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6
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线的教师们不断摸索,积极探讨,不断地寻找合理的、适应于我们当地学情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我觉得在新课程面前,至少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我们该怎样理解新课程?教和学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效的课堂追求什么?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过去,我们总是用学习结果带来的成功或利益来教育孩子们,殊不知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对他们来说,甚至比结果更加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更重视学习过程,孩子们在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如果过程中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最终将累积成为学习障碍,从而令学生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用这样的视角来观照课堂教学,我们就会更加注意“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如何教授这些知识才更有意义?”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执行或灌输,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基础上的精心设计和不断生成。所以我们作教师的也会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课堂教学设计.
问题是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指导人类的各个领域是数学的根本特性。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青少年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创设问题”无疑是一种最好的“钓”法。所谓创设问题,就是把课堂教学相关的重点和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在创设这些问题时,要多动脑筋,尽量设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创设问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
一、设置问题情景,吸引注意力,导入课题。
实践表明,学生刚进入课堂时,由于各种原因,注意力比较分散,不易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此时教师有技巧性的课堂首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样的问题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例如,教授有理数乘方时,课前提问:“你吃过拉面吗?你知道拉面是怎样做的吗?”
二、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三、设置小结问题,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和体会。
课堂小结时,应该改变教师总结学生洗耳恭听的被动式教学。我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首先本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和方法?其次你觉得自己学得如何?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自主小结和自主评价:或小组讨论,或个人上台发言,或互相补充等等。作为教师的我最后给知识补充完善,给学习心得体会给以肯定和建议。
四、分层设置课后思考问题,温故而知新,全面提高。
布置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也不容忽视:恰当的作业不仅能起到理解、掌握和巩固课堂内容的作用,而且可以为下一节的课堂教学内容埋下铺垫,引发新一轮的数学问题。课后思考问题一般难度应大一点点,对不同的学生我设置了不同的思考问题,使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好像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来不讲”。
作为“导演”的教师,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激励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使得课堂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续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灵活度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取得发展。
正是一节又一节的课,组成了教师的职业生涯,正是一节又一节的课,连成了学生的发展轨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课堂对他们的影响都可谓十分深远,是课堂发展了学生独立的理解、思考和判断能力,是课堂促使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课堂实现了师生丰富而完整的生命交流,在认知与情感同构的课堂上,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生命因此而厚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与红领巾
-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 享受雨中寂静
- 我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我喜欢的公园
- 教师节
- 失败,并非只是失败
- 我的自画像
- 看阅兵的感受
- 我的家乡
- 给爸爸的一封信
- 唱红歌比赛
- 爱的翅膀
- 都是粗心惹得祸
-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 重庆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与收入情况的调查分析
- 试析互助式讲学下高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研究
- 小众营销成功的三大要素
- 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工作
- 基于志愿者服务视角下的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 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述评
-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人才能力体系构建探究
- 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提升机制研究
-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学生多维度就业意识培养
- 关于新型农民合作社发展模式的思考
- 中国保险资管公司发展的探讨
- 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论西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的重要意义
- 公司绩效考核实施的必要性与途径创新思路研究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课文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教材理解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理解
-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 《卖木雕的少年》课文
- 《一面五星红旗》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