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加强审美意识培养的探讨

关于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加强审美意识培养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加强审美意识培养的探讨

"

[论文关键词]审美意识 设计思维 创新能力 人性化

[论文摘要]审美意识直接体现了设计师对美的理解和趣味导向,制约着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能力。审美意识的培养,也是设计思维的培养,而思维的开端,是源于对一种新事物的好奇及思索。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加强审美意识素质和艺术品味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设计教育是 21世纪的高智能与高情感的双轨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设计思维能力,加强对他们的审美意识、个人品格及情感的教育。从发展的趋势看,我国需要这样的综合现代设计教育模式 ,培养设计行业的高素质人才。现实中,一些设计作品技法运用多但繁琐无序色彩丰富但污浊,主题直白但无想象空间,这直接体现了设计师对美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在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努力使学生掌握美学原理、美学规律和美的造型能力的同时,对审美意识素质和艺术品味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意识总是在控制着我们的思维能力,而人的思维是由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组成的。不论何种设计创作都要运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两者是辩证的,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所共有的思维方式,都同样能够发现事物的本质。我们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在借助于科学理论去发挥逻辑思维的同时,还要借助于艺术发展形象思维,只有文理渗透才有利于开拓新路,换句话说,只有打破学科界限,才能培养出综合型画才。因此,在现代设计教育中要加强审美意识素质培养,必须善于使人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珠联璧合,共同发挥作用。

以下是在高校进行审美意识培养对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作用及其培养策略。

一、 审美构筑学生的设计意识

一个设计师只有具备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才能成为一个有社会价值的设计师。有人曾研究,在设计师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审美意识主要经历三个阶段:明意识、潜意识、下意识。高校设计教育主要经历在第一阶段,明意识这个阶段是很重要的基础阶段,它对学生未来的设计之路十分重要。在这个时期,主要是学习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各方面的素质,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各有差异,有的学生能在二三年时间内完成这个阶段,顺利进入第二阶段。有的学生可能到毕业了还没有超越第一阶段,没有进入真正的设计,总是拿别人的作品东挪西借,甚至一成不变地拿来用,那不能叫设计。

二、审美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

对审美意识的培养,也是对设计思维的培养,而思维的开端,是源于对一种新事物的好奇及思索。卢梭曾说过:只要有热心和才能,就能养成一种市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

在进行设计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审美意识对提高学生设计兴趣的作用,主动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首先要加强对本专业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眼力,比如:结合正在进行的专业课程,收集大量的资料和相关素材 ,通过多媒体教学对优秀作品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精心安排学生作业内容,有意定做一些与其他艺术门类有关的题目,如设计与音乐:将听觉艺术转换为视觉艺术传达出来。将音乐的听觉感受,谱写成色彩构成,让观者产生共鸣。

在其问,要专门安排时间来赏析当代艺术与设计中关于音乐的抽象性形成的理论及其影响,还有其代表人物(克利和康定斯基)及作品特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与艺术设计的关系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审美兴趣,掌握提高审美意识的学习方法。在视觉创意中,要逐渐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将各种艺术形式与设计结合,将其他学科门类(历史 、文学、自然学科)及其原理结合到设计中。这样,艺术形式就不再单一乏味,设计思维就不会枯竭。教师要通过配合专业课,安排优秀的作品,推荐优秀的图书,丰富学生的思维,赏识并认可学生思维中优势和鲜活的部分,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及时进行讨论,这一过程是审美刺激过程,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三、审美激发学生的设计想象力

创造的灵感来源于想象力,人们如果没有想象 自己能像鸟样在天空飞翔,就不会有后来的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动力飞机。爱因斯莱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能引起人们想象力呢?是美术、是音乐 、是艺术。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有“虚实相生,无画处均成妙境的说法;德国著名的包豪斯学校的构成课中,有图地转换的设计,即图形可做空间,图形以外的空间也可当做图形看 ;埃舍尔的矛盾空间也是如此。留下的空间是留给欣赏者想象的余地,可以成功地启发想象者去创造性地填充空白,做到“无形胜有形“笔不到意到”“形不连神连”的艺术效果。

在设计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能将信息锁定在一个方面,要激发自身的想象力,鼓励并肯定他们不断尝试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技法手段,以找到自己风格变化的突破口。俗话说“不破不立”,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树立独特的设计理念,通过有计划地去实践、去观察,把 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认识反馈到设计中,把想象落实在现实中,才能不断提高设计水准。

四、审美培养学生的设计创造力

设计的根本在于创新 ,创新需要灵感,而灵感来 自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由于每个人的智力开发程度不同、生活的文化环境不同、接受的专业教育的程度不同,反映在专业的创造力上,也必然有很大差别。所以,如何在设计教学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修养,也是专业教师所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教学观察,笔者采用分别化教育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审美素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观察每个学生的特长,强化学生的审美爱好和兴趣点,进行针对性的专业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艺术设计创造力。具体实践如:在装潢设计教学中,有些学生对民间美术颇有了解,笔者就安排一些民间玩具的包装设计,及时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有的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较感兴趣,就布置一些地方特产系列包装为设计主题;还有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颇有研究,就安排做一系列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礼品包装。通过教学实践,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到积极主动地搜集素材、查阅资料中来,无形中扩大了知识面,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学习效果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实现自己的设计风格并突破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需要鼓励学生具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使他们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自己、充实自己。学生的审美意识修养越深厚,其创造力就越强。

五、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审美意识有利于提高设计的综合效果

在艺术设计教学的学生作品展示中,往往出现一部分作品创意新、制作和展示效果好,但在结合到实用推广时又不知何去何从的情况,这是作品忽略实用功能而只重单纯的审美效果的原因,这样的作品往往不能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要把学生的审美意识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使审美意识与时俱进,提高作品的设计水平。

1.把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统一。从当前世界各国的销售情况来看,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都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身的产品,因此,各种各样的风格设计,都离不开处理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材料的出现,有利于在产品设计中把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进一步统一起来。

2.设计需要以人为本的审美意识。以人为本的设计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审美道德素质,以人的实际需要和目的为宗旨。因此,设计只有为人着想才能最终成为优良的设计,为大众服务,为时代的需求设计,是设计师的天职。

3.提高环保的审美设计意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不加以爱护,肆意损害,必将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我们在专业设计过程中,对环保型设计提出要求,也是对设计者审美意识的进一步升华。绿色包装设计再一次证明,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内在统一的。

[参考文献]

[2]张杰.谈设计师的知识结构[J].装饰 ,2002(12).

[4]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5]何政广.康定斯基:抽象派绘画的先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五一夜市
花瓣雨
游玩动漫节
丰收的季节
我学本领的经过
我的梦
可爱的小白兔
蚕宝宝跳楼事件
养小鸡
参观野生动物园
我的梦想
欢快的笑声
油菜花
我喜欢足球
抓蜜蜂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造者获取经济独立的权利宪章(1)论文
我国农村经纪人主体资格的法律考量(1)论文
浅谈西方电影名的翻译技巧
现代标志的汉字设计传承
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1)论文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论侵权法上的“伙伴”救助义务(1)论文
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别(1)论文
论中国古代说话艺术中的“常备人物”
艺术家需要教育吗
论文化视野下中西方电影的差异
农民集体所有权主体的明确性探析(下)(1)论文
为推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探索
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探讨
探微现代家具设计中几何形态的应用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1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2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四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二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三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2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一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1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一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段
《丑小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