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4
浅谈会计理论逻辑起点(1)
【摘要】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问题是研究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本文研究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特征,对各种有关逻辑起点的观点进行了评述,并讨论了我国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会计 理论 逻辑起点
一、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概述
1、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进行会计实践而对会计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所做的合理推断。会计假设最早由W·A·佩顿于1992年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提出,但直到50年代末才引起美国会计界的高度重视。其观点是既然把会计假设视为来自客观环境对会计的约束条件和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那么会计假设就必须作为公认会计原则的最高层次概念或命题。按照演绎法,以会计假设为出发点推导出会计程序和方法。
2、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认为,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构成,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就是其长期研究的结果。
3、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环境系指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决定着会计思想、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工作水平,以及与会计密切相关的审计、财务的客观历史条件及其特殊情况。会计环境起点论认为,会计的历史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与支配,会计环境不仅是会计研究的必经之地及深入展开研究之依据,而且是探明会计原理、本质及规律的出发点。会计环境决定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及会计职能等,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4、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会计目标起点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在会计信息系统论基础上,以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思路深入人心并占据西方会计理论的主导地位。会计目标起点论认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应首先明确目标,再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计量,指导会计实务。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特征
1、惟一性。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只有一个,而且只能是一个。进行会计研究工作需要有一个切入点,即逻辑起点。从这点出发,研究会计的其他相关问题,达到对会计的深入认识,形成会计理论,进而指导会计实践,并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只有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才能减少研究的盲目性,达到对会计的本质性认识。
2、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贯穿于会计理论研究的始终,不因时间、地点、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会计的实践活动,会随着时代、社会、经济等的发展而变化,从而使得会计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时期各个不同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发展性、复杂性和变化性。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内在的稳定性和规定性。这就决定了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也必然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不因时代、实践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历史的稳定性。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背后的各方博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阳姑娘
- 蝴蝶的花园
- 游泳
- 泳之乐
- 游“人间仙境”王母阁湖
- 家乡四季
- 可爱的小白兔
- 帮奶奶找缝衣针
- 踩水车
- 我
- 游泳
- 我最爱的小兔
- 我想当一位女主席
- 雨后的早晨
- 磁铁的故事
- 浅谈初中物理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 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 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建设
-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 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性教学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高中古诗文的语感教学方法分析
- 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有效性探究
- 小学英语教学之我见
- 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
- 数形结合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研究
- 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 中学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实践研究
- 小学英语低段认读教学的探讨
-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 《水乡歌》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点评
- 《台湾的蝴蝶谷》
- 《会走路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夕阳真美》教学设计
- 练习5口语交际〈我长大了做什么〉
- 二 年 级 语 文 竞 赛 卷
-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练习7〉
- 《2008,北京!》教学设计
- 《教你玩游戏》教学设计
- 《小鹰学飞》第二课时
- 《云房子》(第一课时)
-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