结构决定了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也是所谓的文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化过程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人际信任的发展也不例外。在西方国家,“对他人的信任”与“对所有人的信任”似乎是等价的,人际信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泛化信任”,而东方的群体主义文化导致个体对特定群体的依赖性,出现所谓的“特殊信任”。西方人普遍信任与人格特质及制度信任有很大相关,而东方人的殊化信任则与个体交往经验、类别信任、自发组织信任则有着一致性。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的组织群体中,“关系”较“能力”的作用显得略胜一筹。也就是说,那些能够跟学校领导有较多接触,与领导关系密切,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教师,对领导的信任度比较高。
管理者的领导行为是与其角色联系在一起的,学校领导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厚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心理科学知识,还要能够做好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校园环境建设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控制工作等,这些素质能力是领导者是否具有可信度不可或缺的条件。另外,目标的清晰度也会影响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信任,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信任水平可以通过提高学校组织目标和管理者工作目标的清晰度而实现(Ferris,Charles H.,Jr.,19
9
4)。当学校管理者把教师对其私下表达的需要转变对教师的负面评价时,教师对管理者的信任水平比较低,强调权力和身份限制的管理者比强调权力分享和多元生产的管理者获得教师信任的水平更好。在组织中善意( 仁慈) 即领导者的关心体谅行为与教师工作满意的各个层面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
在面对具体的工作事件时,教师往往对事件发生的原因、领导应担负的责任以及这个事件所反映出的领导的可信度做出推断,这些归因和推断在领导行为和行为结果之间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面对负性事件时,教师对领导的行为进行的内归因,会将责任归罪于领导,对领导的能力水平产生怀疑,破坏教师对领导的信任,我们称这一因素为教师归因。行为具有一致性的领导者,由于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声誉,所以言行举止一般不会因环境和时间而改变,教师容易了解他的想法和意图,因此在事件发生时,也就更愿意和其合作。换言之,可预测的正面行为会增强交换关系中的信任水平。另外,开放性的交流和对教师表示关怀与归因相关最大,即在面对负性情境时,如果领导能与教师真诚交流,对他们的切身利益表示关怀,教师就会较少地将责任归罪于领导者,二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受到的破坏也相对较小。
经验是影响人们人际信任行为的另一个因素。在交往中,教师对领导有某种预期,对领导的可信度先有一个假设,实际的交往情况可能会验证或推翻原有的假设,预期随之而发生变化。与领导的交往经验为下属提供了评估领导个性特质、意图和动机等有用信息,构成了推断领导可信程度及其未来行为的基础。研究表明,交往关系中的互惠合作行为能够促进双方的信任。因此,学校组织应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态度,并提供各种条件,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使他们有机会体验合作的交往经验,这对于在组织内建立、增强和维护人际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总的来说,在教师对领导形成信任的过程中,人际行为模式是主要的形成机制。领导者行为是教师对领导建立信任的主要来源。在领导者行为中,胜任、支持、一贯、忠诚是对其建立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新课程改革呼唤学校领导的角色改变,从“现实型”向“发展型”转变,从“经验型”向“学习型”转变,从“蛮干型”向“创新型”转变。这一改革也使学校组织朝着利于领导者信任感建立的方向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仅从理论上分析是远远不够的,更进一步的分析则需要运用实验来进行,例如引入内隐联想测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我国文化影响下的学校组织中领导信任感建立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2]孙五俊.教师团队信任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 [4] 杨忠国.谈校长的角色行为[J].宁夏教育,1998,1:8-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观察
- 因为选择不同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胜似亲人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黄山导游词
- 再逢中秋
- 观察豆子
- 可爱的小猫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我的蝈蝈将军
- 养蚕
- 颐和园导游词
- 时间都去哪了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