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糅合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糅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糅合

"

论文关键词: 语文教学德育 糅合

论文摘要: 作为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该怎样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呢?应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重点在“糅合”二字上下功夫。

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在新形势下该怎样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应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重点在“糅合”二字上下功夫。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在此,我谈几点看法。

一、重视作者简介,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问式启发。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作者,教师可采用提问启发式,让学生共同回忆作者生平中的突出事迹,并从中得到启迪。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作者是大家熟悉的鲁迅,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学过他的有关文章。于是,上课一开始,教师可以问学生:鲁迅年轻时本是学医的,可为什么后来要弃医从文,终于成为我国一大文豪?通过共同回忆,教师补充,学生明白,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发挥:作为学生——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也应该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应把为社会进步、国富民强而献身作为自己的理想。

2.比式启发。一个作家在其一生中往往写过不少作品,在讲授作者简介时,教师可以利用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从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教育讲授龚自珍《病梅馆记》一文时,可以先在黑板上板书他的另一首有名的诗——《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简析本诗后,点明本诗是作者直抒胸臆,大声疾呼要爱才,用才。而课文《病梅馆记》则用的是曲笔,但其所要表达的意思则一样——珍惜人才。在此,老师可以作进一步的发挥:作为一名普通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能有勇气这样振臂高呼,几次反复地表明心迹,他那种渴望人才的精神不正是他关心国家兴亡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吗?

二、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并列,渗透道德教育

事实上,在语文教学中,第二课堂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现在的学生,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欲望,参与意识较浓,总想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作为语文教师,针对他们这种心理特征,为何不可以因势利导呢?这样既可以培养他们读和说的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娱乐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实现老师寓德于教的目的,真可谓一举多得。究竟怎样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

1.开展影视欣赏活动。影视把科技与艺术巧妙结合,利用可变的距离,可变的摄影摄像角度、场景的分割,以及从整体中抽出细节、特写镜头,有意识地变换多种手段,构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影视艺术是异于众艺而又博采众艺的综合性艺术。它从诗中学得了语言和韵律;从小说中得到了故事和描写;从戏剧中汲取了角色和表演;从摄影中搬来了光线和色彩;从音乐里借来了音响流动;从画师处获得了构图和情趣;从建筑那里摹得了结构。它吸取了上述各种艺术的精华,变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影视画面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表现性。再现性是现实时空的一种再现,来自于对已经存在的客观现实的记录,比任何其它艺术载体更为逼真。而在表现性中,影视画面并不是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通过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对现实的重新表现,影视画面记录的物像是影视制作者赋予了一定认识、理解和阐释的,既是客观现实的再现,又是主观心智的表现。通过开展影视欣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的雄心壮志。

2.举办小型故事会,将读和说的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的形成相结合。语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故事会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说。要做到言之有物、会说,必须多读。开卷有益,只有多读,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1840年,英国向我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这是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对中国的第一次侵略战争。虽然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在战争中失败了,签定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赔了大批钱款。但是广大爱国官兵和沿海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侵略者所到之处,都碰到了中国军民的顽强反抗。虎门之战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领将士日夜守卫在炮台上,孤军奋战。关天培说:“我们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他们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大部分人壮烈牺牲,关天培身负重伤,仍挥剑与敌人搏斗,直到中弹倒下。定海之战中,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位总兵率部下用简陋的武器阻止敌人进攻,打到最后一刻,全都为国献身。英国侵略军进攻上海吴淞口,老将陈化成面对敌强我弱、内部又人心不齐的不利局面,对将士们说:“为国战死疆场,死也值得!”在战斗中,他亲自操炮发射和敌人决一死战。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血流不止,扑倒在地,又顽强地站起来,挥刀迎战,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爱国官兵的奋勇反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保卫祖国的决心。我们在启发、引导学生讲述类似爱国故事时,一定要结合读和说的能力培养,寓德于乐,寓德于教,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前面已经谈到了结合听、说、读的能力培养,对学生加强德育渗透,这里则针对“写”来谈谈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1.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作文指导中教师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另外,教师还要指出,作文必须符合事实的要求,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要先“调查”后“报告”,反对说大话、空话、套话。

2.抓好写作后的作文批改,在批改中“纸上谈心”。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达到共识,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以表场和鼓励。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坚持文道统一,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向着这样的方向努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跑道上的较量
远离火灾,珍惜生命
快乐的拼句游戏
交通安全在我心中
红领巾的故事
写作的乐趣
庆祝会
我多想帮帮他们
参观作业展览
一张珍贵的照片
难忘的教训
涂色
交通规则人人守
遵守交通法规最重要
堂姐的红皮鞋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观现状与成因分析
以德治校——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关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要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谈努力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论理工科课程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关于高校“两课”教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
关于以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思考
浅谈主体性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与成因探析
通过教师干预,初中化学课堂实施主体性教育研究
关于激活教师主体意识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效果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现状及成因初探
从以德治校看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着力点
“此婴非彼婴,一春秋一战国也”──《晏子使楚》教学案例
《晏子使楚》课后反思
《晏子使楚》电教整合课反思
课堂教学目标也可以生成──《晏子使楚》教学有感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课后反思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课后反思
小的课文可以悟出大道理──《晏子使楚》教学案例与评析
《晏子使楚》教后有感
排演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循循引导,潜心会文──《晏子使楚》片段教学案例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学如逆水──《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自主参与创造学习──《晏子使楚》教学有感
《晏子使楚》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