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优秀大学生退学十年后重考大学寻答案

优秀大学生退学十年后重考大学寻答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优秀大学生退学十年后重考大学寻答案

" 12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交通学院,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他却做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退学。12年后,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又一次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重考大学。

目光短浅,成绩优异的大学生自动退学

到了学校后,张杨发现自己是班上高考成绩最好的学生。他的成绩要高出第二名30多分。第一学期结束,他轻而易举又考了个全班第一。“要混个文凭简直太容易了!如果在读大学期间就能挣到钱,那才是本事呢!” “凭本事挣钱”成为张杨心中最大的追求。

1993年3月,为改善张杨在大学的生活条件,张杨的父亲张先学和同村的三个人借贷四万元到贵州施南去承包一个小煤矿。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煤矿刚开采了两个月,突然遭遇一场特大暴雨,山洪爆发,煤矿塌方,他们不仅没赚到钱,连投进去的四万元本钱也血本无归。得知家里的变故后,张杨更加坚定了自己挣钱的决心。他的心思渐渐从学习上移开,他决定不靠家里,自己凭本事去挣钱。

机会终于来了。大一下学期时,张杨认识了一个很有活动能力的成教生王文贵,他把张杨介绍给做旅游产品生意的表哥,叫张杨去推销一种旅游新产品——韩国户外帐篷。

张杨把这当作锻炼自己能力的一个绝好机会,他兴致勃勃地来到位于重庆上新街的宏辉旅游公司。老板张宏辉听说了张杨的情况后,对他十分信任,叫他先试着推销一个月,不收任何成本费,推销一个,按10%提成,同时报销差旅费。

起初,张杨利用周末到市内各野营社、旅行社推销。没想到,一个月下来,他卖掉了50个帐篷,净收入1500元,挣足了一学期的生活费。

由于韩国帐篷色彩艳丽,款式新颖,伸缩性强,很受旅行者欢迎。张杨暗暗思忖:光凭假日去推销,挣不了大钱,还有好多市场份额没去占领:市内市场饱和了,还有市外;公司的市场饱和了,还有个人……由此,他做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决定:逃课搞推销。至于考试,他相信,凭他的聪明机智一定能够顺利“过关”。

从1993年5月开始,张杨俨然一个大公司的高级雇员,频繁穿梭于重庆、成都、乐山、武汉等城市之间,把学习完全抛诸脑后,每个月只到学校听一两次课。其实,枯燥的学习已拴不住张杨的心了,对金钱的获取和占有成为他最大的乐趣。他曾自我辩解说: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挣钱。现在有了挣钱的机会,为什么要错失良机?学习只是手段,挣钱才是终极目的。这期间,张杨挣到了上万元的收入,实现了他所谓“以赚钱为目标”的人生价值。

1993年6月下旬,张杨严重缺课的现象被辅导员察觉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劝他以学习为重,不要过早涉足商业领域,更不能牺牲学习来换取眼前的蝇头小利,否则将以小失大。张杨听不进劝告,他固执地认为,有无文凭都一样,只要有本事一样可以找到工作。他在心里已作好退学的打算。

6月底,学校举行期末考试,他四科亮起了“红灯”, 张杨知趣地离开了学校,他选择了退学。

南漂北泊,我跟游民有什么两样

张杨离开学校后,不敢面对含辛茹苦的父母,更害怕听到乡亲们的闲言碎语,他撒谎说学校要搞社会实践活动,又一头扎进了宏辉旅游公司。随着帐篷市场的饱和,张杨的业绩也越来越差。到1994年5月,张杨灰溜溜地离开了宏辉旅游公司。 "

面对广阔的社会舞台,张杨充满了人生豪情,他相信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他喜欢旅游,踌躇满志到旅游公司去应聘。但被一句我们招收的人起码是大专以上的毕业生而拒之门外;他又去房地产公司和报社应聘,也屡屡碰壁。张杨发现,任何一个“白领”行业他连门都进不去。大学文凭是一张最起码的“入场券”。

万般无奈之下,张杨只得随农村打工妹一起到广州打工,希望南方那块先富起来的土地能给他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到了广州后,他发现他没有任何优势,好多工厂都不招男工,而且他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他又一次次被工厂拒之门外。

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靠卖帐篷所赚的钱已所剩无几了。他不得不退掉旅馆,搬到建筑工地上露宿,每天三餐都吃最便宜的面条。半年后,他求家乡一个打工妹帮忙,才进到一家玩具厂打工。

痛苦和失意常常充塞着张杨的内心。这段时间,他学会了打牌。他的牌技倒非常高,基本上逢赌必赢。只要有空余时间,张杨都去找工友打牌,他从牌桌上获取的收入比他的工资还高。在南方打工的岁月里,张杨就是靠这种难以启齿的方式来维持他的基本生活和对父母的谎言。

渐渐地,张杨开始到社会上去赌牌。灾难也随之降临。一天,张杨下晚班走出工厂后,五个年轻人把他堵截在一个小巷里,狠狠地教训了他。两个月后,张杨含泪离开了广州,从此,他再不敢赌牌。

2001年春节后,张杨跑到北京,投奔老同学王东旭,此时的王东旭已是北京某区城市规划局的副局长。王东旭请老同学好好搓了一顿,对找工作的事却一字不提。一周后,王东旭不客气地对张杨说:“像你这样没有文凭,又没有专业技术的人,很难找到工作。”最后,王东旭托朋友帮忙,给他在某商场找了一个推销海尔空调的活儿。

这活儿没有底薪,没有福利保障,全靠在推销业绩中提成。张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拿着一张北京市地图到处找客户。这样辛苦努力,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2002年底,他没向老同学辞行,悄悄回到了永川。

日夜苦读,我要重考大学

回到永川后,张杨不敢回家,他怕听见父亲那无声的叹息,怕看见母亲那哀怨的眼神。他在城郊租了一间农民的小房子,四处打工,最后找到一个帮纯净水公司送水的活儿。

一天,张杨送水到一个客户家。他扛着水吭哧吭哧爬上五楼,开门的人却是他当年在大学里最要好的同学唐可路。唐可路毕业后分配到浙江省交通厅工作,今年刚好回老家看望父母。

唐可路正在负责浙江金华到温州的一段高速公路建设,他叫张杨春节后到他那里去打工,保证月薪不低于1200元。张杨随老同学到了金华,被安排做工程监管。这是一项非常轻松的工作,除偶尔对工程参数进行测量外,主要是监督施工用料的质量和施工的科学性、安全性。见张杨是唐处长的同学,施工老板对张杨毕恭毕敬。可惜好景不长,半年后工程结束。

唐可路在四星级饭店为张杨送行。张杨对老同学说:“我想去考工程监理,我本来也是学过一年工程管理的。”唐可路说:“不可能!学工程监理必须要有大专以上文凭,然后在大学里进行相关培训,经考试合格,才能颁发资格证书。”张杨深深地低下了头。 "

2003年8月,张杨在电视上看到一条新闻:湖南××县渔民张怀强一边打鱼,一边坚持自学,以48岁高龄考上了湖南农业大学,成为当年湖南录取的新生中年龄最大的大学生。

张杨猛然如醍醐灌顶:“考大学?对,考大学!我才31岁,为什么不可以重考一次大学!”

说干就干。张杨卖掉了身上惟一值钱的东西——一部摩托罗拉手机,到重庆新华书店买了高考复习资料。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了解高考动态和出题方向,张杨觉得应该到一所中学去跟班复习。他委托父亲到就近的中学联系,校长以张杨社会习气太重,怕带坏了他们的学生为由拒绝了。张先学只好舍近求远又到永川四中联系。这位校长颇为开通,他认为一个漂泊了十年的浪子要重新考大学,一定会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对在校学生也是一个教育。他同意张杨到学校去借读,并给他找了一个远离学生宿舍的原水文站的废弃房住宿。

张杨在水文站里日夜苦读,在期中的一次测验中,张杨除语文外居然各科都是全班第一。张杨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同学们要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

2004年3月,张杨把重考大学的决定告诉了母校重庆交通学院。母校表示欢迎。2004年5月底,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张杨对交通学院情有独钟。2004年7月,张杨以581分,高出重庆市重点本科录取线63分的优异成绩,如愿以偿收到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上网)

编后:张杨的坎坷之路让他明白了知识的重要,但他为此付出得太多。我们不是主张每个人都一定要到大学里去学习深造,也不是鼓励大家都重考大学,我们只是希望那些身在高等学府里的莘莘学子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要轻易放弃学业,舍才而求财。或者,亲爱的读者们还有更多的感想,欢迎大家来信讨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恩父母
秋天的树叶
跳跳球
读名著让我着迷
假如我是......
假如我能上天入地
动物间的感情也纯真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歌颂母亲
灰灰
妈妈爸爸,我长大了懂事了!
妈妈,我爱你
我的新老师——陈老师
漫画的人生人生的真实
化学教学论文《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
“逆向审查”在审理行政不作为案件中的运用(1)
英语姓名的翻译
个人、单位和民间组织的国际环境法律地位问题(1)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三)
关于等效平衡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创新研究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反思
电教手段在化学概念辨析中的应用举例
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论荷兰高等教育财政的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高考化学的计算题初探
英汉习语的翻译
西方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山雨》课堂实录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一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九
《穷人》教学设计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二
《伯牙绝弦》一得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四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二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一
《索溪峪的“野”》的教学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