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及其作用

"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是指在校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志向等因素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团体,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辐射能力强、发展迅速、对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社团的现状与特点

大学生社团在国外大学的发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早在十九世纪就有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称之为Union当时这些团体组织带有强烈的行会特点,主要是为了保护教师和学生的利益。美国是一个崇尚组织社团的国家,其社团组织形成可追溯到殖民地时期。二战以后,美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逐步由注重智力培养转变为注重"完整学生”的培养,学生工作主要以"学生人事服务”(student personnelwork)和"学生服务”(student services)为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课余活动蓬勃发展,作为学生课余活动有效载体的学生社团,逐步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亮丽风景。

在我国,社团的发展一直相当缓慢,改革开放以后,社团才开始复活,学生社团也逐步发展并走向繁荣。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信仰型、学术型、文娱型、实践型等四类,信仰型社团是以成员的理想、信念、志向相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社团!如党章学习小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学术型社团是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结合较紧的带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如数学建模协会、大学生科技协会、未来管理者协会等,文娱型社团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的非专业化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学生社团,文娱型社团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主体、数量大、种类多、如排球协会、吉他协会、文学诗社等,实践型社团是以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勤工助学或提供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而结成的社团,如法律协会、无线电爱好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二、对大学生社团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再认识

校园文化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社团是校园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加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功能,有益于学生在满足自我需要的同时,通过广泛的渠道来锻炼才干、增长知识、活跃思想、启迪思维、调节情绪、发展个性、实现价值、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集体

主义观念,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思想品德是决定一个人政治方向和怎样做人的大问题。通过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社团群体组织的一系列诸如政策理论学习、人生价值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能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和爱国热情,使他们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自觉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为祖国而奋斗的远大理想;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他们可以亲身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集体的力量,从而能够增强集体荣誉感,进一步认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全局的观念、集体的观念;通过认可社团的章程,能使大学生自觉地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培养公德意识、领悟做人道理,从而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第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根据专业特点组建的学生社团,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消化,如广泛存在于大学校园中的英语协会、文学社、电脑协会、无线电协会、数学爱好者协会等社团,通过知识讲座、作品交流、参观考察、竞赛、义务服务等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不断强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养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的好习惯,在社团中,大学生还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从而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效果。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当今大学生,根据其年龄阶段的特点,心理发展正在走向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亟待提高,尤其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期,入学前他们踌躇满志,深感自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入校后,发现尖子荟萃。比自己强的大有人在,容易产生失落感和心理障碍,依靠班集体是他们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而参加社团组织也为他们表现自我、发展个性创造了良机,社团内部宽松和谐的环境,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团成员间的交流、接触、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所以,健康有益的社团活动能促进大学生政治上的进步、思想上的成熟、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

第四、有利于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训练,增强社会责任感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上指出,广大青年要做到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学生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更加发奋学习。

第五、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风建设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非常迅速,社团数量的增加和社团成员的增多,给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很好的群众基础,精彩纷呈的社团活动和广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给校园文化注入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对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从而使高校充分发挥其育人职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

三、实践案例: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社团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学生社团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就难以保障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难以满足广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结合华中科技大学的实际,我们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其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

我校充分认识到学生社团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从指导思想到相关政策,一直支持和鼓励学生社团的发展,为社团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学生工作部门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每年的工作计划,都将社团工作纳入其中。并划拨专项经费,保证稳定的必要的经费投入,学校在学生活动场地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为学生社团安排活动场地,如摄影协会、大学生调研中心、无线电协会等许多协会都拥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办公场地、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也专门为学生社团提供活动场地,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社团的发展,为了保障学生第二课堂的发展,我校教务处出台规定,对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各种竞赛中的获奖者,在其保送研究生时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加分。

其二、突出重点,鼓励特色

其三、健全制度,科学管理

其四、培训骨干,提高质量

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社团活动质量的高低,我校在注重团委、学生会干部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学生社团干部的培训,制订了系统的培训计划,要求社团干部了解学生社团的指导思想、特点、工作方法、基本原则以及组织管理技巧。领导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加强学生社团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我们把学生社团作为党团组织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从2003年开始,我们首先选择了社团联合会进行建团试点,成立了团支部、将团的思想教育与社团的工作、活动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促进了社团联合会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还在部分校级学生社团和部分院系进行社团建团的试点工作,认真探索社团建团的新做法和新经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

总之,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正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只要我们抓住学生社团的特点,对学生社团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校学生社团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必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外婆受骗了
安全第一
我的发现
快乐的节日
玩龙虾
周末
绑腿跑比赛
养龟日记
课间十分钟
快乐的圣诞节
学骑车
制作整理盒
给妈妈洗脚
蚂蚁采食
聪明的我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动因及对策
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应注意的问题
议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核算问题
分析弗莱的文化理论来源
试析网络审计
审丑的美学意义
审计独立性风险的框架分析
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能弱化的剖析
印度农业现代化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论“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规律
对话式课堂教学范式的理论建构
浅谈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兴起及其文学表现
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审计委员会
国有商贸企业部门经理离任审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关链接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案例及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近义词反义词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句解析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周恩来简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