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规律初探
"
论文关键词: 未成年人 道德养成 教育 基本规律
论文摘要: 道德养成教育强调通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来积淀道德素质、形成道德品质。准确把握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规律,对于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方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揭示了一系列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是一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道德养成教育强调通过道德行为的反复训练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来积淀道德素质、形成道德品质,它不但是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质的一条根本途径,而且是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准确把握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规律,对于提高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西方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揭示了一系列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如道德内化规律,道德品质递升规律,道德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反复性规律等。
一、道德内化规律
道德内化是道德养成教育的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内化”概念最初由以杜克海姆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派提出,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变。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外部环境影响下,将社会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转化为自身动机系统的一部分,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境中做出道德行为。道德内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体道德能否形成和个体道德素质能否提高。 中西方近代学者在对道德内化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一般都趋向于把道德内化划分为道德发展水平由低到高的几个阶段。如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道德内化、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A.自我中心阶段(2—5岁);B.权威阶段(6—
7、8岁);C.可逆性阶段(8—10岁);D.公正阶段(10—12岁)。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强化了道德内化的发展观,把个体道德内化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A.前习俗道德水平;B.习俗道德水平;C.后习俗道德水平。我国学者燕国材教授把道德内化过程分为六个阶段:A.定向阶段;B.认识阶段;C.评价阶段;D.服从阶段;E.认同阶段;F.良心化阶段。可以说,没有社会道德的内化过程,就没有个体道德的产生与发展。 "
二、道德品质递升规律
道德品质的递升规律也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由简单到复杂、由他律到自律、由不自觉向自觉发展的过程,要实现道德养成教育目标,人只能层层推进,逐步提高。
三、道德养成教育的长期性、反复性规律
道德品质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反复、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平时一点一滴的量的积累,而后发生质的变化和突破,最后达到道德品质的提高和升华的过程,这也是中西方思想家、教育家所揭示的道德养成教育的一个客观规律。亚里士多德说:“习惯或性格的养成教育,如同疾病的发生,是渐渐的,一步一步的,是不可知觉的;因此,我们只在我们的习惯的开端时是主人。”[5]他还把美德的形成看成是一个习惯——美德——习惯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吕氏童蒙训》告诫儿童:“今日记一事,明日记一事,久则自然贯穿。今日辨一理,明日辨一理,久则自然浃洽。今日行一难事,明日行一难事,久则自然坚固。涣然冰释,怡然顺理,久自得之,非偶然也。”道德素质不是在人生的某一年龄阶段、某一特定时期就能养成的,它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颜氏家训》中举王大司马母魏夫人训子的事例,说她“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功业”。[6]儿子年过四十,甚至已经成为领兵三千的将领,母亲仍不断地对其进行道德养成的教育和训练。清代思想家颜元提出道德养成教育就是一个习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习三两次”就完结,而是“时习方能有得”,“习与性成,方是乾乾不息”。[7]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永无止息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在《吴玉章同志六十寿辰祝词》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强调共产主义者的道德素质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M].
[2]论语:颜渊[M].
[3][美]Walter Mischel:米歇尔. Advances in personality science[M]. New York :Guilford Press,2002:76. [5]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310.
[6]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M].
[7]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M].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当了一天家
- 暑假里的一件趣事
- 小燕子
- 奥运畅想
- 宠物迷
- 我的老师
- 暑假趣事
- 我最喜欢“玩”
- 保护人类的妈妈——地球吧
- 我的好妈妈
- 快乐的儿童节
- 第一次滑冰
- 一瓶修正液
- 橡皮
- 今天我当家
- 融资模式效率比较与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
- 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 西方实证会计理论与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
- 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演进
-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 在财务管理中融入组织管理方法
- 如何界定会计信息失真
- 商业银行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 内部控制环境的研究
- 英美CPA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策略建议
- 关于中国分部报告规范的探讨
- 分部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基于中小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企业财务报告与知识经济
-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 教案示例2
- 高一语文教案:荷花淀1
- 高一语文教案:鸿门宴
- 高一语文教案:说“木叶”
-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 教案示例4
-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1
- 高一语文教案:边城(节选)
-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3
- 高一语文教案:荷花淀2
-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 教案示例3
-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2
- 高一语文教案:祝福 教案示例1
- 高一语文教案:装在套子里的人2
- 高一语文教案:装在套子里的人1
- 高一语文教案:过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