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教师的角色意识与师德修养

教师的角色意识与师德修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9

教师的角色意识与师德修养

"

论文关键词:教师 角色意识 师德修养 以身立教 师爱

论文摘要: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整个育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有德之人、做对社会有利之事。本文从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师德建设两方面,分析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师者”的职责和角色意识多样性,即教育者是研究者、传道授业者、管理者、朋友和心理医生等角色,分析了角色意识的作用、师德建设对现实的意义,分析了教育者的道德水平对教育目标实现的影响和作用。本文认为,为了成功履行教师的应有角色,目前需要完善教师的师德修养。

中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历代圣贤都崇尚德治。而学校在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整个育人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师如何以德育人?其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教师教学生学做人,首先自身得会做人,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神圣使命。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同时要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两者在完成教育使命方面互为补充。

1教师的角色意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知识的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一个国家、地区、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科技知识、依赖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其中学校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和主干。教师只有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而职责意识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不可分割的。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充当多种角色。在家你可能是子女、父母、夫妻;在单位你可能是职工、领导或下属。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职业角色更为丰富和多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对教育内容的贯彻、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角色意识是角色素质的前提,而大学教师的角色威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科学地组织知识,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各种知识组织起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角色意识体现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

1. 1研究者角色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大学教师是知识界的精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培养下一代的知识才能,必须终身勤奋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必须追踪当代科学与学术的发展,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改造老专业,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做到有的放矢还必须研究学生、研究社会、研究时代,以便增强自己对主体意识的自觉追求,增强教育实践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以便更好地承担起传道授业的重任。

唐代大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之一韩愈在《师说》中就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点明了“师者”的职责与作用。“授业”是指把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巧妙传递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获取新知识、形成新理论的基础;“传道”是指教人做人,传给学生“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等等。大学教师就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使学生真正感觉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以德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是教师应该传授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未来的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进而掌握学习技巧,养成自学的习惯。另外,未来社会的劳动分工将更加细致,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更高,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途径日趋多样。教师必须教学生学会宽容,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别人一起工作,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 3管理者角色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结构建构过程。大学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有着它自己的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的落实需要靠教师。在许多情况下,教师是以指导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出现的,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各种能力,从而保证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不断扩充知识。由众多个性鲜明的学生组成的团体必然会产生摩擦,所以教师还必须是团队工作的专家,必须具备处理团体工作的能力和掌握团队管理方法。

1. 4朋友角色

研究表明,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是具有民主作风、关心体谅别人,平等亲切,对教学精通,被学生视为朋友与知己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要信任学生、热爱学生;要平等地与学生沟通而不是以“" 师”压“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多方面。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学习的质和量上也就存在差异。教师必须了解并摸清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对其成绩的评估要尽可能运用多元化的评估技术,力求科学、客观、公正。教师还应能分享学生的忧与乐,做到在讲台上是教师,而离开讲台则是朋友,是学生成长的导师,人生的引路者。

1. 5心理医生角色

大学生特别是新生正处于心理转型期与适应期,他们渴望并强烈地要求肯定自己和保护自己,他们的自尊心异常强烈,对触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由于家庭、社会的原因而共产生了许多问题的青年,表现为行为异常,往往出现焦虑、恐惧症、强迫症、缺乏自信、自卑等心理障碍。这一切当然可以依赖心理医生来解决,但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主要还是靠教师来处理。教师需要了解孩子们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运用巧妙的方法予以疏导解决。教师要紧紧围绕着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环境等,提供科学、有效、实用的心理辅导技巧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熟与潜能开发,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以有效地应付转折期,健全他们的人格。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他们在运动中相互运动、相互转化,教师由教育角色转化为学习者的角色;学生由学习者转化为教育者角色。即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受教育,转化为教育者(自我教育),而达到不育的目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性地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再次转化为学习者,以使自己学识不断充实,境界不断地提高。正是在这样的角色相互转化中,既塑造了学生的人格,也塑造了教师的人格。

2师德建设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教师的道德标准往往影响到一个群,影响到一类人,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拥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内涵,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由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它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诸多内容。教师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其道德要求要比其他职业具有更高的层次和标准,师德属于全社会德育建设中最高职业道德理想之列。为此,在师德建设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 1以德修身,做人之模范

人生两件事:学做人,学做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工作是负有历史责任的。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伟大的事业。教育一方面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和影响。因为青少年学生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个体,可塑性很强,他们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老师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知识上对青少年都具有启蒙作用。所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起着教育作用,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教师在课堂以外的道德表现在任何时候都和在课堂上一样对学生有教育作用,对社会风气有影响。教师职业道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性,决定了教师要时刻用职业道德标准约束自己,要“以身立教”,在各方面起表率作用。当然,一个真正具有道德魅力的教师必须同时具有知识的魅力,以便更好地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并持之以恒。

2. 2增强涵养,严格自律

教书育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书应当以育人为目标,而育人又是以教书为基础的,教师的道德教育往往贯穿于知识教育中。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效仿的榜样。教师应注意加强自己的个性修养,调整自身价值定位和行为标准,应注意以怎样的道德去熏陶、影响学生。教师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不仅意味着一个活的有机体,生命的意义更在于它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存在。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经常反省自我: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尊严了吗?珍视学生的存在了吗?平等对待学生了吗?教师在习惯行为中还没有真正地把学生作一个“人”平等对待。一个人假如缺乏尊严地生活,必然导致兴趣与信心的失落,进取心的衰退,学习的失败,生命的色彩也会黯淡无光。因此我们的教育要遵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让教育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2. 3广施爱的甘霖

爱可以产生的魔力是不可估量的,是教师手中的魔杖,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教师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

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情感的引导者,还应拥有一颗博爱、宽容的理解学生的心。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 穷的榜样力量,那么爱心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伟大的父爱,不仅意味着一种博爱的胸襟,而且更深地代表了一种培养的责任。一名教师不仅要循循善诱,还要从不同角度、高度和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接触,以不枉“良师益友”的称呼。热爱学生就要多方面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不只是学习上,而且从思想、生活的各个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要信任学生,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要努力倡导和营造启发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个性环境,给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关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这种关爱,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但在一定程度上,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是神圣的爱”。

爱生就是教师时时注意言教与身教的结合,事事处处努力做学生的表率。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教师本身具有高尚的道德、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和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诚实正直的品质,勤奋好学的作风和礼貌待人的素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平等地对待学生是教师重要品德,也是邓小平同志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具体要求。如果说师爱是师魂,那么师德就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

2. 4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要以身作则,要充满热情和激情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自己的决心和自豪感。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并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材料,公正地评价学生;设置挑战,激励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正在不断增强的能力,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技巧,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在创造性的活动中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一旦你的教学方法顺应了学生的风格,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和创造力有明显提高;在不时的赞赏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设计一些“surprising”来吸引学生,用愉快的语调、关爱的目光、个别交谈的方式来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一旦成功,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能同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21世纪的教育呼吁着品德高尚,受到社会尊敬和爱戴的好教师,他们既要为“人师”又做“经师”,堪称师德典范;他们既要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祖国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拥有严谨细致、忠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塑造良好的形象,给学生以较高的文化熏陶和道德感召,使之成为祖国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因此,营造高等教育专业管理特色氛围,建立师德健康成长的土壤又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大事,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

师德不仅直接垂范于学生,而且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甚至使他们受益终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角色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是整体素质的核心和基础。特别对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角色意识是职业工作成功的首要前提;而师德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基本价值要求。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它要依靠成千上万的高素质教师去实施,才能完成此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只有把教师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只有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靠自己的人格力量和道德力量,才能真正打动学生内心,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教师只有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无愧于教师的神圣称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最终达到并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5]刘然.实力,人才[J].人民教育, 2002. 1.

[6]沃建中.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EB/OL] http: //zxw. zju. edu. cn/exoterica/skdt/skdt-5. htm.

[7]梁永国.论师生主体地位提升及内部运动规律[J].教育与职业, 2004. 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节日快乐
一件难以忘怀的事
爱心传递
一些路.一些人.一些风景
读书改变命运
童年
读书乐
鹰之歌
不一样的人生
人生,就像彩色棒棒糖
我的课余生活
一双靴子
春天的雨
图书陪伴我成长
我的发现
公司审计与经济效益提升契合下的路径思考
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之我见
浅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中小企业财务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非营利组织审计费用的研究设计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
基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外部审计探讨
刍议现代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水利建设项目财务审计
浅谈寿险公司经济责任审计应关注的问题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问题
火力发电厂能源审计方法探讨
如何创设审计教学情境
分析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
浅析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一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二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六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八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小壁虎借尾巴》以读促讲教案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一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七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