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转变教师观念 还学生主体地位

浅谈转变教师观念 还学生主体地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3

浅谈转变教师观念 还学生主体地位

" 教育学明确指出,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标准更强调这一点,老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一堂课的导演,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是演员。这一理念早已为众位教师所熟知。然而,能把这一点落到实处的又有几人?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转变观念,没有还给学生主人的地位。多年形成的固定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惯性——老师的教学仍然我行我素,同学们的学习仍然按部就班,多数同学的学习是被动的、依赖的。那么,如何才能还学生的主人地位,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更新理念

1. 正面的宣讲与引导。宣讲当前教改的信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做学习的真正主人的意义。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命运,大而言之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旺发达。做了学习的真正主人,才能产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才能形成未来的工作能力。中国不仅需要奥赛金牌得主,更需要诺贝尔奖获得者。

2. 向学生介绍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情况。中国已加入WTO,科技要与世界接轨,经济要与世界接轨,教育也要与世界接轨。中国的中学生在为自己扎实的基础感到骄傲的同时,也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以及发明创造能力的总体水平还不及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学生。据报道,不少美国小学生能写出几千字有价值的论文。而我们的中学生能做到这一点的能有几人?面对这一事实,每个中国学生都应感到汗颜,能知耻而后勇。

3. 组织学生看最新的声像资料。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看最新的声像资料,让学生对此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一个学习的对象,并且能很好地对照他人找自己的差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矣”。外校学生的慷慨陈词、落落大方、积极主动,必定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对象和追求的目标。

4. 揭开老师神秘的面纱。老师技高一筹、见多识广、透彻入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占有了学生所没有的学习资料。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图书室(馆)应向学生开放,老师能借到的书籍学生也能借到,老师能看到的资料学生也能看到。,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充分认识到,如果他和老师占有了同样的资料,他也能成为老师。

5. 激发做学习主人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感觉到“我是老师”的自豪感与自尊感,作为任课老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该科的兴趣,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

二、夯实理念

1. 课前预习,假如我是老师。老师在布置预习时就要改变提法,将“预习”改为“备课”,应言“请各位备好XXX课”。学生头脑中有了“我是老师”这一理念,一定会积极主动地准备。例如,对于语文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一定会通过查字典、词典得到解决,课文的内容、脉络、结构、主旨等也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无论正确与否,每一项都会有一个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因为这些都是老师必须准备好的——“老师”是不能等、不能靠的。为了课堂上表现从容,课下必须充分地准备,说不定下次课就是“我”登台表演。

2. 课堂教学,假如我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和同学们经常换位,即某位同学走上讲台做“老师”,而老师则走下讲台坐在同学中做“学生”——和大家一样举手发言,和大家一样对台上的“老师”质疑问难,和大家一样做练习。老师和同学这一换位,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对老师也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和促进作用,作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3. 考前复习,假如我是老师。每个学期至少有两次考试,而复习的方式多数是老师带领同学们复习。“考前复习,假如我是老师”便改变了这一传统观念,改变了这一传统做法。“真老师”只指定复习范围,“假老师”对其范围内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课堂上由一位同学或几位同学向全体同学讲解其对知识归纳总结的情况,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考前每位同学都要模仿标准试卷出上一至两套试卷(并附有参考答案),将同学们所出的试卷进行交叉串作。出一次试卷胜过考十次试。实践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非常好。

转变学生的观念,调整学生的心态的办法与措施很多,并不是每一种作法一开始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它需要广大同学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其办法与措施也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请相信,“教一遍胜过学十遍”这一真理。长期坚持“假如我是老师”这一理念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必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节约用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雪带来的欢乐
拔河比赛
暑假趣事
我们身边的科学
一件令我悔恨的事
打雪仗
难忘的回忆
外公·兰花·美
参观漳州动物园
有趣的海洋生物展
我的“佳衡丸”号战斗飞船
“咬耳朵”
我得到的爱最多
暑假趣事
学会倾听 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浅谈教师的主体性发展
谈教师专业化应呼唤教师主体精神的归位
浅谈以德治校的基本内涵及其效能期望
简述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课中的运用
试论以德治校
关于以德治校及其对策研究
简述社会转型视域下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
浅谈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研
爱心由什么来衡量?
浅谈和谐社会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创新
让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零距离”接触
浅谈信息化建设与档案工作
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育探究
谈构筑防堵网络谣言的有效机制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②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巧设悬念·突出重点·激发感情──《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再见了,亲人》课堂教学片断评析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再见了,亲人》片段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后记
《再见了,亲人》教学反思
“雪中送炭”非下雪不可吗?──《再见了,亲人》教学案例
《再见了,亲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①
《再见了,亲人》片断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后反思
《再见了,亲人》教后记
《再见了,亲人》案例反思
《再见了,亲人》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